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扭转落后局面 紧跟时代步伐

——山西省泽州县档案馆发展纪实

作者:段立祥 李键菲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9-16 星期一

    山西省泽州县档案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及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持续强化责任担当,稳步推进基础业务,不断充实人才队伍,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逐步解决了软硬件基础设施配置低下、馆藏档案资源不足、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如今的泽州县档案馆,无论在馆藏数量、库区面积、软硬件设施配置方面,还是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利用服务方面,都得到很大改善,逐渐缩小了与同级档案馆之间的差距,尤其是在档案数字化建设方面,已经走在全省前列,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

    泽州县档案馆原由晋城市郊区档案馆演变而来。档案工作最早始于1959年,1980年4月正式成立晋城县档案局(馆)。1985年市管县体制改革后,晋城县档案局(馆)撤销,成立晋城市郊区档案局(馆)。1996年10月撤区建县,成立泽州县档案局(馆),2019年机构改革后变更为泽州县档案馆,现有编制人员12人,馆藏全宗102个,共计16.5万卷4.8万件,档案资料8098册。

    泽州县档案馆最早的馆藏档案为1943年,涵盖原晋城县、晋城市郊区和泽州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教育及民生发展等方面,具体包括新中国成立前革命历史档案;晋城县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农民运动、减租减息、整党整风档案;新中国成立初期纪律处分案件档案等;公证处房屋公证档案;原人民公社档案、国土资源局地籍业务档案、土地资源档案;国有煤矿深陷区综合治理档案、历次清房档案;“非典办”档案;纪检委档案;民政局婚姻档案、退伍军人档案;各类社保档案;县直单位、乡镇单位文书档案等珍贵且重要的档案资源,正在为泽州县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持续利用。

对症下药,扭转落后局面

    为克服档案事业发展不平衡、责任体系不够完善、档案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与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信息化建设落后等问题,2012以来,泽州县档案馆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逐步扭转了落后局面。

    为全面改善县档案馆发展状况,泽州县档案馆领导班子践行“激情、和谐、规范、快捷”的工作作风,坚持“档案工作姓党”,坚持党建引领,完善责任体系,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管理机制,以“政事分开、权责一致、协同高效”为原则,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的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和责任体系,全面厘清档案工作领导管理体制和日常运转机制,推进全县档案事业良性健康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善档案馆软硬件基础设施是顺利开展档案工作的前提条件。2012年以来,泽州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先后为泽州县档案馆投入资金700多万元,档案馆库面积由原来的85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500多平方米,并逐步完善了档案馆的软硬件基础设施设备,同时经县发改局审批,四馆合一建设工程也将于今年年底动工建设,新的档案馆建成使用后,县档案馆的现代化建设将更进一步。

    政治过硬和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实现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激发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泽州县档案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对标一流,提升队伍专业素质。一是通过基层锻炼、干部选学、在线学习、“请进来,走出去”等途径,先后派出档案工作人员参加国家、省、市档案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班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全馆人员的整体素质。二是为解决档案专业技术人才与实际工作需求的缺口,秉承“术业有专攻”的原则,坚持招录档案专业及相关专业人才,2018年招录档案及相关专业公务员两名,扩充了档案人才队伍。三是全力推进绩效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和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对全年工作任务进行了责任分解和合理量化,每季度进行量化考核,通过采取日常督查、季度汇报,召开工作推进会等措施,及时掌握各项工作进展情况,有效推动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在工作中锻炼了干部,提高了能力和水平,使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新时代的档案管理,数字化将是大势所趋,为全面做好数字档案馆建设前期工作,县档案馆顺应时代潮流,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多方吸取各先进管理单位的工作经验,根据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等有关文件要求,编制了《泽州县数字档案馆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标内容、技术标准及实施步骤,为数字档案馆的科学实施提供了建设规范和依据。此外,县档案馆在馆藏档案数字化过程中优先整理加工民生档案,目前,已经基本完成现有馆藏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整理加工工作。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县档案馆立足档案资源优势,聚焦民生、服务群众,牢牢把握群众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注重民生档案的收集和整理,不断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使档案服务更多地向基层延伸、向群众倾斜,努力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入开展婚姻、地籍、土地、社会保险、退伍军人等涉民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优先对涉及民生利益的专业档案进行数字化,让人民群众在档案事业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脚踏实地,结出累累硕果

    党的十九大以来,县档案馆紧紧围绕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要求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谋划和推进档案工作,努力找准档案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彰显档案价值,贡献档案力量。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中,积极提供档案服务;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基建设”,扎实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

    县档案馆积极打造政治强、素质高、作风硬、能担当的档案干部人才队伍,每一名工作人员都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本职工作,多次在全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文明单位考核中脱颖而出,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扬和肯定。

    2011年,县档案馆馆藏档案数量尚不足5万卷,现在馆藏资源达到16.54万卷4.83万件,馆区面积由原来的85平方米发展到如今445多平方米,县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已经审批通过,将于今年年底前动工建设。

    县档案馆于2015年从零起步开始档案数字化建设,克服了人员少、任务重、技术难等问题,分3期对馆藏档案进行了数字化整理加工。截至目前,县档案馆已完成102个全宗的数字化工作,著录总条目360万余条,扫描总页数871万页。档案数字化工作高质高效开展,走在了全省前列,大大提高了社会各界利用档案的便捷性。

    设施设备的完善、民生档案收集范围的扩大、档案数字化的实现,为县档案馆提供快速、便捷、精准的利用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全县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县档案馆每年大约可接待查阅利用2000人次,为经济建设、县委巡察、案件查办、落实政策、调解纠纷等提供了有效凭证。

    当前,全县档案事业正处于发展机遇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全县改革发展创新的生动实践也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县档案馆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奋发进取、乘势而上、勇于担当,推动全县档案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9月12日 总第3424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