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天桥 北京南中轴线文化地标

作者:特邀撰稿人 鹿 璐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4-02-02 星期五

开栏语

    从暮鼓晨钟到万家灯火,从宫廷繁华到市井喧嚣,恢弘壮丽的中轴线仿若一幅穿越千年的历史文化长卷,承载着北京这座古老都城的辉煌与荣耀。

    戏园书肆的风流雅趣,庙宇楼台的神秘沧桑,胡同深处的门墩、鸟笼和商贾小贩的叫卖吆喝,还有孩子们的嬉闹欢笑,爆肚、焦圈儿的唇齿留香……老北京沉淀的岁月痕迹、烙印的生动气韵、交织的多元风情,与中轴线上的一砖一瓦血脉相融,声声不息。

    自即日起,本报文化版特别推出《古城京韵·中轴故事》栏目,让我们一同推开岁月之门,探索历史回响,追寻中轴线上的北京记忆。观市井百态民俗万象,品京韵悠悠时代芳华。

酒旗戏鼓天桥市 多少游人不忆家

天桥俯瞰

    天桥是中轴线南段的重要节点,位于正阳门与永定门之间,是明清两代皇帝出紫禁城去往天坛、先农坛举行祭祀大典,以及南苑围猎必经的一座桥梁。因其为天子专用,故被人们称为“天桥”。

    天桥在清乾隆朝之前的形态鲜有史料记载。乾隆五十六年(1791),朝廷疏浚天桥以南河道,乾隆帝御笔亲书《正阳桥疏渠记》以记之。在此次工程中,天桥改建为汉白玉石拱桥,桥长约8米、宽约5米,桥身高而陡峭,以至有“从桥南向北望,不见正阳门;从桥北向南望,不见永定门”的说法。天桥孔券洞上部中心位置各雕有螭(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头以镇水,桥下即是著名的龙须沟。石桥两边各搭一木板平桥,供百姓、车辆日常使用。清朝后期,由于城市的发展,北京城南水系枯竭,天桥变成有桥无河的旱桥。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廷整修正阳门至永定门之间的马路,天桥的高桥身被拆除,改成了一座低矮的石板桥,以便通行。此后天桥经多次改建,至1934年全部拆除。虽然天桥不复存在,但是“天桥”作为地名却被保留下来并沿用至今。

    清代,北京城实行满汉分居,内城由旗人居住,汉族官、商、民则居住在外城,并且内城不允许有娱乐场所。因此,每年正月十五日为庆祝元宵节而举办的灯市,便不再设于内城的东华门和灯市口。诗人查慎行曾在《凤城新年词》中写道:“才了歌场便卖灯,三条五剧一层层。东华旧市名空在,灵祐宫前另结棚。”诗中的灵佑宫就在天桥附近。从正月十三日到十七日,灵佑宫灯火齐明,各种纱灯、纸灯、玻璃灯等高挂于街市,争奇斗艳。京城里的男女老少,云集于此,赏花灯、看杂耍、吃小吃,热闹非凡。

    此外,因天桥附近庙宇众多,从而催生了庙会文化的繁荣兴盛。旧时每逢节日,或是固定日期比如初一、十五都会举办庙会,“逛庙”成为许多民众的选择。据清末震钧的《天咫偶闻》记载:“正月二日,九月十七日,倾城往祀,商贾及勾栏尤夥,庙貌巍焕,甲于京师。”庙会对天桥地区的演艺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每逢庙会,舞狮、舞中幡、摔跤等各种民间技艺和相声、大鼓、京剧等艺术形式竞相上演。特别是民国时期修建和平门外大街,原本在海王村举办的厂甸庙会迁移至天桥,使其一度成为京城庙会的中心。

    清末,天桥一带流动摊贩聚集,形成了贩卖日用百货和食品的天桥市场。卖布匹、鞋帽、估衣等杂货商,卖大饼、面条、豆汁、扒糕等食品摊商,变戏法、练武术等江湖艺人及相面算卦的,纷纷赶到这里做生意。此外,还有众多戏园子、茶楼等。随着天桥人气越来越旺,“逛天桥”逐渐成为京城百姓的一大乐事。清末民初著名诗人易顺鼎在《天桥曲》中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盛况:“燕歌戏舞两高台,更有茶园数处开。”

    1918年,北京效仿上海的“大世界游艺场”,在天桥附近修建了“新世界游艺场”。新世界游艺场造型奇特,像一艘起航的大船。游艺场里有戏院、电影院、茶社、咖啡馆、餐厅和花园,是一座集商业、玩乐、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游艺场采取门票制度,据当时《顺天时报》刊登的游艺场广告称:“入门券每位铜元三十枚,中餐券每位大洋半元,西餐券一元,各种游艺随便入览,不另收费。”该广告一出,迅速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游玩。新世界游艺场的生意兴隆,招来其他人的眼热。在它开张一年后,广东商人在天桥建起了“城南游艺园”,与新世界游艺场分庭抗礼。城南游艺园聘请外国设计师,在其西南角设计了一座“四面钟”。钟高10余米,上圆下方,四面有钟表,外形如“锚”,意为拴住船型的新世界游艺场。“四面钟”独特的造型设计,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再加之城南游艺园里有许多新奇稀罕的“洋玩意儿”,使得它一下蹿红。游艺园里不仅有曲艺、杂耍,还有无声电影。特别是这里的戏园子,有着诸多名家名角儿,如有“冬皇”之誉的京剧老生泰斗孟小冬,刚出道时就在城南游艺园唱戏。

    天桥包罗万象的娱乐项目和与众不同的商业模式,对当时的北京人来说,可谓大开眼界。而新世界游艺场和城南游艺园的开办,更是进一步提升了天桥的文化品位,使其成为北京城的娱乐中心之一。

杂技奇才百般绝 献艺广招八方客

街头艺人在表演顶碗

    与此同时,天桥以其独有的人气,吸引着大批民间艺人,成为“北京民俗演艺文化的摇篮”。百年京城民俗意韵,均浓缩于这片市井喧嚣之地。据统计,仅清末至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天桥“卖艺”的京剧、评剧、曲艺、武术、杂技等各种民间艺人多达五六百位。他们个个出类拔萃,艺术精湛高超,这其中就有著名的天桥“八大怪”。“八大怪”是何人,其说不一,也非八个之数,按年代顺序分为三代。第一代“八大怪”出现于清末,第二代出现于辛亥革命之后,第三代出现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正是天桥民间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八大怪”不仅身怀绝技,而且多相貌奇特、言行怪异。他们分别是:演滑稽戏的云里飞、拉洋片儿的大金牙、说相声的焦德海、演“骂街”的大兵黄、摔跤的沈三、蹭油的(一个贩卖肥皂的商贩)、拐子顶砖、装扮毛驴的赛活驴。

天桥电影院

    其中,演“骂街”的大兵黄,据说在晚清时期的军队里当过兵,因其姓黄,所以大家都叫他“大兵黄”。他留着很长的胡须,穿着一身绸缎制成的长袍和马褂,颜色鲜明;腰里系着一条大宽腰带,半边垂着很长的穗子;头上戴着一顶缎子帽,中间缀着一块玉;脚上穿着一双云头鞋,配着白布袜子;在腰际还挎着个大布袋,里边盛满了糖块。只见他围着场子迈着大四方步,一口老山东的口音,每天大声“骂街”。有时骂过去的军阀,有时骂贪官污吏,有时骂日本人。他骂的时候怒容满面,咬牙切齿,跺脚捶胸,表现出一种极其愤恨的样子。而“大兵黄”挣钱的办法也很巧妙,就是利用大家的同情心来买他袋子里装的糖。“听他骂了半天人,走到跟前卖你一块糖,你好意思不要吗?”

    天桥同时也是京城平民戏园的聚集地之一。天桥的戏园子最初用草席搭建,俗称“天桥大棚”。那时,凡在天桥唱戏的,都被称为“跑大棚的”。1911年,京剧世家出身的著名武生俞振庭,首次在天桥建立了振华大戏棚,成为天桥第一家戏剧演出场所。振华大戏棚延请名角儿主演京剧,开创了演夜戏和实行男女演员合演的先河,一时轰动京城。1912年,正阳门瓮城内荷包巷的60余家商户移至天桥,使天桥市场更加繁荣,娱乐业也日益兴旺。至20世纪30年代,先后建起了歌舞台、乐舞台、燕舞台、吉祥、升平、丹桂、天乐、德盛轩、万盛轩、小桃园、小小、荣华等20余家戏园。演出剧种主要是河北梆子、京剧、评剧、哈哈腔以及皮影戏。1937年,民乐社在天桥天乐园成立,是天桥唯一的专业京剧团。其以低廉的票价、丰富的剧目、精湛的表演而深受人们的欢迎。1942年,民乐社改名“鸣华社”,即现在北京风雷京剧团前身。

糖炒栗子摊位

    1928年,国民政府南迁后,天桥地区人气低迷,繁华不再。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天桥随着时局变化日趋萧条,“四面钟”也遭受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天桥地区进行了治理整顿,填平龙须沟,开辟街道,整修道路,并兴建了一批医院、剧场、商场等。2003年,天桥的标志性建筑“四面钟”得以复原。针对天桥地区丰富的演艺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北京市政府于2009年出台《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南中轴建设,打造天桥演艺品牌。2024年元旦刚过,首届“京韵天桥”文化系列活动在天桥艺术中心小剧场拉开帷幕。相声、摔跤、杂技等传统民俗艺术轮番上演,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

    过去的天桥,为市井民众留得一片谋生、娱乐之地。今日的天桥,剧场林立,会馆云集,依旧是能让大家卸下疲惫、抚慰身心的艺术空间。时光匆匆,街景变换,曾经百戏杂陈的天桥以其独特的市井文化和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成为北京中轴线上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演艺区”。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2月2日 总第4094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