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专访

别样的年味儿风景

——访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胡光葵

作者:本报记者 秦海庆 特邀撰稿人 高 勇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2-13 星期二

    近年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正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誉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木版年画(简称绵竹年画)自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更是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极大地促进了绵竹年画的快速发展。

    那绵竹年画的历史始于何时?它的传统年画有什么地方特色?背后又有哪些故事?特别是发展到现在又有哪些创新呢?近日,记者走进绵竹年画博物馆,采访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绵竹木版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胡光葵,听他倾情讲述了绵竹年画传承、创新、发展的历程和深切感悟。他说:“年味儿是什么?不仅是喷香的团圆饭、响亮的爆竹声、开心的压岁钱,还有喜庆的大年画。年画是一道别样的年味儿风景,更是一种延绵不断的文化传承!”

学习:博大精深天地阔

胡光葵 秦海庆 摄

    “自从真正开始接触并学习绵竹年画后,我才发现这看似简单的绘画背后,有那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它太博大精深了!”与记者一见面,胡光葵就表达了他对绵竹年画的热爱,并介绍了绵竹年画的相关历史及其背后的故事。

    胡光葵对记者说:“绵竹年画的发展历史悠久,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是我国一种特色鲜明且实用性很强的画种。其实,绵竹年画起源于原始的宗教活动。在绵竹,道教盛行于佛教之前,可以说绵竹年画的产生,源于道教宣传教义的需要,最初作为道教布道的一种图示,其内容也主要以表现道教人物为主,如《赵公镇宅》就是重要的代表作。年画是一种信仰的产物,它表达着人们心中的祈求或祝愿,其直接功能就是驱邪纳福。如春节期间,各家各户都会在院门和室内张贴年画、对联、喜门签。年画中,大门一般会贴秦琼、尉迟恭等武门神,传说可以驱妖降魔;院内堂屋会贴天官和状元等文门神,有迎祥祈福、加官晋爵之意;寝室门上一般多以童子和仕女题材为主,内容多为抱瓶、采莲、佛手和‘双喜’之类,表示子孙繁衍、福寿无边之意。这也正合了绵竹木版年画在创作内容上讲究的‘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选题原则。”

    关于绵竹传统年画的地方特色及其背后的故事,胡光葵向记者介绍道:“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绵竹自古就被人们称为有福之地,在这里生活的人们闲适安逸,说话幽默风趣,这一点也反映在了绵竹年画里,如经典年画《双扬鞭》(秦琼、尉迟恭),这幅作品在其他地方的年画里一般都是以威严肃立来表现,但在绵竹年画里的人物却运用了‘S’型构图,使人看上去更具动感,且显得风趣、可爱,这应该也是显示出地方特色的一个细节吧。在绵竹年画的内容上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具有教化育人的作用。有一句流行在年画艺人嘴边的话叫‘画中有戏,百看不腻’。所以,绵竹年画艺人就巧妙地把川剧折子戏的内容作为创作主题来宣扬真、善、美。如《唐氏乳母》就很有代表性,内容讲的是唐代有一位唐夫人对待婆婆非常孝敬,每日以自己的乳汁喂养牙齿脱落的婆婆,婆母病危时将全家人叫到跟前说,‘我今生不能报答儿媳对我的恩情,但希望我的孙媳一样有孝敬之心’。主旨是教育人们要爱老、敬老、孝老。”

    为了把绵竹年画学习好,胡光葵一度达到了“疯魔”和“忘我”的境界。他从制粉笺纸、起稿到刻版,从印墨、上色到印花,再从勾线、钤印到题款,每道工序他都努力做到极致。他说:“从整体来说,绵竹木版年画特点之一就是绘画性强,用线造型,线版只是起到轮廓的作用,所有颜色全部靠手来彩绘,这也是绵竹年画区别于其他地方年画套色印刷的一大特征;另一个特点就是特别讲究要做到以情寓意,以意补彩,以彩塑形,以形丰像,以像传神。其实,每个画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一件作品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在一件作品成功的背后,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

    经过15年的努力,2007年10月,胡光葵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绵竹木版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得到这项荣誉后,他更加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传承:攻坚克难勇创新

    时代在发展,如果不能在传统年画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为其注入新的元素,让其焕发新的活力,恐怕这门古老的艺术之花是会渐渐枯萎的。这是胡光葵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胡光葵对记者说:“作为一种技艺,绵竹年画需要生存和发展,但它又是一种非遗技艺,其艺在人身上,人有寿命,传承者一旦去世,其艺也将随之而去,这就需要有所传承,使之收徒授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然而客观地讲,传承中有进步和提高的一面,也有消失或淡化的一面。特别是在思想观念上,是固守传统,一直不变,还是吸收传统,消化创新呢?我选择了后者。”

    要做到在传承中创新并非易事。胡光葵对记者说:“在一代代年画老艺人的探索总结下,绵竹年画的创作和绘画都有一些较为成熟的口诀流传下来,像‘一黑二白三金黄,五颜六色穿衣裳’。‘一黑’即先印黑线版,‘二白’就是用白粉填人物的手、脸以及袖口等处,‘三金黄’是指用透明的金黄色涂铠甲、头盔及其他金属装饰部分;而‘五颜六色’即指用桃红、洋红、黄丹、佛青、品兰、品绿等色彩渲染服饰。这些都是固定的东西。那什么是创新呢?就是在学习传承好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展,不然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突破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那如何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呢?我开始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胡光葵向记者介绍了绵竹年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对门神(秦琼和尉迟恭)的故事,他说秦琼,字叔宝,尉迟恭,字敬德,两人是唐初大将。在《三教搜神大全》里这样记载:“唐太宗不豫。寝门外抛砖弄瓦,鬼魅呼号,唐太宗以告群臣。秦叔宝出班奏曰,‘愿同尉迟恭戎装立门以伺’。太宗准奏,夜果无警。后来,唐太宗就请画师绘二将真容,悬于宫门左右。后世沿袭,就成为门神的来源。”胡光葵在前人留下的这对经典作品门神基础上,加入了中国画中水墨的因素,使得改进后的作品看上去更具威严和气势。

    据了解,胡光葵开始把水墨画的形式融入年画时有人提出质疑,有的说他是瞎胡闹,也有的说他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糟蹋了,但胡光葵并不辩解。他说:“我不但是在形式上进行了探索,比如把水墨融入年画创作中,而且还在原有的传统年画题材上进行了大胆改变,比如《老鼠嫁女》等作品,并创作了大量的新年画,如《一子多福》《知足常乐》《圆梦之歌》等。我想,只要能让年画有一点点提升和发展,我都要尽自己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干,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追求。”一天、两天,三个月、四个月,五年、六年……终于,他的坚持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认可:2009年绵竹年画作品《和合图》荣获“四川省工艺美术精品暨旅游纪念品汇报展”金奖、2012年《绵竹年画手绘门票》荣获“2012年四川省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2015年作品《清廉一生》荣获“看四川——民间文艺创作工程”优秀作品奖、2017年《手工年画扇》荣获“‘太阳神鸟杯’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金奖……经过胡光葵的探索创新,现在的绵竹年画不但具有喜庆、热烈的特点,而且还由于加入了水墨的元素,使其看上去更加清新、厚重。

    如何让绵竹年画与老百姓走得更近,让年画不只是在春节时才被人们想起呢?胡光葵又有了新的目标。

发展:喜逢盛世焕新彩

    绵竹木版年画的代表作《迎春图》,被誉为四川的《清明上河图》,作者是清代绵竹年画画师黄瑞鹄。这套作品以清代绵竹县城为背景,真实再现了清代绵竹人迎春、报春、游春、打春的古老民俗和满城迎春游城热闹非凡的盛况,表现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杂耍等庆祝活动和商业活动。胡光葵对这幅作品也极为喜欢,1996年将其复制放大成一幅长卷画在绵竹年画博物馆展出。

    2017年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第十六届绵竹年画节准时举行,在这次年画盛会上,有一个节目让人眼前一亮,文化气息浓厚,这个节目就是在胡光葵参与和当地政府策划和组织下完成的。它是由600多名当地民众组成的“真人版”《迎春图》,这个节目完全按照年画长卷上的人物、场景和顺序排练而成,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使年画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弘扬。2018年2月8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第十七届绵竹年画节上再次重现。胡光葵说:“在城市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既要充分保护,又要合理开发,这样它才能持续发展。保守的保护,自我封闭的保护,与世隔绝的保护,不符合文化的发展规律,又与社会发展规律相背驰。近年来,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创新发展,相继开发出了刺绣年画、陶版年画、年画服装、年画玩具等系列产品,这些产品不但进入收藏、研究领域,更多的作为礼品和生活实用品进入了消费市场。使年画不再是只有过年时才能使用,真正走进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多年来,绵竹年画博物馆持续开展了“年画进校园”活动,走进大、中、小学,指导学生学习地方文化,进行绵竹年画传承教育,并常年坚持开设免费培训班,这些都对绵竹年画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胡光葵最后对记者说:“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铭刻在我们极具民族特征的元素和符号里,它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印记,代表着我们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绵竹年画创新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来,我们有自信把它传承好、发展好,让它以更具活力的形象和老百姓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绵竹年画装点起人们每一个幸福、吉祥、红火的日子!”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2月9日 总第3180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罗京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