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上海市在国际档案日期间开放第30批档案
近百件改革开放时期珍档与市民见面

作者:孙云

来源:新民晚报

2018-06-20 星期三

    6月9日是第11个国际档案日,今年国家档案局推出国际档案日宣传主题为“档案见证改革开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规定,上海市档案馆向社会开放第30批档案,共计8300多卷,其中部分内容涉及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市档案馆联合本市部分区档案馆,正式发布近百件改革开放时期的珍贵档案,展示上海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敢为人先、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历程。

    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档案见证改革开放”——上海档案系统珍档发布和联展上,记者见到了第一份由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发展总体规划。据档案专家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上海就已有多份城市发展规划,但得到国家认可、具有法律效力的第一份规划就是1986年10月13日由国务院批复的这份规划。

    规划首次提出了要创造条件开发浦东,并要调整城市布局,建设浦东、闵行、嘉定等新区,市区的老工业要搬迁到市郊进行技术改造,大力开发由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两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还提出要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住房和交通设施,在黄浦江上建立两座越江桥梁。这份规划为上海的城市发展和浦东开发指明了方向,此后,浦东等相继开发建设,杨浦大桥、南浦大桥先后兴建,与百姓密切相关的菜篮子工程也制定了详细规划。

    今天发布的改革开放时期珍档主要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研究出台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编制上海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改善对外开放环境、创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为民办实事,依托浦东开发开放带动全市发展,推动全面改革和全方位开放的一系列举措。同时,还反映了上海按照党中央要求,克服资源环境瓶颈、创新活力不足、体制机制障碍,逐步形成“五个中心”新定位,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

    为期一周的“上海市档案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后,全市各级各类档案馆和有关文博单位将为广大市民带来珍档发布、展览陈列、现场咨询、论坛讲座、档案故事汇等多种形式的档案文化传播活动。

    (摘编:刘琛)

 
 
责任编辑:刘琛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