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兴文化 育新人 展形象

——江苏常州市创新宣传形式弘扬档案文化

作者:特约通讯员 邱北海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9-07 星期五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档案馆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微信公众号和新闻媒体等平台,打造档案展览品牌,推出档案编研精品,讲述档案故事,发表档案学术文章,不断探索档案宣传新形式,弘扬档案文化,使档案文化逐步融入百姓生活。

打造展览基地,档案文化在展示中呈现

    2016年11月24日,全国首届档案文化展览研讨会在常州召开,120位代表参观了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这里原来是一家老纺织企业,市档案局将原来一栋车间大楼打造成企业档案的“新家”,不仅是对档案的保管利用,更重要的是将厂区内各个年代的建筑融入档案展览展示之中,先后打造了“常州百年工商档案展示馆”“常州市全国劳

    模档案展示馆”和“常州档案历史陈列馆”,形成了档案文化展览基地。步入“常州百年工商档案展示馆”,可以看见旧时的纺织机、“幸福”牌电视机、“红梅”牌照相机等;“常州市全国劳模档案展示馆”分外璀璨,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全国劳模的合影记录了一个个难忘的瞬间,近300件实物和数百张图片,反映了劳模工作和生活的场景,拉近了参观者与劳模的距离;“常州档案历史陈列馆”以史料为依托,通过“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宜业现代城”“强富美高新龙城”等篇章,追溯常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历程,展现常州人民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奋斗征程。常州市档案文化展览基地开放以来,共接待党员干部、学生等6万多人次参观,从展览中可以了解常州的沧桑巨变,引人思考,让人回味。

创新传播方式,档案文化在互动中体味

    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宣传模式,档案文化传播与公众双向互动成为现实。2016年8月,常州市档案馆开通了“常州档案”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方便快捷的特点开展档案宣传和服务,并在具体工作中彰显了“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常州特色。市档案馆围绕常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宣传常州优秀传统文化,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了“常州古镇”“龙城老字号”等专栏,专题推送常州历史文化和学术研究成果。二是突出服务利用,分阶段逐步实现微信查档服务。三是突出互动融合,定期推送馆藏珍贵档案和市民感兴趣的历史文化典故。通过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市民可以浏览精品档案并进行点评,档案馆可以和公众进行互动交流,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

开办讲座,档案文化在讲堂里传播

    2017年以来,常州市档案馆开办档案文化学术讲座,让更多专家学者走进讲堂,为广大档案工作者“传经送宝”,是档案文化育人的重要体现。常州工学院董长春博士结合村史记忆课题研究对常州地区档案文化休闲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从3个层面设计了档案文化休闲服务实现的新路径;苏州大学吴品才教授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讲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有许多,档案化保护是其中重要的保护方式之一。同时,市档案馆联合市政协文史委、史志办、社科联等部门召开档案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指出,档案工作者要在保管好档案的前提下,深度发掘档案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提升档案文化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接受档案文化的滋养,更加注重档案的育人作用。

倡导家庭建档,档案文化在家风中传承

    家庭档案是家庭记忆的结晶,是家风的传承;保存家庭档案,就保存了家庭的历史记忆。市民廖全芳从她儿子一出生就开始记录其成长的足迹,每年利用暑期整理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和难忘时刻,如孩子说的第一句话、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看电影等,成长档案记录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二十几年的不懈记录成为他们最为珍贵的精

    神财富。2017年5月20日,“缘自戚所•爱在龙城”紫荆玫瑰婚典暨幸福健康家庭档案传承仪式在紫荆公园开场,市档案馆将幸福健康家庭档案作为礼物送给每位新人,希望他们从组成家庭的那一刻起,收藏好家庭成员的书信、日记、照片、视频、证件等,记录下家庭生活的瞬间,传承优良家风。

开设专栏,用档案讲述常州故事

    从2015年6月起,常州市档案馆携手《常州晚报》共同打造《城事∙档案柜》栏目,截至2018年5月,已经刊出108个版面,查阅4300余卷档案。该栏目涉及历史文化、城市建设、人物故事、家庭记忆等诸多方面,文章既有从大处着眼的宏大题材,也有从小处着眼的百姓故事,史料与口述结合,厚重与趣味相映;通过报道“常柴”牌柴油机、“金狮”牌自行车等老品牌以及“银丝面”等老字号的前世今生,较好地传播了常州历史文化,让人们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该栏目以档案印证历史,以历史启迪现实,用独特的宣传方式,产生了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文化穿越。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9月6日 总第3268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