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扎根深山铸忠诚 铁打营盘续传承

作者:于振宽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1-09 星期二

    2017年11月,辽宁省档案局馆电子档案备份中心(以下简称备份中心)被授予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称号,这是对辽宁档案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备份中心的鼓舞与鞭策。备份中心的前身是省档案馆“后库”。1970年,为响应国家“备战备荒”号召,省档案馆在辽东山区修建战备档案库,保管珍贵档案。从此,辽宁档案人便与这片深山结缘,用40多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档案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0年10月,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强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备份中心成立。经过多年建设,备份中心现在承担着保管珍贵历史档案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馆,以及辽宁省内14个市县档案馆的电子档案备份的职责。

扎根深山 无私奉献

    “绝对忠诚,勇于担当,纪律严明”既是工作要求,也是备份中心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条件艰苦,设备落后,所有进洞档案都靠人背肩扛一箱箱送进来,百十来斤重的箱子我扛起来就走。”每当说起那段艰苦岁月,省档案局馆原局馆长赵焕林都很动情。“在粉刷洞内地面时,全体同志与武警官兵齐上阵,经常进洞一干就是一天,出来时累得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即使这样,大家也无怨无悔,坚持按时完工。”一位从后库退休的同志时常跟大家讲。

    辽宁档案人将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代代传承,并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创新。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轮岗值班,40多年从未间断。他们传承的不仅是责任,更是扎根深山、默默奉献、守护瑰宝的兰台精神。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备份中心还结合自身特点,下基层,进社区,帮扶生活困难的群众。他们连续多年组织党员走进社区开展档案知识和家庭建档讲座,辽宁电视台和《辽宁日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他们还与当地小学结成帮扶对子,资助贫困学生读书,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勇于探索 争创佳绩

    备份中心的同志们有着顽强的拓荒精神。为顺应信息技术发展,响应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号召,当时局馆领导审时度势,作出成立备份中心的重大决定。在现任局馆长许桂清的精心筹划和带领下,扎实推进每一项工作。她在工程建设阶段,经常早晨五六点钟就从沈阳赶到工地,检查进度,查验质量,对备份中心建设精益求精。凭着当年打下的坚实基础和多年发展,备份中心建设水平大幅提升,管理制度逐项完善。目前,备份中心已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备份,为其他电子档案备份中心建设提供“什么样、具备哪些功能、如何建设”等方面的经验。由许桂清主持、备份中心相关人员参与的《辽宁省电子档案备份中心研究与实践》《档案级光盘选用与存储》课题,荣获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为各地档案备份中心建设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

    时至今日,备份中心人员积极进取,增量备份稳步增加,制度建设日趋完善。他们制定出了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与制度,确保档案绝对安全,实现了新旧安全防范体系平稳转换,备份中心管理进一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制度化。

天灾无情 兰台情暖

    2013年8月16日,备份中心遭遇了特大洪水灾害,中心排水管道和道路路面被严重冲毁,情况危急。省档案局馆领导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指挥抢险,部分党员干部也积极参与到救灾当中,堵漏点,搬物品,确保实体档案安全和人员安全。在重建过程中,备份中心的工作人员吃住在工地,监督工程质量,经常一待就是半个月,带班领导甚至两个月未能回家,大家用一张张黝黑的脸换来备份中心新的姿态和面貌。

    40多年转瞬即逝,在平凡的坚守与历练中锻造出了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业务突出、传承有序的档案队伍。2014年,备份中心荣获省直机关“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先进党支部称号;2016年,荣获省直机关先进党支部等称号。这些荣誉的取得是一代代档案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1月8日 总第3166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