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上天入海”闯出新天地

——上海改革开放初期档案资料选登

作者: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8-15 星期三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由此,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崭新时期。1979年2月,上海市委召开工作会议,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启了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85年2月,国务院批转了《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指出“上海的发展要走改造、振兴的新路子,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多功能的作用,使上海成为全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力争到本世纪末把上海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准了《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上海开始走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城市发展新路。1990年,党中央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战略决策,上海依据“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方针,推动全面改革和全方位开放,积极开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创中心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市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

    本期选登部分反映上海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成就的档案资料,敬请读者关注。

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资公司

1980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的《同意上海电梯厂参加中外合资电梯公司的函》。

    1980年7月,全国机械行业、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上海电梯厂成立。引进外资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上海的开放,首先是从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市场,加快城市建设、进行技术改造开始的。1979年,为吸引国外的先进技术,上海市政府决定创办一家中外合资的电梯厂,1980年3月,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以中国建筑机械总公司名义与瑞士迅达电梯公司和香港怡和迅达电梯公司签署了建立中外合资电梯公司的协议,计划成立包括北京和上海两家电梯厂,合资比例中方占75%,期限20年,主要业务是按照瑞士图纸生产电梯,合营期间由国家建设委员会统一领导,并向上海市政府征询意见。上海市第一机电工业局表示,合资经营必须坚持互利,随即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上海电梯厂参加建设中外合资电梯公司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上海对外开放迈出了最初的步伐。

18名上海女工从“纺嫂”变“空嫂”

1995年,上海女工从“纺嫂”变“空嫂”。

    20世纪90年代,上海实行产业结构大调整,在国有企业体制转换过程中,50多万名纺织工人面临下岗或转岗。

    上海市政府采取多项措施解决就业问题。1994年12月,上海航空公司在征得民航总局特批后,改变原来只招收年轻女性为“空姐”的做法,从上海纺织系统中公开招聘下岗女工加入空乘队伍。消息发布后轰动全国,2000多名上海下岗纺织女工闻讯而来,竞相报考,1995年3月,18名女工脱颖而出,从“纺嫂”变“空嫂”,同年7月,首批“空嫂”飞上蓝天。后来,6名“空嫂”凭借优异的表现成为乘务长,并诞生了空乘队伍中第一位全国劳动模范吴尔愉。“空嫂”效应,改变的不仅是个人命运,也是社会就业观念的变革,众多下岗工人转变观念,自强自立,纷纷通过培训重新就业和创业,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探索纺织及冶金系统全行业改革

1980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纺织及冶金行业改革的批复。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国有经济的发展,为了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加速老企业逐步实现现代化,1979年起,上海市开始初步调整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放权让利,探索行业改革与机构机制改革的新路子。

    1980年1月,财政部、国家经委批准了上海纺织及冶金系统全行业改革方案。经过几个月的试点,上海市冶金局、纺织局认为改革已初步具备条件,这样做有利于按照企业化要求进一步开展经营管理工作,按照经济发展要求进行专业化和工业改革,也有利于组织体制的改革,为此申请将上海市冶金局、纺织局分别改为上海冶金总公司、上海纺织总公司。1980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批复,对此申请原则上同意,指示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经市政府正式同意再对外挂牌。

取消副食品、粮食凭票供应

20世纪90年代初的各种票证

    票证是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物质匮乏的产物,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曾对100多种粮食、油料、棉花等生活必需品实行凭证凭票供应。20世纪80年代,布票率先停止使用,随后,棉花票、线票等也消失了。上海从1979年起加快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步伐,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20世纪80年代末,市政府实施“菜篮子”工程,开展蔬菜、家禽、蛋类、肉类等生产基地建设,稳定生产,搞活流通经营,丰富活跃市场,国营商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政府相继取消对鲜蛋、食糖、猪肉等物品的凭票供应,至1993年4月粮票被废止,票证这一计划经济的特定产物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这也表明上海经济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1979年6月,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上海试点厂调查组《关于上海彭浦机器厂企业管理改革试点调查报告》。(节录)

    上海改革开放的重点,是推进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中央决定对国有企业进行放权让利试点,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企业从原来隶属于行政主管部门变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以逐步增强企业活力,调动国有企业积极性。

    1979年4月,国家经委、财政部等6个部门选择上海柴油机厂、上海汽轮机厂和彭浦机器厂3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及上海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1958年以后,彭浦机器厂由100个左右大小工厂合并而成,当时有3000多名员工,承担推土机和冶金矿山机械设备制造任务。为了给中国现代化企业管理提供经验,提高推土机整机性能,该厂提出扩大企业自主权的11条规定,并对利润留成等问题进行了试点。

国际航空枢纽港

20世纪90年代末,建设中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上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航空运输需求增长迅猛。为加快浦东建设步伐,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一座距离虹桥机场约40公里的新型现代化国际机场,使之成为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

    1995年6月,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规划管理和组织实施浦东国际机场的建设工作。1996年,国务院同意建设浦东国际机场。1997年,浦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1999年9月16日,世界瞩目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正式竣工通航,第一班从浦东起飞的客机直飞昆明,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座拥有两个大型国际机场的城市,上海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战略构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本版档案由上海市档案馆提供,文字由黎霞提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8月13日 总第3258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