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乐丰扶贫记

作者:庄姚瑶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1-05 星期五

    我是2013年开始参加工作的,原来下乡的机会很少,对基层工作了解得不多。2017年11月12日,单位同事通知我参加市里的指导组,到云南省宣威市乐丰乡对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进行指导。接到电话的那一刻,除了有一点点意外,更多的是对乡镇工作充满了好奇、未知……

    乐丰乡是2017年计划的脱贫出列乡,各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乐丰乡的40多天,我和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一起跑遍了乐丰乡的14个村和7个易地扶贫安置点。每天早出晚归,进村入户核对信息和各种资料,查看资料是否完整,是否符合逻辑,向贫困户和群众宣传精准扶贫工作。我们组长是个“多事佬”,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说他“管得太宽了”,很多不该指导组管的事情他也经常要去过问,全然不顾我们的唠叨。在乐丰乡待的时间越来越长,我才明白,组长对任何事情都认真负责的精神正是我所缺少的。

    在乐丰乡的这段时间,很多人和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依然不能忘怀。

    最难忘的一次是在姑着村,我们遇到一户很特殊的贫困户,破旧的土木结构房屋里居住着5口人,其中有3个小孩。屋子的女主人介绍说有2个小孩在上小学,在家里的是她的大儿子,智力存在缺陷,虽然已经17岁了,但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连吃饭也需要人喂。我们看见她大儿子的时候,他蹲坐在墙角,脸上脏兮兮的,一言不发,看上去只有五六岁的样子,稚嫩的脸上显示着跟年龄毫不相符的表情。望着蜷缩在墙角的他,他母亲有说不出的心酸。这户家庭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政策,即将住上新房。谈到政策时,这位母亲认为党和政府的政策太好了,让群众的日子有了奔头。

    在乐丰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乡村干部们。他们坚持奋战在一线,对家庭照顾很少。乐丰乡党委书记就是最典型的一位。每天早上6点,他的身影就准时出现在乡党委政府大院内,开始了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热身锻炼之后,8点,他便组织干部职工有条不紊地安排当天的工作。在我们下乡指导的40多天里,除了偶尔到市里开会,他一直住在乐丰乡,周末基本没有休息,更别说回家了。其实,我看到的只是众多干部中的一位,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工作量大,很多乡干部都放弃了周末的休息时间,每天工作到很晚,有时候要到夜里两三点才能休息,白天困的时候都是甩甩头又投入到工作中去。12月,已是寒冬,天气恶劣,很多乡干部都是一只手挂着吊瓶,一只手做着业务,那些抱怨的话都咽进了肚子里,仿佛所有的委屈都很难写在这些乡干部的脸上。

    曲靖市交通运输局是乐丰乡店子村的挂包单位。他们选派了3个干部长期驻扎在店子村,了解掌握店子村的发展状况,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争取项目资金用于产业发展、道路修建、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现在的店子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道路全部硬化,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农户普遍种植苹果树,苹果种植有望成为脱贫树、致富树。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乐丰乡注重产业发展。以传统的马铃薯产业为支撑发展专业合作社,同时引进无锡市一家食品公司,建设乐丰乡的一家食品加工厂,吸引投资8800余万元。以马铃薯加工为主的食品加工厂日均使用当地劳动力100名;通过合作社与公司签订订单的方式,种植坤太辣椒、油米辣等辣椒产品5000多亩,逐步将辣椒产业打造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型产业;利用铁路复线弃渣场,采取“公司+村集体+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建设16个生猪家庭养殖农场,并租赁给宣威一家养殖公司,收取的租金除满足村集体经济发展外,还平均分配给当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固定的分红收益。

    时间过得飞快,在乐丰乡的工作转眼间就告一段落了。这段日子里,我被基层干部们的忘我工作精神感染着。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党和政府是老百姓的“领路人”。老百姓是党和政府的“跟随者”,干群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扶贫任务,老百姓才能摘掉“贫困帽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脱贫攻坚,广大党员干部一直在路上,我们要循序渐进、扎实工作、再接再厉,就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1月4日 总第3164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