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

作者:郑宗伟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4-03-22 星期五

侨批

信局的挂号执照 

    入选时间:2013年

    申报国家:中国

    保存地点:中国广东省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等档案部门及其他收藏机构

    侨批(“批”为福建、广东侨乡方言,是对书信的称呼),是指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及邮政、金融机构寄给国内眷属书信和汇款凭证的合称,又称银信。侨批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两省侨乡。根据现有史料记载,侨批最迟产生于18世纪80年代,直至20世纪70年代侨批业务归口中国银行管理,历时近200年。

    侨批的产生与中国东南沿海居民自古以来就有“漂洋过海,过番谋生”的传统密切相关。据载,早在唐朝时就有福建泉州地区的商人赴东南亚经商。宋元时期,中外交往日益密切,移居海外的人数逐渐增多。明清以后,更有大量居民移居菲律宾、马来亚、印尼等国家和地区。鸦片战争后,随着广州、福州、厦门等地相继开埠,加之国内社会动荡、自然灾害和人口压力等因素,以及东南亚、美洲、澳洲等地区相继开发,沿海居民纷纷远赴重洋,踏上谋生之路。从此,他们的生活中便多了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择时将打拼赚来的钱款连同书信寄回家乡,于是维系华侨华人和国内眷属经济与情感纽带的侨批便应运而生。

    目前,保存在中国福建省档案馆、广东省档案馆等档案部门及其他收藏机构的侨批档案共有20多万件,尚有相当数量的侨批散落于民间。侨批档案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内容构成:一是侨批实寄封(来批和回批)、汇票、电汇单等;二是批局、银行、邮政等侨批业经营者或管理者产生的来往信函、电函、报告、营业执照、帮单、账簿、统计表等;三是政府监督管理形成的涉及政策规章、注册登记、业务管理、调查统计和稽查督查等内容的档案文献;四是在侨批业运营过程中形成的印鉴、称具、匾额等实物;五是与上述档案相关的其他华侨档案文献。

    这些反映华侨华人与国内眷属共同形成的“集体记忆”文献,保存数量庞大、系统完整、涉及地域广、时间跨度长,真实地记录了侨乡和侨居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的情况,生动地呈现出广大华侨华人刻苦耐劳、自强不息、团结互助的拼搏精神和恋祖爱乡、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同时,侨批的内容也处处彰显着仁爱孝悌、诚实守信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见证着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地区文明之间持续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以及华侨华人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侨批是研究近代华侨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金融史、邮政史以及侨居地历史文化最原始而珍贵的档案文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突出的世界意义和不可替代的遗产价值,被国学大师饶宗颐誉为“海邦剩馥”。侨批档案先后于2010年、2012年分别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和《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并于2013年6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3月22日 总第4113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阮伸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