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吴玉章:“一辈子做好事”的革命老战士

作者:董雪娇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4-04-15 星期一

    吴玉章(1878—1966),四川荣县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被誉为“延安五老”之一。他一生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他舍家为国,与妻子游丙莲分离44年仍忠贞不渝,并以身作则,引导晚辈走上革命道路,教育他们踏实做事、争当模范。

从一个民主革命者变成了一个共产主义者

1940年1月15日,毛泽东为吴玉章60岁寿辰致祝词(《新中华报》1940年1月24日刊登)。 中央档案馆藏

    吴玉章一生历经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三个历史时期,始终站在革命运动的最前列,被称为“一部活的中国革命史的缩影”。1940年1月15日,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为吴玉章60岁寿辰举行的祝贺大会,致祝词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我们的吴玉章老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人!”并号召全党学习他“对于革命的坚持性”。

    青年时期,吴玉章受康有为、梁启超等影响,成为戊戌变法的积极拥护者。随着变法的失败,逐渐领悟到,在中国改良是行不通的,必须寻找新的出路。1903年,赴日留学,在日本接触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深以为然,随即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后,他再次陷入迷茫。为探寻革命真理,又远赴法国,进入巴黎法科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同时密切关注国内外的革命形势。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的五四运动,给其思想带来重大转变。在《回忆“五四”前后我的思想转变》一文中,他这样总结道:“我的前半生一直在一条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摸索行进。从我少年时代听到中日甲午战争失败起,就为国家的忧患而痛苦、而焦虑、而奔走;我们在豺狼遍地的荒野中想寻找一条出路。许多我所敬仰的、熟悉的同志为此而献出了生命,但是直到‘五四’运动以前,还没有找到一条光明出路。感谢十月革命,它的万丈光芒照亮了殖民地人民的前途,我们找到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这个理论武器一经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立即发挥出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在这个新的历史条件下,我才能够通过自己的具体历程完成个人思想上的革命转变,参加了共产党,从一个民主革命者变成了一个共产主义者。”由于消息传递不畅,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他并不知情。1925年1月,赴北京参加国民会议时,见到了中共北方机关领导人之一的赵世炎,才得知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在深入了解党的组织原则、政治纲领后,他当即表达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经党组织考察,吴玉章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参加革命究竟是为了什么?吴玉章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早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筹备工作时,他作为四川代表来到南京。当时,有些投机革命的人对他说:“你来晚了,官都分完了。”他听后十分鄙视,说:“我们革命,不是为了当官,而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使国家富强起来。”自从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新的革命道路,他的共产主义信仰从未改变。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蒋介石以他是“老同盟会、国民党的老前辈”为由,劝诱其回到国民党。对此,他立场鲜明地表示:“我加入共产党是相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深知只有共产主义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对于这一点,我是不动摇的,决不会二三其德,毫无气节的。”

    吴玉章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追求真理的一生,也是志业为教育的一生。他始终把教育当作革命事业的一部分,为我们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他早年撰写《劝游学书》,动员国内更多的人去日本学习强国之技,组织、参加了留法预备学校的工作,帮助2000多名学生留学法国,在欧洲大陆寻找救国真理和希望,周恩来、邓小平等人都在其中。在抗日烽火中,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党中央决定成立陕北公学,专门培养抗战人才。其间,他积极奔走,为如何办好公学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与建议。在延安,他不仅亲力亲为办教育,还承担起推行文字改革的重任,担任过延安宪政促进会会长、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新文字干部学校校长等职,并为《新文字报》撰写发刊词,领导开展新文字运动。

党的七大代表在听报告(前排左起:萧劲光、吴玉章、徐特立) (选自《中国共产党90年》)

    1948年,中共中央决定将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周恩来写信邀请吴玉章出任校长。此时,已古稀之年的他没有任何犹豫,欣然接受。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培养财政、外交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中共中央又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中国人民大学,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他再次被任命为校长。自1950年至1966年,在担任“人大”首任校长期间,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息尚存须努力 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不仅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对妻子游丙莲和家庭也忠贞不渝,一直视家庭为在外从事革命工作的精神动力和坚强后盾。

    游丙莲是一位农家女子,文化程度不高,但二人婚后互敬互爱,育有一女一子。在婚后的第六年,为谋求强国之策,吴玉章便“舍小家为大家”,东渡日本留学,此后开始了与妻子长达44年的分离。1943年5月31日,在应党组织要求撰写的《吴玉章略传》中介绍道,23岁离家谋求救国出路,全赖妻子勤俭治家,养育子女,使他无家室之累,能三四十年在外安心革命。1946年11月17日,正在重庆忙于革命工作的他得知妻子去世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写下感人至深的悼文《哭吾妻游丙莲》:“我们结婚五十年,我离开你就有四十四年,我为了要打倒帝国主义的压迫、专制政治的压迫、社会生活的压迫,在1903年正月,离开家庭到日本,……专赖你苦撑苦挣。”“我何敢以儿女私情,松懈我救国救民的神圣责任。我只有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之精神,团结我千百万优秀的革命儿女,……建成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繁荣的新中国。丙莲!安息吧!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广大的人民。”

1946年11月17日,吴玉章为妻子撰写的悼词《哭吾妻游丙莲》。

    吴玉章日常待人温和宽厚,但对自己则是严之又严。在延安,侄孙吴本清见到他每日十分忙碌,便担心其身体状况。他却说:“你入了党就应该懂得,我们共产党员的一生一世,一定要做到生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一定要把有生之年丝毫不留的献给党的事业,献给人民。”1940年冬,他因劳累过度病倒,甚至出现过病重休克,即便这样还是心系革命工作。吴本清怕影响他休养,便谢绝一些同志前来探望。他知道后批评道:“我虽然病了,但有两件事是可以办、也每天必须办的。一是看报,一是接近群众。不看报不接近群众,岂不成了瞎子和聋子了吗?”1963年,吴本清来京探望他时,请其在日记本上写几句话留念。当时,写下“创业难,守业更难,须知物力维艰,事事莫存虚体面”“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身作则,行行当立好规模”,以此教育勉励吴本清,无论是过去干革命,还是现在搞建设,都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共产党员一定要以身作则,在各行各业起模范带头作用。

    吴玉章还经常教育及严格要求晚辈们不能搞特殊。新中国成立后,外孙兰其邦来到北京,他说,“我们有两重关系:一是同志关系,一是长辈与后辈关系。封建社会讲夫荣妻贵,封妻荫子,共产党是不讲这一套的。我们都在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你们工作得好是你们的功劳,我工作得好是我的努力。可以互相鼓励,但不能有所依附。不单是你,我的任何亲属都不能用我的名义在外面去办什么事”。甚至,他还动员女儿回荣县老家去参加生产。就连晚辈们带着水果去探望他,都会被要求补开票据。

    对于晚辈们的学习,吴玉章更是悉心教导。兰其邦入校选择专业时,本想进政治经济系,他却建议结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形势,学一项为人民服务的具体本事——机械制造。1960年2月1日,他给吴本立等孙辈写了一封长达3000余字的春节家书。在信中,称赞孩子们的表现,更提出为人、处世、治学的严格要求,勉励孙辈入党后“要作一个好共产党员,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要趁“青年蓬勃发展的时期”“加十倍百倍地努力学习”。

    吴玉章历经各种风浪,仍坚持一辈子做好事,这源于他深厚的爱国爱民之情。抗战时期,他对一手筹办起来的新文字训练班呕心沥血,曾把中央送给他的祝寿纪念品拿到银行换了3000多元边币,用来补助延安群众扫盲工作。1946年夏,他在重庆收到一封从河南寄来的信,开头写道:“玉章吾儿……”,很显然是寄错了。信的内容很凄苦,大意为儿子“吴玉章”被抓壮丁后,杳无音信,家中失去了主要劳动力,加之日军“扫荡”,家人难以生活,后听说“玉章”在外做了大官,所以才托人写信,希望尽快寄些钱回家解决生计。吴玉章看完这封信后,并未置之不理,而是郑重地回信,寄去钱款。据兰其邦回忆:“信上说,你们通过重庆《新华日报》转来的信已收到了,你们两位老人看了不要生气,因为你们找到了我,我这个吴玉章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实在不是你们的儿子。请你们不要悲伤,不要着急……我虽然不是你们的儿子,但我是个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儿子。你们为抗日胜利作出了贡献,我应该感谢你们。我在重庆不是在当官,只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在工作。现在人民要求和平,不愿再打内战,我就是在为争取和平作奋斗。我相信只要避免内战,实现和平建国,你们的儿子是可能找到的,老百姓的生活是会渐渐好起来的。”

    1959年11月与1960年5月,吴玉章先后写下两首《自励诗》:“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东风得势,时代更新。趁此时机,奋勇前进。”“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这两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始终自我严格要求的品格,还是其“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的真实写照。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4月12日 总第4122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