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大凉山,有这样一支档案队伍

——记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定点扶贫工作

作者:本报记者 崔珍珍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11-22 星期五

    在我国西南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有这样一支脱贫攻坚队伍,他们深入一线、不辞劳苦,在这片少数民族聚居区连续奋战了4年多,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2015年8月,国务院扶贫办等9部委印发通知,明确国家档案局的扶贫对象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这是一个总人口22.9万、其中90.8%为彝族的高海拔山区县,全县贫困户1万余户、贫困人口3.9万余人,扶贫任务十分艰巨。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迅速成立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选派干部挂任喜德县委常委和斯果觉村第一书记,积极与当地进行工作对接并深入开展专题调研,摸实情、理思路、找对策、抓落实,立足实际开展了大量工作。扶贫效果到底怎么样?还是群众说了算。

    一看住房:再也不用蜗居在土坯房了

    “去年来的时候,您还住在上面那个老房子,今年已经住进新房子里了。”2017年9月,档案馆局领导在走访农户看到78岁的老人时关切地问:“日子过得怎么样?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吗?”老人激动地说:“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有你们的帮助,我们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生活也很幸福,感谢共产党啊!”

    几年来,不仅村民的住房条件改善了,而且村里的路也好走了,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利了。2017年9月,斯果觉村通往肉羊养殖合作社的土路有两处塌方,山路本来崎岖泥泞,加之大面积塌方,无法通行。挂职干部帮助协调租用挖掘机,组织村民及时抢修,以最快的速度恢复通行。随后档案馆局又筹集资金,对该路段进行了硬化,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通行问题。村党支部书记高兴地说,在道路建设方面,斯果觉村实现了“镇通村、村通组、组通户”。

    二看口袋:让群众的口袋鼓起来

    “以前,村里的人均年收入只有2200元,现在达到了4200元。”斯果觉村会计笑着说,“村民改变了以前自给自足的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通过学习技术、转变观念,在够吃的基础上,还能销售一部分。以前,很多人不愿意出去打工,现在更愿意出去把钱挣回来、把理念带回来。”

    产业帮扶是实现村民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让群众的口袋早日鼓起来,档案馆局积极联系农业部、四川省农业厅对喜德开展实地调研,考察农牧业相关扶贫情况,对接当地种植养殖产业,找寻合适切入点,帮助扩大产品销路等。档案馆局还联系中国银行,带领喜德商务系统干部学习电商扶贫,借鉴“公益中国”电商运作平台,发展喜德自己的电商扶贫产业。在春耕、嫁接、收割等时节,邀请农牧专家为村民普及农技知识、讲解科学种养方法,并组织相关专家和企业深入当地考察调研,研究拟定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绿色无公害农牧业和彝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及扶持方案,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品牌,促进产业发展。

    档案馆局派驻的扶贫干部先后带领村民赴陕西学习绞股蓝种植技术,改良花椒种植、扩大经济林木种植,成立合作社壮大集体经济;帮助斯果觉村建成500平方米的猪圈、700平方米的羊圈,使用集体经济周转资金购买肉羊75只(现已发展为百余只),收益一半归集体,一半归代养者,另拨付22万元改造村集体猪场,购进彝香猪种猪50头,由村集体管理养殖,既带动贫困户增收,又壮大村集体经济。

    为增强扶贫点的自我发展能力,档案馆局专门邀请斯果觉村两委代表到北京参观学习,了解京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还联合有关科研院所、培训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有针对性地提供农牧业科技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电商经营培训等,帮助有一定基础的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实现创业就业,逐步脱贫致富。

    三看“面子”:娃娃的小脸儿干净了

    “大姐,你家娃今天穿得很漂亮啊,脸比以前也干净了……”档案馆局派到斯果觉村的首任驻村第一书记非常关心“面子问题”。“让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健康的民风民俗”这一目标,从驻村开始他就没有动摇过。

    初到斯果觉村的第一次入户让这位第一书记印象深刻,第一眼就看到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坐在地上玩儿,小脸黑乎乎的,穿得很破旧,眼神天真清澈略带胆怯,他试图去拉孩子的小手,孩子很快躲在了妈妈身后。望着农户的家,黑暗的屋内看不到一样电器,地上堆放着杂物,一个几乎要散架的床,一堆凌乱的衣物,几乎没有被盖,也没有床垫……“与城市相比,真的是天壤之别”。“扶贫先扶志”,驻村第一书记思考着,“就从改变村民的生活、卫生习惯入手,一定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健康的民风民俗”。

    驻村干部积极争取专项资金用于移风易俗教育,通过组织村民外出参观,改变大家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在婚丧嫁娶方面倡导文明新生活。借助农民夜校和村幼教点两个平台,播放影视资料,丰富村民生活。发动社会爱心人士捐来毛巾、牙膏、牙刷和新衣物,集中给村民一一发放,手把手教孩子如何洗脸、刷牙,督促孩子的父母给孩子们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在村幼教点还修建了洗手房,帮助小朋友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通过小朋友影响和带动家长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为了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驻村干部在斯果觉村推动开展了“创四好家庭,迎彝族新年”文化主题活动,举办了达体舞、拔河、篮球等文体比赛,设置了“勤劳致富”“环保之星”“感恩奋进”等奖项,评选了一批先进典型,用先进带动整体,创建“四好”文明村。驻村干部还利用帮扶资金为每名贫困户购买了电视机并缴纳了安装费和收视费,让村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四看“里子”:入学率达到10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逐步推进,教育扶贫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喜德县乃至凉山州的扶贫,不是救济式的扶贫,而应是引领式的扶贫;不仅是经济扶贫,更应是教育扶贫。

    “三分种,七分管,只要头脑好用、手脚勤快,钱是好挣的,目标是好实现的。”斯果觉村村委会主任说道。生产方式转变的根本在于思想观念的进步,而教育是转变思想观念长远而有效的手段。

    驻村第一书记对村干部们说:“我们希望,当我们扶贫干部离开斯果觉村的时候,留下的是带不走的造血产业和别人抢不走的先进理念。”

    档案馆局非常注重教育帮扶,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从学生到家长,推动在斯果觉村开展了全年龄段、全方位的教育帮扶措施。驻村干部通过走访发现,村中很多适龄入园儿童都待在家中,主要原因是仅有的一处幼教点系三村共建且离村民聚居区太远,往返要四五个小时。驻村干部主动联系县教科局对原有一处院坝进行改造,在村民聚居区实现“一村一幼”,解决村中30余名幼儿入学难题。

    为丰富斯果觉村中小学生暑期生活,档案馆局支持村两委在村幼教点开办了暑期补习班,聘请斯果觉村的在校大学生担任补习教师,为学生补习数学、语文、彝语和英语,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预习下学期课程,并督促他们做好暑期作业。补习班深受学生和家长好评,经常有“父子同课堂”的情况发生,送孩子上课的家长跟孩子一起听课学习。补习班既为孩子们提供了补习功课的机会,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机会,同时还成为向村民传递外界新鲜事物的一个窗口。

    档案馆局多次开展献爱心捐助活动,为斯果觉村幼教点、红星小学、波镇小学捐助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及必要的电器、御寒棉被、服装鞋帽等,还联合四川省档案学校在喜德县召开该校喜德籍学生家长会,并通过家访等形式走访贫困学生家庭,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学生安心上学。如今,群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孩子们上学的意愿变强了,斯果觉村的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00%。

    档案馆局还积极推进“授渔计划”。2017年,将四川省档案学校招收的117名喜德籍学生全部纳入“授渔计划”,帮扶其完成职业教育。2018年起,向每名初中毕业后继续求学的斯果觉村在校学生捐助助学金3000元。

    五看干部:“这是分内之事”

    几年来,档案馆局先后选派3名干部挂任喜德县委常委,参与喜德扶贫工作的研究决策,协助抓好贯彻落实;选派4名干部担任斯果觉村第一书记,带领村干部组织落实扶贫项目,巩固脱贫成果;安排2名选调生到喜德县光明镇分别挂任党政办文书、团委干事,并参与开展帮扶喜德贫困学生专项助学工作。每名干部都积极融入当地,扎实开展工作。

    说起每名扶贫干部,当地干部群众都面露喜色。他们的付出都镌刻在村民心里,村里的变化离不开他们的贡献。面对感谢,扶贫干部都将扶贫视为分内之事。

    档案馆局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让喜德县斯果觉村不仅实现了人均年收入的增长和产业规模的扩大,全村的基础设施还得到了改善,村民对待生产、生活、教育的态度也不断转变,这个彝族乡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硬化通往羊圈道路费用申请”“关于采购鸡苗的申请”“两河口镇斯果觉村第一书记工作规划”“捐赠衣物记录”“精准扶贫手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痕迹管理收入台账”“参加暑期补习班的学生签名及费用申请”“农民夜校开展教学情况登记簿”“党建月会工作照片”……这是2015年档案馆局承担起定点扶贫任务以来,留下的一份份珍贵档案。这些档案见证了档案馆局定点扶贫工作的点点滴滴,记录了驻村扶贫干部深入基层的探索和实践,更反映了村民村庄村貌的发展变化。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1月21日 总第3452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