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纸张脱酸、防灾耐久档案盒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陕西两项档案保护科技项目通过国家档案局验收

作者:记者 崔珍珍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10-11 星期五

    本报讯 (记者 崔珍珍) 9月19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档案保护科学研究所开展的“档案无公害整体脱酸加固与杀虫灭菌同步关键技术研究”“环保型防灾耐久档案盒与封存箱产业化”两个档案保护科技项目成功通过国家档案局验收。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付华,陕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省档案局局长、省档案馆馆长明平英,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杨祖培等出席验收会。

    这两个项目是由我国档案保护专家李玉虎教授带领其团队历经10余年的攻关研究与实践探索完成的。

    档案、图书纸张脱酸是档案保护领域的热点问题,数量巨大的酸化纸张亟待脱酸,我国档案案卷、图书纸张科类繁多,相当部分酸碱性混杂。项目组发现环氧乙烷与氩气按一定压力配比组成的混合气体,能同时对酸碱性纸张混杂的整卷档案、整本图书进行批量化脱酸加固处理,每15小时可处理300卷档案,且不影响纸张负载信息,脱酸效果显著,跟踪2年,未发生反酸。

    档案馆、图书馆库房防火属重中之重,防虫、防霉、防酸亦属档案保护中极其重要的工作。随着国家建筑技术不断发展,档案馆库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对档案保护至关重要的档案盒仍维持在20世纪50年代水平。为加强档案馆库环境治理,项目组研究设计了“非挥发性无机功能材料填充纸质档案盒、封存箱”,以无机材料赋予每个档案盒、封存箱防火、防虫、防霉、防酸的功能,以档案盒、封存箱的群体效应构建档案馆、图书馆库房强大的自我防护功能与安全屏障。

    验收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工作汇报,经过现场考察、质询讨论,认为“档案无公害整体脱酸加固与杀虫灭菌同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组“开辟了国内外纸张脱酸的新途径”,设计制造了环氧乙烷脱酸、杀虫、灭菌设备,实现了批量、高效、安全的脱酸目标,具有无污染排放和远程操作的功能,“解决了以往脱酸过程中对弱碱性和碱性纸张造成破坏的难题”,提高了酸性、弱酸性、弱碱性、碱性纸张的耐久性,对档案、图书的纸张、字迹无不良影响。

    项目组针对档案、图书等文献典籍防灾收藏的迫切社会需求,采用阻燃性多组分复合材料,首次研制出环保型防火、防虫、防霉、防酸等功能的档案盒与封存箱。验收专家以1800摄氏度的火焰对档案盒进行了10分钟的燃烧试验,盒内纸张无明显破坏痕迹。验收专家认为,项目组设计配套的环保型防灾耐久档案盒与封存箱的规模化生产线,实现了生产过程中无污染排放,为设备的专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前景;项目成果为档案馆、图书馆库房的多功能自防护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会后,付华对两个项目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表示祝贺,希望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中的各个细节,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力度。

    明平英表示,省档案馆将开辟出一个库房专门为两项科研成果提供试点,进一步跟踪检测两项科研成果在大体量档案、大面积库房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杨祖培希望两项研究成果能够尽快实现产业化生产,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档案事业中作出新贡献。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9月30日 总第3432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