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家珍荟萃诉流年

——透过实物档案回望中山一院历史

作者:邱 越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4-01-15 星期一

    任尘世流转、沧桑变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一院)“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精神赓续绵延。历百余年,躬耕不辍,中山一院创业、守业的故事仍在续写。

    在立院创业的悠悠岁月里,一纸一物、一砖一瓦都经过百年时光的积淀而成家珍。家珍不语,却在无声纪念似水流年、见证一院历史、讲述杏林故事。

识物明理 记录一院初心

    中山一院的创设历史可追溯到1910年,始名为广东公医学堂附设公医院(广东公医院)。1918年随广东公医学堂百子岗新院的落成更名为广东新公医院。现存由广东公医学堂同年发布的公告,记载着当年的毕业生名册。名册上记载的毕业生大多成为医学界栋梁。

    新中国成立后,中山一院快速发展,医疗、教学与研究成果喜人。院史馆保存的部分医疗用具,彰显着前辈楷模们的医术与医德。

    50多年前的医疗器械盒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体现了中山一院老前辈们艰苦奋斗、不断探索的精神。1964年,骨科黄承达教授团队为一位踝部完全断离的患者再植成功,开创了断肢再植成功的先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攻克断指再植难关,黄教授在手术器械缺乏的情况下潜心研究,研制出一套断肢、断指再植的手术器械并应用于手术中,于1972年成功接活了第一例食指离断。

    1975年,内科郑振声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装置、体外反搏装置、体外循环助搏血泵等。院史馆现存的体外反搏装置零件与技术档案资料默默地讲述着动人故事。

    手术记录是医生与病魔相斗的全程记录,院史馆墙壁上展出的优秀手术记录出自数十年前。这些记录不仅手写工整,还配有详细示意图。

    改革开放后,中山一院创刊《一院之窗》,涵盖知识科普篇、一院改革动态篇、便民窗口建设篇、时闻趣事篇、医患交流篇等,为一院人搭建了内部交流学习的平台。后又创办的《中山医报》作为公开讨论医药学术、病理药理等的重要平台,吸引了众多医学名家为其撰稿,形成百家争鸣之景象。

知物增信 见证时代变迁

大幅面手绘医学教具

    中山一院的“家珍”见证了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见证了医疗水平的提升、医者精神的永恒。

    现代多媒体应用于医学教学之前,大多数医师都自行手工制作教具。课堂中使用的大幅面手绘教具,其细节刻画之精、还原度之高为后辈所叹服。院史馆保存的初代“3D”教具——剖面模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花城广州,夏日炎炎。一台风扇,锈迹斑斑,跨越世纪,不知陪伴和见证了多少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一位老同志说,这台风扇产自德国,20世纪中期成为一院的纳凉设备之一。如今,中央空调和温控系统覆盖全院,这台风扇虽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却成为珍贵的实物档案。

    1991年,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在广州举行。中山一院为国家女足队员们提供医疗保障,获赠女足队员亲手签名的足球,成为医院参与保障国家重大体育赛事的重要证明。

读物崇德 仁心仁术仁师

    中山一院聚集了一批既有好思想又有好技术的医生。医者,师也,名医名家育医造才,桃李满天下,声名扬四海。医生手写的病历言语精简,患者病情记录翔实;患者手写的感谢信文字朴实,感人至深。一页页泛黄的纸张诉说着一个个治病救人的动人故事,见证着医者的仁心仁术。

    中山一院编撰出版一部部医学教科书,培育出一位位名医名家。其中,《病理解剖学总论》《神经病学讲义》等医学著作集中反映了医学研究与实验的成果,归纳梳理了专业知识体系与脉络,汇聚了一院名医名家的理论精粹,是带领莘莘学子上下求索的好帮手。一个个笔记本,记录着医学研究数据和医生们的严谨勤奋、求实求真。

    如今,中山一院已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这所百年老院将在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健康中国的征途上续写荣光、再创辉煌。

    (图片由作者提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1月15日 总第4086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