新闻中心 > 要闻

让档案发声 为经典喝彩

——《去地球南端上抹一道中国红》建设项目档案微视频创作访谈

作者:王红敏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1-03 星期五

    开栏的话: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档案视角宣传我国经济建设成就,讲好建设项目档案中的故事,国家档案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9年联合开展了建设项目档案微视频征集活动。从获奖视频中,不仅可以看到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港珠澳大桥、三峡大坝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成就,也能看出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在服务工程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报三版即日起将开设《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栏目,与读者一起在回顾与总结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成绩的同时,继续见证祖国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

    2019年国家档案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组织了建设项目档案微视频征集活动,经专家评审,由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报送的《去地球南端上抹一道中国红》获得特等奖。为探寻建设项目档案故事背后的故事,交流微视频创作经验,国家档案局经科司项目处处长王红敏采访了微视频制作单位中国海洋档案馆业务室主任薛惠芬。

    王红敏:为什么选择南极长城站建站作为本次微视频征集活动创作的主题?

    薛惠芬:主要是因为南极长城站的特殊性以及代表性。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在终日冰雪覆盖的南极建站,其困难程度和艰辛程度可想而知。长城站的建设,不仅创造了南极速度,铸就了宝贵的南极精神,更关键的是中国从此在南极事务上有了发言权和决策权,书写了新中国历史上举世瞩目的壮丽篇章。目前,我国不仅在南极建立了科考站,开展了数次南极科学考察,还开启了“双龙探极”(雪龙号和雪龙2号)的新格局。此次选择长城站作为创作主题,就是想让更多的人通过档案了解长城站,了解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王红敏:我国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建设南极长城站的?

    薛惠芬:1983年,中国加入南极条约组织,随后开始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工作。彼时,因为在南极没有自己的考察站,中国不仅要过“寄人篱下”的科考生活,而且在南极事务上也没有发言权和决策权。1984年,我国成立第一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其任务就是开展南极洲科学考察并建立长城站,同时开展南大洋科学调查。1984年11月20日,科考队捧着邓小平同志的“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题词和“长城站”牌匾,搭乘“向阳红10号”远洋科考船和海军“J121”打捞救生船,从上海出发,12月30日到达乔治王岛。1985年1月20日长城站举行了落成典礼。

    王红敏:喜欢这部作品的片名,既能感受到一种豪迈的气概,又很有艺术范儿,你们当初是怎么想到的?

    薛惠芬: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以“长城”命名,不言而喻地表达出了对中华民族的热爱。长城对中华民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以此为切入点是很自然也是很好的选择。提起长城,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站的路标到北京的距离是一万七千多公里,长城站的颜色是红色的……在这些想法的支撑下,一幅画面就自然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站在烽火台上往南眺望,一群中国汉子离开祖国,远渡重洋,冒着风雪,风餐露宿,一座座红色考察站在白色大地上逐渐明亮起来。同时,“抹”字极具动感,配上“一道中国红”,更能把科考队员不怕困难、勇敢向前的豪迈潇洒精神体现出来。

    王红敏:关于长城站建站的报道、纪录片很多,类型也很多,你觉得这部5分钟的档案微视频有什么不同之处?

    薛惠芬:这一抹中国红确实很鲜亮,34年来,它未曾从我们的视线中淡出,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海洋工作和人文精神宣传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这段科考的卓越成就也因此时常出现在大众面前。从《朗读者》《等着我》《开讲啦》等节目,到一些大型纪录片,都展示过这段史诗般的过往。但档案微视频是档案发出的声音,自然应有档案的特色,具体有以下3点:一是微视频中的影像素材都来自中国海洋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二是微视频三分之一的解说词来自对档案文件资料的直接引用,是原汁原味地呈现,不是对着画面重新编的;三是微视频制作人员是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其中只有1人具有视频编辑专业背景。

    可以归纳为一句:这5分钟微视频是档案人在用档案讲故事。在创作过程中,中国海洋档案馆始终坚持围绕“档案”两字,坚持文字与画面的一致性,确保纸质文件中的文字描述与影像素材相匹配,避开了难以用影像素材直接表达的内容,如人文环境和人物心理等。

    王红敏:也就是说这个片子是我们馆内专职档案人员自己创作的,作为非影视制作专业团队是怎么做到的呢?能说说创作过程吗?

    薛惠芬:中国海洋档案馆馆藏的极地科考声像资料共有710GB、200多个文件,纸质档案分散在馆藏不同全宗的进馆档案中。要讲好这个档案故事,我们必须了解档案中有什么,这也是档案工作者讲故事的优势。因此我们第一个任务就是熟悉档案,把自己“埋”在馆藏档案中,从档案中感受那段历史,寻求与历史的情感碰撞和交流,寻找创作的灵感。

    然后就是编写脚本,这也是我们的弱点,目前市场上的纪录片非常多而且质量也很好,我们从中学了点“依葫芦画瓢”的技能。近年来,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基础,能够把印在脑海里的档案故事和画面落在文字上。每次的构思过程都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这次也是这样。而解说词需要精雕细刻,为了提高制片速度和质量,我们先进行了比较规范的预配音,然后进行编辑,结合编辑效果,再对解说词和脚本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最后由专业配音人员完成配音并再次合成。

    在素材选取和编辑方面,工作人员坚持用心用情,画面坚持以真实性为基础,同时兼顾构图和画质。在视觉编辑方面,我们采用了包装技术,确保多场景的呈现和高密度信息的输出,注意动静结合。原始素材的音质效果不好,我们没有用同期声,而是加入与场景相适应的汽笛声、脚步声和大风声等音效,来渲染场景的氛围。

    王红敏:你对开展档案微视频工作有什么想法?有什么体会和经验与大家分享?

    薛惠芬:有人认为档案微视频是宣传档案工作的一种方式,我的看法可能有点不一样。我认为档案微视频是档案信息服务的一种载体,是档案编研产品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真正认识到档案微视频的作用,才能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能够参加这次征集活动并获得好成绩,我想主要归于3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离不开单位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近年来,中国海洋档案馆非常重视声像档案管理和档案服务,从重大活动影像资料的采集,到声像档案的保管和产品开发,中国海洋档案馆在专业设施设备上投入了很多,为声像档案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自然资源部办公厅非常重视这次活动,专门点名让中国海洋档案馆来做,“长城站”这一主题也是单位领导把关确定的,同时,领导还积极协调创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口述历史采集和微视频制作等工作中,单位领导亲力亲为,在拟定主题、采访当事人、审样片和微视频传播等工作中严格把关,这对中国海洋档案馆档案工作者来说是极大的鼓励。

    其次,离不开丰富的馆藏档案资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次微视频成功创作得益于丰富的馆藏档案资料,这些极其珍贵的原始素材是参加首次南极科考的队员们冒着生命危险采集的,中国海洋档案馆坚持对其进行精心呵护,才确保了这批声像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

    最后,离不开创作团队的精诚合作。我们虽然不是专业的媒体工作人员,但我们每个人不仅仅是参与者,还是微视频的首批观众,大家都抱着“不是大厨成不了佳肴,但基本味道总能品出来,咸了淡了就要说出来”这种想法,互相鼓励,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王红敏:这次获得了特等奖,你觉得对工作有什么样的影响?对国家档案局组织开展这样的活动有什么建议吗?

    薛惠芬:这个特等奖对中国海洋档案馆、自然资源部档案工作无疑是一种鼓舞。这个特等奖不仅是荣誉,是对中国海洋档案馆微视频创作工作的认可,还是宣传档案工作和提高档案意识的很好载体。这次的微视频征集活动和微视频创作获奖宣传活动,不仅扩大了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成就的宣传,而且增强了档案工作的存在感,让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重要价值为更多人所知,对今后开展工作尤其是迎接建党100周年有很大的作用。

    档案是有温度、有情感、有色彩的,档案工作者是与档案有着“肌肤之亲”的好伙伴,档案工作者有责任也有能力来传递它们的温度、表达它们的情感、展示它们的风采。中国海洋档案馆将以本次获奖为新的契机,继续挖掘馆藏档案信息,开发满足社会需求和国家重大活动需求的档案产品,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也非常期盼国家档案局继续扩大档案微视频展示舞台,不断丰富创作主题,鼓励档案工作者开拓创新,让档案为经典发出更响亮的喝彩声。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1月2日 总第3470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