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潮勃凝和”在津门

——闽粤会馆的创建与发展

作者:特邀撰稿人 吉朋辉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4-01-31 星期三

开栏语

    沽上风云动,津门传奇多。百年前,天津各会馆是驻津的外埠官僚、富商为了便于同乡之间在商业上的业务联系,促进同乡之间的友谊,加强团结互助发起并建立的一种地域性公益组织。天津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闽粤会馆、山西会馆、江西会馆、云贵会馆等12个会馆。这些会馆应运而生,因势而衰,与战乱、科举废除、政府南迁等诸多历史原因分不开。如今,虽然大部分会馆已不复存在,但与之相关的档案被保存了下来。

    天津市档案馆保存着这些会馆的原始卷宗,其中记录了各会馆的基本情况和旅津人士以会馆为平台开展的各种活动。这些档案既从一个特殊的视角保留了津门历史文化记忆,又展示了旅津人士原籍地域的人文历史和特色文化。即日起,本报在文化版推出《寻踪觅迹·津门老会馆》栏目,依托天津市档案馆馆藏珍档,带您探寻那些隐藏在天津城市地图里的会馆,看岁月如何流淌过了百年。

1930年6月20日《庸报》上刊登的闽粤会馆照片

    闽粤会馆是天津最早的一座会馆,由闽粤商人创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馆址在天津城北门外针市街,就是今天红桥区北马路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所在的位置。该馆是一座方形大院落,中间为开阔的天井,南北两侧建有前殿和后座,周遭环绕以群房,类似于潮汕民居的样式。前殿奉祀天后圣母,后座则是用来集议、联欢的敬义堂和庆帆楼。从现存报纸上刊登的照片来看,该会馆的前殿巍峨宏大,殿顶有造型夸张的檐脊装饰,极像潮汕地区常见的嵌瓷;殿前设有香炉,炉上刻有“闽粤会馆”四字,香火旺盛。据记载,闽粤会馆内潮帮公所正厅檐下挂有一块匾额,上书“潮勃凝和”(渤海古称“勃海”)四个大字,精辟地道出了闽粤商人远渡渤海湾来津贸易,并试图融入这座北方城市的初衷。

洋船广到百忧宽

    清政府于康熙年间开海禁,天津属京城门户,有着枕依运河与毗邻渤海的双重地理优势,成为北方的漕运重镇和商贸中心。在开海禁后不久,闽粤商船便出现在了天津的三岔河口。清政府考虑到他们不畏风涛险恶而来,特地给予了税收优惠政策。在此政策的鼓励下,前来天津贸易的闽粤商船数量迅速增加。比如,在雍正九年(1731)六月至七月间,就有12艘闽粤船只抵达天津;到乾隆五年(1740),仅闽船到达天津的就有70余艘;而到了道光朝中期,每年停泊于天津海河岸边的闽粤商船多达300艘。

    闽粤商船在给天津运来糖、米、茶、水果、竹木以及各种外国进口杂货的同时,又满载着山货、药材、豆类、棉花、布匹等货物回去,使得南北物产在大海的波涛间流转起来。由于这些商船远涉重洋,所以天津人称之为“洋船”,竹枝词里这样称赞它为当地带来的便利:“洋船广到百忧宽。”他们运来的货物填补了天津百姓生活所需的空白。这些货物云集于天津城北门外一带,并形成了繁华的商业区。闽粤会馆所在的针市街就位于此商业区内,而针市街也是因这里集中销售闽粤商船带来的缝衣针、铜纽扣等货品而得名。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二月初九日,《潮建广三帮等商号为融化化宝配足成色等事禀致商务总会文》(部分)。天津市档案馆藏

    最先来到天津的闽粤商人,主要是广东潮州的潮帮和福建泉、漳二州的建帮。他们虽然分属两省,但因语言习惯、风俗信仰基本相同,又都从事海运贸易,所以在远离家乡的北国之地,自然很容易因产生认同感而联合在一起。共建会馆就是他们联合的一种形式。最初,会馆由建帮购买地基,随后潮帮参与进来,他们共同将享受朝廷税收优惠政策节省下来的钱汇集起来,作为建设和维持会馆的经费。后来,来自广州地区的广帮也加入进来,于是闽粤会馆就变成了建、潮、广三帮共同的家园。他们在这里祭拜妈祖、欢宴聚会、联络感情,后来还购地建起了义冢闽粤山庄,使客死天津的同乡能够入土为安。

    闽粤会馆最重要的职能,是作为建、潮、广三帮商贸活动的基地。三帮商人在此制定商规、稽核账目、承接传达官方的各种政令,并以会馆的名义与官方交涉商务事宜。比如,乾隆年间,三帮商人为了规范货物的起卸存贮,呈报天津地方政府开设洋货局栈九家;嘉庆年间,三帮为商船出港税收的问题,以闽粤会馆的名义出面与官府交涉;光绪年间,三帮呈请天津市商务总会维护天津市面银两的成色事宜。在这些事务中,闽粤会馆实际上发挥了同业公会的重要作用。

天后娘娘的“行宫”

    闽粤会馆是旅津闽粤人士共同的文化和精神家园。清代闽粤两省新科及第到津者,一般都会前来拜会馆、送匾额。比如光绪二十九年(1903),津海关道广东人唐绍仪所赠匾额为“百流如镜”。更体现这种文化归属感的,是三帮商人对妈祖的崇祀。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圣母”,原籍福建莆田,从宋朝开始就是中国东南沿海人们海上航运的保护神。闽粤商帮都是妈祖的忠实信徒,每当他们穿越波涛到达天津后,下船的第一件事就是举行隆重的酬神仪式,答谢妈祖保全商船的功德。闽粤会馆建成后,这里自然就成为其酬谢神恩的首选场所。

《天津天后宫行会图》中的《公议太狮圣会》

    妈祖信仰是闽粤商帮融入天津的一个重要纽带,因为天津本就是一座拥有妈祖文化的城市。早在元代,南方的船户、水手就借由漕运把妈祖崇拜带到了天津,官方为此还建起了天后宫。闽粤会馆建成后,供奉着妈祖神像的大殿和位于三岔河口附近的天后宫双星并耀,前者服务于闽粤旅津人士,后者服务于天津本地人,成为天津妈祖信仰的两个中心。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的《闽粤会馆重修碑》中,清楚地记载着闽粤会馆是“天后行宫”。这“行宫”的称呼就要从天津的皇会文化说起。

    妈祖“落户”天津后,在商业市井文化的熏染下,逐渐从安澜护航的海神变成了造福三津的万能神,被民间普遍崇拜,以至于发展出庆祝天后娘娘诞辰的“娘娘会”,又称“皇会”。这是一种兼具酬神赛会和庙会性质的民间活动,每年从农历三月十六日开始,到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日结束。十六日被称为“送驾日”,天后宫里的神像会被送到闽粤会馆大殿供奉,由建、潮、广三帮隆重接待;十八日再将神像接回,名为“接驾”。这个过程,就好像古代皇帝离开皇宫到行宫驻跸一样,所以闽粤会馆就成了天后娘娘的“行宫”。又因为福建是天后娘娘的故乡,闽粤会馆也算是她在天津的“娘家”了,所以天津百姓又将这个过程视为天后娘娘“回娘家”。“接驾”之后,天后娘娘还要在二十日、二十二日辇驾出巡,也就是人们抬着娘娘的神像沿街游行,接受人们的祭拜,最后回到天后宫中,皇会才算结束。

    在皇会期间,有热闹非凡的出会活动。所谓“会”,就是不同群体组织的表演,或为化妆歌舞,或为仪仗游行,或为装置陈设,或为耍狮、舞龙、高跷、中幡等杂技表演,有“庆祝门幡老会”“公议太狮圣会”“万善报事灵童会”“姜家井捷兽云狮老会”等名目,多达百余种,五花八门,争奇斗艳。其中的“公议太狮圣会”就是闽粤会馆三帮商人共同出资操办的。该会主体是两个木雕狮子,造型取材于天后宫内的两个石狮,油彩漆刷,鬃尾装饰,头部高擎着一架精美的双层灯亭。出会时,每个狮子由八人抬着巡游,令观者大饱眼福。有历史记载的第一次皇会举办于乾隆五年(1740),而闽粤会馆筹建于前一年,有学者据此认为,天津的皇会是闽粤会馆发起的。不管事实如何,皇会中“娘娘回娘家”这道步骤,肯定是闽粤会馆建成以后才出现的。

    闽粤会馆见证了天津商贸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闽粤文化与天津文化的交融。虽然随着历史变迁,这座会馆今天已经踪迹全无,只有一块“闽粤会馆”匾额尚存,但它沟通南北、凝和潮渤的历史贡献,在档案史料中仍然有迹可循,也在天津人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1月26日 总第4091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