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民国实业家马玉山与他的“糖果帝国”

作者:梁宇润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4-01-29 星期一

马玉山

    马玉山,1878年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现中山市)三乡镇乌石村一个贫苦家庭,青年时期到菲律宾谋生,辛亥革命后回国创业,为振兴民族实业而不懈奋斗。虽然其公司最终宣告破产,但马玉山作为中国制糖和饼干食品工业的先行者,他的创业经历仍在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眷念故土 归国创业

    1900年,22岁的马玉山前往菲律宾谋生,辛勤打拼赚得人生“第一桶金”,并于1902年开办马玉山商店,主要售卖饼食等。因美西战争后大批美国人到菲律宾经营工商业,马玉山商店乘此获利颇丰。不久,马玉山再次增拓店房,自设工场制作糖果、饼食等,生意进一步扩大。他顺势将商店扩展为马玉山糖果饼干公司。

    辛亥革命后,马玉山眷念祖国,遂回到广州,后在香港开办马玉山糖果饼干总公司,兼办糖果饼干制造厂。1916年,他在香港注册成立马玉山糖果饼干有限公司,并出任总经理。

香港马玉山糖果饼干有限公司股票

    1920年初,马玉山转战沪上,于南京路抛球场设立马玉山糖果饼干总公司的分支机构,开始在上海生产和销售糖果、饼干、果子露等200余种商品,并凭借优良的品质和丰富的种类打开销路。公司发展最兴旺时,在港沪两地拥有1000名工人。由于公司连年获利不菲,分红可观,再加上马玉山在华侨中积累了良好声誉,公司大量出售股份,吸收侨汇,以此作为经营的流动资金。

振兴实业 施展抱负

    从事制糖业20余年的马玉山曾在菲律宾等产糖地区做过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多国食糖消耗情况进行分析。他发现,美国、丹麦等欧美国家的食糖消耗量很高,平均每人每年可达86磅,而当时中国国内的食糖消耗量远低于此,在每年进口食糖700余万担的情况下,平均每人每年食糖消耗量还不到3磅。且食糖进口几乎全被洋商包揽,国内没有一家较大规模的制糖企业可与之抗衡。

    到上海后,马玉山发现市场上充斥着洋货,本国工商业亟须振兴。他决定以其本业为突破口,寻求发展机会,并极力宣传抵抗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号召同胞购买国货。

    1920年秋,马玉山得到上海巨商严直方、劳敬修的支持,准备集资筹建大型糖厂。为使糖厂日后能与洋商糖厂抗衡,须得争取到政府的免税审批。1921年1月,马玉山和严直方同赴北京,向北洋政府财政部、农商部申请相关免税许可,最终获批。

    6月,马玉山和严直方等筹集资本500万元在沪创办中华国民制糖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委托6家银行代收股金,厂址设在上海郊区泗塘河边,占地面积达190亩,并向德国工厂订购最新款的制糖机器。1925年3月,工厂正式开工,日产白砂糖达300吨。

中华国民制糖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产糖种类及包装图样(复制件)

    据中山市档案馆馆藏中华国民制糖股份有限公司相关档案所载,其注册商标由一个圆圈包围住的“民”字组成,其生产的糖的种类主要有:“大中华”(第一至三号白绵糖)、“国民振”(第四至六号次白绵糖)、“兴实业”(第七至九号黄绵糖)、“玉”(白冰糖)、“直”(黄冰糖)和“水花”(粗砂糖)。可见,无论是商标设计,还是商品名称,都体现出马玉山渴望振兴民族实业的爱国之心。

屡遭打压 “帝国”落幕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日、英、美、荷等国垄断集团对中华国民制糖股份有限公司的打压,加上其自身管理不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公司经营出现危机。马玉山四处奔走寻找资金支持,但所获甚微,不得已将中华国民制糖股份有限公司转手给江浙财团。1925年,香港马玉山糖果饼干有限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宣告破产。

    经营失败后,马玉山遍游新加坡、泰国等地,想在海外争取支持,恢复糖果饼干事业,但事与愿违,未获成功。1929年9月,马玉山到广西平南筹集资金时旧病复发,因脑出血不治离世,曾经辉煌一时的马玉山“糖果帝国”就此落下帷幕。

    广东省中山市档案馆供图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1月26日 总第4091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