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立足乡音文化 讲好陕西故事

——陕西省档案局打造方言纪录片《陕北话》纪实

作者:特约记者 孙秀梅 宋佳勋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4-24 星期二

    近日,由陕西省档案局和陕西省广播电视台合作拍摄的方言纪录片《陕北话》,在陕西省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陕西卫视频道播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纪录片《陕北话》践行文化类节目“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创作理念,是一次由省档案局牵头、立足传统文化、解读方言深层密码、讲好陕西故事进而讲好中国故事的有益尝试,是关于地方方言故事的独创性大胆探索。

    陕北高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长城和黄河在这里相汇相交,一个静穆肃立,一个奔腾而去;农耕文明和游牧文化在这里融和,一条古老的秦直道将不同的文化串联。这些地标是中华文明的坐标之一,也界定了陕北在中华文明的历史地位。封闭的地理,开放的历史,传统的民风,形成了以陕北方言为标志的黄土文化的核心区域。这古老的方言穿越时空,形成了历史与当下的对话。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古老的方言中蕴藏的历史文化密码,日益被人们所发现、所喜爱。

    语言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伟大成果,也是忠实记录和传承人类文明的工具之一。特别是方言,它是一个地理单元内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之一,也是这个地域土著居民的精神家园。一个地域的语言,带有这个地域人民独一无二的历史烙印,也可以说是这个地域历史的活化石。

    纪录片《陕北话》以陕北方言为载体,通过寻找和记录与陕北方言有关的“陕北民谚”“陕北民歌”“陕北秧歌”“清涧道情”“府谷二人台”“榆林小曲”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解读自成体系的陕北方言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多方面信息,展现陕北人的故事和他们喜怒哀乐的生活。人们可以通过陕北话寻找陕北文化的源头,寻找中华文脉的基因密码。

    纪录片《陕北话》共有6集,主题包括了陕北民歌中的陕北话、陕北话中的历史文明基因、民族融合与陕北话、陕北话中的陕北民俗、陕北话中的文化乡愁等。每集纪录片从五六个小故事入手,以小见大,试图寻找中国远古的历史,揭示方言奥秘,展现中华文脉。

    为使摄制组更多地了解拍摄纪录片《陕北话》的最初目的,陕西省档案局局长王建领多次前往省广播电视台举办有关陕北文化、陕北方言的讲座,与摄制组面对面沟通。王建领是纪录片《陕北话》的总撰稿人,他本人是地道的陕北人,是非遗“陕北民谚”国家级传承人、《留住祖先的声音——陕北方言成语3000条》一书的作者,对陕北方言的内涵外延都有独到认识,讲起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纪录片《陕北话》从2016年12月开始边策划、边采风、边拍摄。经过10个月的努力,摄制组共奔赴北京、内蒙古、山西及陕西榆林、延安两市的20多个县区进行采访拍摄,其中,更是多次前往绥德、米脂等县,拍摄素材量超过100小时。陕北方言从北向南形成了几个片区,各片区间也有不同,其中以绥德、米脂为中心的“绥米一线”是陕北方言的核心区域,可谓陕北方言的官话。摄制组对这个区域进行了分季节的多次拍摄。

    如何构思、设计才能把方言的“虚”融入普通人生活的“实”中,以便充分地展现出历史、民俗、文化的“深”来?摄制组颇费了些心思。经过反复讨论、学习、尝试,摄制组最终确定了两条思路。

    首先是故事化的呈现。语言作为人的交流工具,必须通过人的故事去展现,把方言贯穿在人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故事中。例如,陕北话的一个特点是大量叠词的使用,其中包含的音韵美、节奏美,主要体现在陕北民歌中。摄制组在绥德找到了两个人——雒胜军和刘彦军。雒胜军是县文化馆干部、“陕北十大民歌手”,刘彦军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两人因为共同喜爱陕北民歌成为几十年的好朋友。一个在剧场带领团队排演大型歌舞剧,一个开出租车累了就在路边唱一段信天游,两人的生活场景虽然有很大反差,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是对陕北民歌与生俱来的爱。

    刘彦军唱的是典型的陕北“信天游”,“信天游”的结构和表现手法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相吻合。从某种意义上说,以陕北方言为载体的“信天游”是活着的《诗经》,是陕北民歌的活化石。这两个人的故事不仅展现了陕北民歌的美,陕北方言和陕北民歌血肉相融、相得益彰的关系,更说明了一个地方的方言犹如一组独特的密码,成为这个地方人与人建立某种关系的纽带。

    其次是多记录,少解读。和一般的纪录片不同的是,《陕北话》没有采用专家讲述的方式,而是把镜头直接对准各色各样、普普通通的陕北人,真实地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记录这块高原上独特的民风民俗。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打铁花”“转九曲”“牛王会”“打龙眼”“排门子”……这些陕北传统的民俗已经渐行渐远、逐渐消失。摄制组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用电视的声画手段忠实地加以记录。

    再如,陕北方言和其他任何地方的方言一样,面临着濒临消失的风险,需要解决如何传承、如何把根留住的问题。于是,摄制组找到了著名唢呐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牛建党。牛建党从陕北吴堡县的一个山村靠着一把唢呐“吹”到了西安,“吹”到了北京国家大剧院。摄制组到北京对他的生活和心路历程进行了记录。“因为我是在陕北长大的,所以到现在我连说梦话都有3种语言,第一种是吴堡话,第二种是西安话,第三种是普通话。在繁杂的城市中,我们生活的时间长了,有时候真要回去静一下自己的心,洗涤一下内心,让自己安静下来,回到最纯真的那个时候,不忘初心。”牛建党说。

    乡音是故乡落在身体里的印章,是血液里流淌的自觉,离家万里也自难忘。方言,或许让我们在现代文明与纯真故乡的冲突中一时困窘,却会时刻提醒我们是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故乡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乡音是通解乡愁的良方。黄土高原上的牛家崖始终是牛建党魂牵梦绕的地方、是他艺术种子萌发的地方、是他存放艺术梦想的所在。这种文化乡愁,何尝不是每个中国人的乡愁。6集纪录片《陕北话》通过呈现像牛建党这样的30多个人物的鲜活故事,较好地解决了无处着手的难题。

    纪录片《陕北话》在电视台播出后,收视率良好。优酷、爱奇艺、腾讯、新华网、央视网、凤凰网、搜狐等国内多家网站进行了转发,“陕西广播电视台”“秦风档案”“陕北民歌”“掌上陕北”等微信公众号也进行了转载,最高关注过万。纪录片引发了观众强烈的共鸣,他们纷纷留言:“大爱这个纪录片,从方言角度弘扬陕北文化,希望有更多这样纪录片”“这是陕北的风俗,陕北的味道,陕北的特色,值得欣赏”“陕北,革命老区,厚重的黄土地,滋润着华夏儿女”……一条条留言反映了观众的心声。

    作为陕西省档案局开发利用档案、服务社会、传播档案文化的精品力作,纪录片《陕北话》也展现了陕西档案人在新时代开拓局面、创新作为、勇于宣传的卓越精神。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4月23日 总第3210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