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德国联邦军事档案馆学习访问启示

作者:董文弢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4-19 星期五

    近期,笔者访问了位于弗莱堡的德国联邦军事档案馆。尽管只是管中窥豹,但德国档案部门严谨、实用的管理风格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得到了很多启示。

    现在的德国联邦档案馆成立于1990年,两德统一之后,由原联邦德国的联邦档案馆和原民主德国的中央国家档案馆合并而成。在联邦体制下,德国联邦档案馆与各州、县市档案馆互不隶属,但保持密切的合作。联邦档案馆隶属于德国内政部,内设机构包括中央行政事务部、中央专门事务部、档案信息技术部、私人手稿和音像档案部、军事档案部等9个部,此外还在各地设有10个分馆。弗莱堡的这座军事档案馆就直接隶属于德国联邦档案馆,保管着与德国相关的军事档案及有关军事人物的档案和资料。值得一提的是,馆内有几个特色库区。

    首先是开放图书区。由于历史原因,军事档案馆保存有718件1897年至1918年间与中国青岛有关的档案。因我们的到来,馆方特意挑选出一些具代表性的照片和实物档案进行展示,其中包括1897年清政府割让胶州湾的文书、1900年开工建设的青岛德租界第一栋房子的照片、德国在青岛办学培养本地建设人才和开办医学院的照片,还有因想在中国租界生产丝绸而从英法等地进口的丝绸样本。

    其次是军事地图区,该区域保存了100万份德国的军事地图,仅二战期间的地图就有2万多册,这些战时的地图完整地反映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的作战和推进过程,具有重要价值。除此以外,地图区也有一些馆藏与中国有关,例如胶州湾在德国殖民期间的规划图,租界核心地(还细分为欧洲城市区、本地手工业者区域)、港口、驻军地等在地图上一目了然。据介绍,德国联邦军事档案馆还曾与青岛市档案馆合作出版了收藏在德国各个档案馆的青岛鸟瞰图集。

    随后我们来到保管德国军事船只图纸的库区,这一区域存有1918年之前的1万余份德军船只图纸,截面图、侧面图都非常详尽,据工作人员说,时常有游戏公司前来查询船只图纸,用以开发相关的军事游戏软件。最后是军士个人信息区,拥有官方记录的士兵和军官的参军入籍卡大多藏于此处。据统计,一战和二战期间总共应有1800万士兵建档,然而战火无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官方估计就有100多万士兵下落不明,入伍时没有记录或是记录遗失,损毁的档案更是不计其数。所以军事档案馆里现存的算是在战争中“有始有终”的见证者。

    可以说,德国联邦军事档案馆是德国专业档案馆的一个缩影,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德国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并得出值得借鉴的4点启示。

    档案意识强、收集全面完整。档案只有在完整收集、规范整理后方能产生价值,在此之前,它们都只是一些散乱的原始记录。因此,档案形成者对档案工作的了解程度和认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就这点而言,德国的档案工作显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与中国青岛相关的那一张张百年前的老照片,一份份泛黄的文书等都被工整妥帖地保存至今、完好无损。在与中方合作出版的那册青岛鸟瞰图集中,笔者看到许多各种角度、不同时期、不同比例绘制的青岛地图……

    保管统一、细致专业。德国联邦军事档案馆库房建设并不奢华复杂,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规范管理。其中一些细节值得称道,图纸柜抽屉中防止图纸卷曲的压板、统一规格的军事地图装具、相较于竖放更有利于文书长期保存不变形的横向放置方式,许多细节处都体现出德国人严谨专业的工作态度。同时,他们也在逐步引入科技水平更高的防火材料装具和灭火设备,运用新技术更好保管档案。令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当我们问及档案馆的消防安全措施,工作人员说,任何消防设置都只是在火情发生后的辅助措施,防火最重要的是在于预防,只有尽可能地减少火灾隐患、杜绝一切有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才是关键。

    开发利用务实、注重实效。德国联邦军事档案馆馆藏数量庞大,除了一战和二战期间的军事记录,还有1949年至1989年联邦德国相关军事档案,两德统一后,国家的军事档案更是悉数保管于弗莱堡,档案排架总长度超过55公里。目前所有档案目录、所有已公开档案和军事影片档案均已完成数字化,并公布在德国联邦军事档案馆的官网上,方便公众查阅利用。而在档案收集方面,他们并不是一味看重数量,例如德国联邦有现役的军士900万人,所有军士的个人信息将会在退役后移交至德国联邦军事档案馆,但档案馆仅会选取其中一部分实体档案进行保存,其余档案都只保管电子档案,这样不仅能确保档案不遗失,还能保证不占用库房太多的容量。与我国档案工作自古以来“自上而下”、主要作为一项“参考资政”手段、服务社会和民众的观念普及较晚的情况不同,德国档案部门的务实风格,一方面源于西方人较注重个体和实用性,另一方面也源于欧洲档案学不论是萌芽还是发展改革都是在档案实践、公众利用需求的驱使下一步步向前推进的。

    档案工作从业标准高。德国联邦军事档案馆的高级档案管理人员通常都具有较好的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普通档案工作人员也都接受过不同程度的职业培训,因此档案从业人员不仅能够熟练掌握日益普及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同时还具备一定的档案学术研究能力。反观我国,尽管档案工作人员数量庞大,但由于整体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培训程度参差不齐,很多时候制约了他们的学术研究能力的发展。

    此次出访,笔者对德国档案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看到了中德档案工作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之间的差异,也看到了我们在档案资源建设与共享中的问题。不过,在和国外同行的交流过程中,笔者也欣喜地发现了我国档案工作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4月18日 总第3361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罗京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