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近千件档案资料首次公开 揭秘南京长江大桥那些事

作者:张然 胡玉梅 阿里亚

来源:现代快报

2019-01-09 星期三

    2018年12月26日,由江苏省档案馆、武汉中铁大桥局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的“国家记忆•南京长江大桥档案文献展”,在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正式开展。展览用四个篇章,讲述了大桥的“前世今生”。《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次展览,一共展出了近千张老照片、史料文献,90%以上的档案为首次公开。

百年前南京就想在长江架桥

    “早在100多年前,人们就梦想在长江上飞架起一座大桥了。”江苏省档案馆副馆长、新闻发言人孙敏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次展览讲述了人们的大桥梦。

    展厅墙上有一张老照片,那是1908年4月,由上海北站至南京下关火车站的沪宁铁路全线通车时的场景。“乘客在下关火车站下车,改乘轮渡过江,换津浦线火车,至少要半天时间。”孙敏说。

    于是,一种想法诞生了。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把建地下隧道实现两岸铁路连接的想法写了进去。之后,在1927年的《首都计划》中,也提出了在长江上修建过江通道的设想。

    1930年,国民政府计划在长江修桥,重金聘请美国工程师约翰•华特尔进行探勘,然而得出的结论是:南京长江“水深流急,不宜建桥”。

    1936年和1946年,国民政府两度计划在南京、浦口之间架桥,都没有实现。到了1947年,轮渡依然是人们过江的主要方式。一张老照片中,一艘过江轮渡上密密麻麻停满了四五十辆大大小小的货车。

桥头堡差点建成了亭台式

    “三面红旗”桥头堡是大桥的标志之一。实际上,桥头堡差点就采用了“中国风”的亭台式,大桥开工时,用的方案图就是亭台式的,后来改成了“红旗”式。

    为了建设长江大桥,当时组建了南京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孙敏说:“为展示南京长江大桥雄伟壮丽的外貌,南京长江大桥工程指挥部委托中国建筑学会发动全国各主要建筑设计单位及建筑院系进行桥头堡建筑方案的设计工作,共收到58个方案。”清华大学建筑系、南京城建局设计院、南京工学院设计系、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纷纷提交了设计方案,有比较现代的弧形,有中国风的“亭台式”,有西洋的“凯旋门”……众多的设计方案中,最早选中的是亭台设计,一张老照片显示,大桥开工时图纸用的是亭台式,后来又变成了“红旗”的样式。

    孙敏介绍,“当时很多方案其实非常好,但为了节约成本没有采用,后来建设其他桥梁的时候有用到。”而把桥头堡改成红旗式,则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

筑桥墩潜水员深入水下71米

    50岁的南京长江大桥,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磕磕碰碰,为什么还能这么坚固?你可以在这次展览中找到答案。

    “因为它因地制宜,9个桥墩采用了4种方案来建设。”孙敏介绍,南京长江大桥桥墩的建设方法,比武汉长江大桥复杂得多。

    “当年面临材料紧缺、经验匮乏、水流湍急三大难题,外国专家认为根本无法修建,但我们中国人就凭着这股劲,克服了重重困难,把大桥建了出来。”

    为建好桥墩,还用上了潜水员。当年的潜水员、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龚锦涵关于深潜水的笔记,也首次公开展出。记者看到了一段关于1963年冬天的描述:6号墩位于江心,是作业深度最大的一个桥墩,枯水季节该墩沉井内水深可达66米,国际公认的空气潜水极限深度只有60米。冬季沉井中水温约8℃,给安全减压带来很大困难……“ 但最终,我们技术人员研制出了减压舱、‘水面吸氧减压法’等潜水方案,有96人次深潜水达到69至71米。”孙敏说。

幕后近千件档案资料首次展出

    据了解,江苏省档案馆馆藏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档案共有18个档案全宗,来自18个与大桥建设相关的单位,有各种纸质文书、工程图纸、照片、录音录像等,完整地呈现了新中国长江第一座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施工、 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即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全过程。2015年,这些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这是大桥建设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后,首次公布近千件档案和图片。”孙敏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布展时,他们挑选了好几千张照片和档案,工程图纸都是一摞一摞的,为了更好地体现主体,经过了好几轮的反复筛选。

    据孙敏透露,12月26日开展当天,还将有两本关于大桥建设的新书发布,这套书籍明年还有好几册要陆续与大家见面。同时,还有一本桥工亲历者的口述档案也将于同日首发。“我们还建立了南京长江大桥数据库,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建立共享资源库。目前,部分内容已经针对专家学者开放。”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