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红色档案映衬初心与使命

——辽宁省锦州市档案馆为抗美援朝老战士建立家庭档案工作纪实

作者:柴 玲 刘 杰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12-13 星期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业绩。档案,无疑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最好方式之一。今年,辽宁省锦州市档案馆首次推出为老战士建立家庭档案活动,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走进社区,发现“老革命”

    为使更多家庭认识并了解家庭档案的价值,今年初,市档案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档案进家庭”活动。在深入凌河区调研摸底时,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了解到五里社区辖区内老战士张廷毕的革命经历,决定为其建立红色家庭档案。5月30日,市档案馆在五里社区百姓广场举行了家庭建档展示活动,通过展出展板、发放家庭建档知识答卷、展示家庭档案等方式,点燃了社区居民对家庭建档的热情,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老战士张廷毕身着军装、佩戴着各类奖章精神矍铄地来到活动现场,同意市档案馆为其建立家庭档案。

    张廷毕是辽宁本溪人,1927年出生在一个煤矿工人之家,从小目睹了日本侵略者欺压、蹂躏国人的惨状。他于1945年参加革命,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所获各类奖章和奖牌多达十余枚(块)。1955年转业时,他被分配到锦州柴油机厂工作,1985年离休。

    “离休不退养、发挥余热为人民”是他的信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他的本色。他参加了紫荆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五老报告团”,以爱党、爱国、爱家的情怀为居民、学生、机关干部作报告150多场,听众万余人次。他住的是40多平方米的老楼房,穿的是褪了色的老军装,吃的是粗茶淡饭,生活极其节俭,但却用节省下来的钱无私资助20余名贫困生。

    寻找红色记忆,建立红色档案

    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以张廷毕的几枚军功章为线索,收集了张廷毕1952年参加东北军区政干校开学的照片、获得军功章的照片、创作的文章诗歌等,并通过媒体收集他的相关材料;采集口述档案,聆听他讲述革命故事,陆续整理出《抗美援朝老战士张廷毕同志情况简介》和《回忆我的战斗岁月》两份材料,将他手写的《抗美援朝志愿军共打了五个战役》《介绍一下抗美援朝一些数字》《回忆抗美援朝》等文章重新打印,做好标注。经规范整理,为他建立了家庭档案,档案内容分为综合、红色记忆、红色传承和实物4类32件,照片档案1卷和口述档案(光盘)1张。

    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市档案馆还为张廷毕制作了8集微视频《建立家庭档案 挖掘红色记忆——张廷毕同志的系列回忆录》,在“锦州档案”微信平台推出,建立红色家庭档案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锦州电视台、《锦州日报》《锦州晚报》等媒体也对他的事迹进行了多角度宣传,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

    翻阅红色档案,道出心中梦想

    当市档案馆工作人员把整理好的家庭档案送到张廷毕家中时,他十分激动。抚摸着档案,他感慨万千,难以抑制对牺牲战友的怀念和对今天幸福生活的满足,哽咽中道出心声:“如果没有我那些战友的流血牺牲,哪有我的今天?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作人民的公仆,奉献就是我的最终目标。”

    红色映衬的是初心与使命,为老战士建立家庭档案也是市档案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他们将继续积极推进,用档案诉说历史、传承使命。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2月12日 总第3461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