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关于全线恢复京杭大运河的提案

作者:杨冬权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7-03-03 星期五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与长城齐名的千年人工工程,是中华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名片之一。自1855年黄河改道造成运河部分河段断航,至今已有100多年。在即将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提议,国家组织全线恢复京杭大运河。

    全线恢复京杭大运河,指的是实施北段运河复航工程,全线恢复京杭大运河的河道、水面和航运。目前,1300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杭州至济宁段的1000公里左右基本已通航;济宁至北京300多公里的北段运河则尚未通航,其中,大部分河道已通水,少部分河道有壅塞,如需通航,尚需开挖并调水。全线恢复京杭大运河,涉及京、津、冀、鲁4个省市,涉及河道300多公里。这300多公里的河道复航,天津以南200多公里航道恢复已列入国务院《海河流域综合规划》中;天津以北100多公里的复航有关方面已开展了研究工作。因此,整个工程并非不可行和没基础。

    全线恢复京杭大运河,是实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际举措。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不久,就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京杭大运河的全线通航,是中华民族盛兴时代的产物,是中华盛世的象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能缺少京杭大运河全线复航这一幕。缺少了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一幕,中国梦就不完整、就不辉煌,就意味着我们在某些方面还未达到古人的水平。

    全线恢复京杭大运河,是落实习近平同志最近关于“保护大运河”指示的实际行动。不久前,习近平同志视察了北京市大运河森林公园,指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要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首先要全线恢复大运河,重新恢复大运河的航运功能,重新发挥其现实作用,重现大运河的生机与活力。

    全线恢复京杭大运河,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际步伐。全线恢复京杭大运河,不但是一项经济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政治工程、文化工程、民生工程、生态工程。说它是经济工程,是因为它不仅具有航运效益,而且还有旅游效益、沿河房地产溢出效益等,对推动沿河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说它是政治工程,是因为它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象征性、标志性意义;说它是文化工程,是因为它本身是一道文化景观,千百年来在沿线各地都孕育出了深厚的运河文化,有了它,今后还会产生新的运河文化,它的文化效应远胜过很多表面轰轰烈烈、只会热闹一阵子的伪文化工程、文化面子工程;说它是民生工程,是因为运河航运会增加就业和航运者收入,运河旅游、运河房地产开发等会大大改善沿河居民的生活状况,运河文化带会让无数老百姓增加休闲、锻炼新去处,因此,运河也与百姓生活、与民生息息相关;说它是生态工程,是因为运河通航、通水会让原来运河壅塞地区生态更好更美。这种集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5个功能于一身的工程建设,不但完全符合“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而且对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也是一个实际的步伐。

    综上所述,全线恢复京杭大运河利国利民,振古益今;很有必要,意义重大。

    为此,我建议:国务院成立由一名领导人牵头的协调组织,由中央有关部门(发改委、财政部、交通部、水利部、环保局、旅游局、文物局等)和京津冀鲁4省市相关负责人参加,制订规划,提出要求,组织实施,督促落实。4省市按照统一规划和统一要求,各管一段,各自负责本辖区内运河复航工程的建设。发改委、财政部根据情况,对困难较多的省份给以补助,以调动其积极性;同时鼓励各省市尽量运用各种经济的办法(如成立股份制经营公司、开展社会集资等)来实施这一工程,以减少国家补助,让国家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即可办成这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7年3月2日 总第3034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罗京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