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李大钊:“点种”精神代代传

作者:王 立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4-01-05 星期五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追求革命真理,一生都在为民族解放事业奔走劳碌;他俭朴清廉、节衣缩食,倾其所有支持革命活动。同时,他还将艰苦朴素的生活观贯穿于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虽然李大钊牺牲很早,但其树立的清、正、勤、谨的家风却代代相传。

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

李大钊

    李大钊很小的时候其父便去世了,他由年迈的祖父李如珍抚养长大。其祖父认为,小孩子只有严加管教才能成才。因此,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对他严格要求,没有半点骄纵。李大钊也不负所望,自幼勤奋好学,3岁识字,4岁开始读《三字经》《百家姓》,上学前已读完《千字文》等书籍。他从五六岁时被送入私塾启蒙,直到后来去日本留学,前前后后一共上了18年学。

    严厉的家教,长期的求学,使李大钊从小便树立了致力于民族解放事业的远大志向。他在《狱中自述》中写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在他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人类造福,为社会作贡献,“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成真理”。李大钊一生追求救国救民真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工人阶级的事业,是最忠实的”。

    李大钊自己理想信念坚定,对子女也如此要求。他非常注重对孩子们的理想教育,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追求真理的勇气。一次,还在上学的孩子们给李大钊唱了一首校歌,其中一句歌词是“你永是青春的花园,你永是美丽的王国”。李大钊听后说:“要建设称得起青春的花园、美丽的王国这样合乎理想的学校,在今天的社会里根本做不到。只有将来实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我们的孩子们才可以进那样青春的花园、美丽的王国。”为此,他曾冒着被逮捕的危险教孩子们唱《国际歌》,不仅把歌词大意讲解给孩子听,还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他们领会歌词的意义。其女李星华回忆这段往事时说:“父亲一遍又一遍地教给我们,他的声音唱得那样低沉而有力,仿佛他体味着歌曲里蕴藏的为了美好的理想而奋斗的力量,并且要用它来感染我们。”

    李大钊的教育引导对其子女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长子李葆华年仅16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22岁时在日本留学期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东京特别支部书记,积极投身革命。他后来说,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在变化,但有一样东西永远不能变,那就是共产党的宗旨。这一点如果改变了,那就不是共产党了。李葆华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为党为人民殚精竭虑,受到党内外广泛赞扬,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李大钊的教诲。

培养子女成遇山不愁,逢海不惧的人

    李大钊对子女的学习、成长非常关心,特别注重其全面发展。他教育子女要经风雨、见世面,为此,经常带领他们外出游览,一同徒步、渡河、爬山,以锻炼其胆量,开阔其胸襟,丰富其知识和阅历。李星华多年后谈起其父时说:“父亲愿意把我们培养成遇山不愁,逢海不惧的人。”

    在家庭教育中,李大钊尤其看重对子女进行劳动教育。在他看来,社会进步的目标,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充分发展。人的个性真正得到尊重和解放,人的个性自由真正得到全面发展,人真正过“人的生活”,都是在人的自由劳动中逐步展开和实现的。他曾说:“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一年冬天,北京下起大雪,李大钊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们外出扫雪,妻子赵纫兰怕冻着孩子们,急忙阻止。李大钊解释说:“孩子们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人经常活动活动身体也会有抵抗力,待在屋里不动弹就更怕冷了。”他还借机教育子女:“将来谁也不能当寄生虫,谁要是不劳动,就没有饭吃!”

    李大钊的言传身教,使其子女从小就养成了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秀品格。他牺牲后,年仅16岁的李星华接过了照料重病母亲和年幼弟妹的重任。后来,她在孔德学院高中部上学时,也主动勤工俭学、给学校刻印法文讲义蜡版,挣一些生活费用,补贴家用。李葆华在工作中以不怕苦而闻名。新中国成立后,他奋战在水利水电战线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日常工作中,他经常深入各个水库、工地视察指导工作,有一次到安徽省霍山县的佛子岭水库工地视察,由于条件艰苦,甚至连夜晚住宿的地方都没有。他毫不在意,直接睡在一个潮湿的工棚里。当时正值雨季,工棚没有防雨措施,寒风冷雨使其整夜无法入睡,但第二天一早,他又充满干劲地投入紧张的工作中。他这种坚韧的品质和李大钊的重视劳动、吃苦教育是分不开的。

收入不菲,遗产仅一块大洋

    李大钊提倡简易的生活,反对奢华的社会风气。他认为:“以有限之精力,有限之物质,应过度之要求,肩过度之负担,鲜不气竭声嘶,疲于奔命。”他还说:“应用不足,贪念斯起,实力不足以达者,则觅捷径以达之,正轨不足以济者,则走曲折以济之。于是虚伪、夸张、奢侈、贪婪种种罪恶,皆因此过度之生活以丛滋矣。”

    李大钊自日本学成归来后,经济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他却始终生活简朴,“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张太雷夫人王一知早年开展革命运动时曾借住在李大钊家中。她回忆说:“大钊同志的家十分俭朴,房子是旧的,没有多少家具,但打扫得很干净”,“李夫人为了支持大钊同志的工作,日夜辛勤劳动”,“我每天总是看见她洗一大盆子衣服,还要自己烧饭,打扫房间,终日辛劳”。其实,当时李大钊的收入并不低。他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时,月工资是120块大洋。再后来,他担任北大教授,月工资涨到200块大洋,再加上在别的大学兼课,其每月收入至少有250块至300块大洋。这个收入完全可以使家人过上优越的生活,但李大钊却没有用来享受生活,而是将省下的钱财用于接济进步青年和工人群众。《晨报》就曾刊文说,李大钊“每月所入恒不敷出,尚时时周济其同志”。中央档案馆馆藏中保存有李大钊在北京大学任职期间为学生刘仁静(中共一大代表)缴纳学宿等费用提供担保的信。1921年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经费短缺,为了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转,李大钊每月拿出80块大洋作为组织的活动经费。由于他要接济、帮助的人太多,经常工资还没到手就被预支了出去,以至于每到发工资时,李大钊就会从会计科领回来一把欠条。后来,为了不让家里断炊,北大校长蔡元培只好嘱咐会计科每月从李大钊的工资中拿出50块大洋,单独交给李夫人。

1927年5月1日,《晨报》在第二版刊发《病床上之李夫人》的报道。 中央档案馆藏

    李大钊牺牲后,家里的财产仅剩一块大洋。1927年5月1日《晨报》在《病床上之李夫人》的报道中写道,李大钊去世后,其妻子赵纫兰卧病在床,“家室空如,即医费亦无所出”。由于没钱安葬,李大钊的灵柩一直停放在宣武门外的一座寺庙里,直到1933年,才由我党通过李大钊生前好友和北京大学师生发起公葬,也就是向公众募集安葬款项。他的高尚品格感染了许多人,为其举行公葬募捐的名流学者达100余人。

    李大钊同样将艰苦朴素的生活观贯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他很宠爱次女李炎华,却经常给她穿得土里土气的,完全不像北大教授的女儿。有亲戚很是疑惑,找到他询问缘由,他只是淡淡一笑说:“点种。”所谓“点种”,意思是儿女要从小立好独立的根苗。正如李大钊所说:“现代青年,应该在痛苦的方面活动,不要在欢乐的方面活动。”“受苦是人生本分,我们青年应该练忍苦的本领。”青年如果只知道享乐,“把宝贵的人生,都消磨在这个中间,岂不可惜!”“孩子们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

子女秉承清、正、勤、谨家风

    李大钊虽然年仅38岁就牺牲了,但他树立的清、正、勤、谨的家风却一直延续下来,传承了几代人。其长子李葆华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家中却异常简朴——老旧的三合板家具、人造革蒙皮的椅子,客厅的沙发坐下就是一个坑,就连房子都是20世纪70年代的建筑。2000年,中央有关部门要按照政策为他调新房,他拒绝说:“住惯了,年纪也大了,不用调了。”李葆华常教育家人,干部的生活必须艰苦,不允许搞特殊化。谈及原因时,他总是说,“先辈教育我,要永远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始终把自己置身于人民群众中”。

    李大钊次子李光华继承其父遗志,投身革命事业,默默无闻从事科研工作。他退休后,有限的退休金几乎全部用来给儿子治病,即便如此,也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他甘于清贫,不搞特殊的事迹感动了周围的邻居、同事。1992年10月18日,几名老党员联名给中央领导写信,陈述了相关情况,并说:“李大钊同志不仅为党的事业捐了躯,也捐了家资。李光华夫妇没有继承父亲的任何财产,仅承父志,为党的事业奋斗了几十年。”

    李大钊的孙子李宏塔是“七一勋章”获得者。1966年,16岁的他中学毕业后报名参军。入伍前,其父李葆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要准备吃大苦。不能吃苦,就不能成人!”李宏塔一生始终谨记其父的教诲,后来长期在民政系统工作。2022年1月,《求是》杂志刊发《“七一勋章”获得者:李宏塔》一文,其中写道,李宏塔“在民政系统工作18年,视孤寡老人为父母、视孤残儿童为子女、视民政对象为亲人,每年至少一半时间在基层度过”。他自己也曾说,每次看到受助群众,“就会想起祖父李大钊救济穷人时的样子,情不自禁地想帮助他们”。

    曾有记者问李宏塔:“你父亲(李葆华)给你们留下了多少遗产?”他回答说:“我们不需要什么遗产,李大钊的子孙有精神遗产就足够了。”李宏塔喜欢用“革命传统代代传,坚持宗旨为人民”这副对联自勉。担任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时,他曾先后4次主持分房工作,分房近200套,考虑到人多房少,每次他都主动让给其他更为困难的同志,从未给自己要过一套房子,始终住在一套60平方米的旧房里。李宏塔说:“李家的良好家风,让我们能够心平气静地固守清贫,我们是心甘情愿的,没有任何装潢门面。”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李大钊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所树立的具有鲜明特质的红色家风,不仅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1月5日 总第4082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