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一生革命不苟喘 满腔赤忱守初心

——访杨至成上将长子杨子江

作者:本报记者 李文慧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12-01 星期五

杨至成

    杨至成(1903年11月30日—1967年2月3日),贵州三穗人,我军后勤工作的开拓者和重要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早在井冈山时期,杨至成便开始从事军队后勤工作,他负责制作了红军第一套军服,推动创办红军第一所后勤学校、开设军工厂、筹措长征粮款,屡立奇功,毛泽东曾赞其为“红军大管家”。在4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杨至成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革命斗志,辛勤耕耘,为前线将士筑起最坚实的后盾。

杨子江

    时值杨至成上将诞辰12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杨至成上将长子杨子江。“在我的眼中,父亲虽然没有指挥过千军万马,但他终身从事后勤工作,一生光明磊落,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将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

只要战斗需要,就要把看来不可能的事千方百计变成可能

    “父亲工作起来有一股狠劲,任何部署安排,必然是一抓到底。”谈及父亲给自己留下最深的印象时,杨子江感慨,“正所谓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父亲是不完成任务誓不罢休”。杨至成曾告诫下属:“我们名为后勤,其实有些工作要做到前面去,只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不够的。现在打仗,后勤有时还得起先锋官的作用。”

    1948年上半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各战场相继展开新的强大攻势。鉴于战役规模不断扩大,后勤保障任务也日益繁重,中央军委要求适时实行后勤工作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不断加强后勤组织建设。6月,东北军区成立军需生产部(与后勤部同级),任命杨至成为部长,并负责筹建工作。杨至成敏锐地意识到,解放战争是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为适应部队集中、机动性强、作战规模大等特点,他要求后勤部队必须具备强大的保障能力,以及足够的保障时效和灵活性。为了给这个新成立的机构打下坚实基础,杨至成东奔西走、上下沟通,经常是夜里12时睡,第二天凌晨三四时就起床。在他的带领下,军需生产部很快就有序运转起来。

解放战争时期的杨至成

    8月,杨至成去军区开会,领受了一项为辽沈战役赶制70万套冬装的任务。上级要求,必须在初冬之前将军装发到每位战士手中,每套包括衣、鞋、帽、手套等。东北的冬天比其他地区来的都要早,只剩下两个月时间了,加之原材料供应严重不足,要如期完成任务,可谓难上加难。

    为尽快弄清楚当前生产状况,设计赶制方案,杨至成到哈尔滨的一个被服厂蹲点调查。他每天和工人们“泡”在一起,以掌握第一手资料。“父亲从一个车间算到全厂,从一个工厂算到所有工厂,直到‘算出’冬装赶制的详细方案,他心里才松了一口气”,杨子江说。

    然而,还未等这口气松下,时任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罗荣桓致电杨至成,提出生产冬装的任务,要在70万套的基础上,再增加30万套,交付时间不变。罗荣桓说:“原来部队还有一部分旧冬装,虽然已经不太保暖,还能凑合用。但现在看来,今年冬季的战斗任务将很繁重,为了避免发生冻伤,造成非战斗减员,我们还是要换发新冬装。”杨至成接到命令后,没有丝毫推诿,他随即安排材料局的同志分赴各地,筹集更多的原材料。他反复向大家强调:“军服也是战斗力,我们军需生产工作者多贡献一套冬装,就等于多为部队增加一份战斗力。”

    为进一步挖掘生产力,杨至成带领工厂局的同志组织哈尔滨各缝纫店与广大市民,一同为部队赶制冬装。大家的积极性都非常高,仅用了3天时间,就赶制出3万多套冬装,极大缓解了工厂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

    正当杨至成带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之际,上级又下达了一道指令:再增加20万套冬装,且时间不能延长。随着部队人数的不断增加,他们还要考虑给在战斗中解放入伍和被俘人员发放冬装,增加生产,势在必行。

    面对一增再增的任务量,杨至成的态度总是4个字:坚决完成。他对大家说:“需要就是可能。只要战斗需要,我们就要把看来不可能的事千方百计变成可能。”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9月,辽沈战役前夕,军需生产部顺利把第一批冬装送到了战士们手中。随着各部队的开进,每位指战员都陆续领到一套“里外三新”的冬装。之后,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军需生产部还支持了华北野战军5万套冬装。

    与此同时,杨至成狠抓后勤建设和军工生产。他们以佳木斯为中心,在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和鸡西等地迅速建立起一批具有相当生产力的机炮厂、手榴弹厂、电器厂及50多个兵站、医院、仓库等。其中,仅手榴弹厂,每月生产力就达20万余枚。充足的战略物资供应,为辽沈战役及东北解放战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948年12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的全军后勤工作会议上,杨至成领导下的军需生产工作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高度赞扬。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对杨至成说:“我们国家底子薄,还要建设。你是老后勤,搞建设,你是行家,你要在这方面多想点办法,出点点子。”寥寥数语,尽显他对杨至成的充分信任与深切厚望。

不能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一套

    “廉者,政之本也。”廉洁从政,秉公用权,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也是杨至成长久躬身实践的根本遵循。在几十年的后勤领导岗位上,杨至成这位“管家”的手头掌握着大量钱财和物资,但他始终公私分明,严于律己,从不向组织提任何个人要求。公烛之下,不展家书。杨子江告诉记者:“父亲曾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公家的钱财只能用于公事,自己一分也不能占,否则,就不配做一名后勤干部。”杨至成一生都过着朴实无华、清正廉洁的生活。不仅如此,他还严格要求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勤俭节约,不搞特殊化。

    时任东北军区军需生产部秘书科科长李光云曾回忆起这样一件事,在辽沈战役中,他们缴获了国民党大量物资,其中有许多日军留下的呢子大衣、毛巾、水壶、皮带等,拉来的东西几乎堆了满满一院子。当时,正好上级通知杨至成去开会,临走前,他让李光云和秘书张云留下看家,叮嘱他们这些东西要保管好,不许人乱拿。之后,机关有几个干事来找他们“磨”,恳求要两条毛巾。李光云见东西这么多,又是战利品,经不住“磨”,便给了他们几条。杨至成回来后,听说了这件事,把他和张云叫到办公室,严肃地问:“你们是不是共产党员?”他见两人不吭声,坐在那里气得直喘粗气,说:“缴获的物品,就是国家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你们还有点组织纪律性没有?”这次批评,虽然严厉,却让李光云受益终身。在他之后的军旅生涯中,无论身处什么岗位,他都牢记杨至成的批评与嘱托,始终保持廉洁自律。

    新中国成立后,杨至成先后担任华中军区和中南军区军需生产部部长、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这个从黔山秀水走出的侗族娃子成为家乡父老的骄傲,不少族人亲友都觉得他们有了靠山和奔头。一天,一位操着三穗口音的人来到杨至成在武汉的家中。杨至成一看,此人竟是30多年未见的表弟周铨定。兄弟两人久别重逢,杨至成倍感亲切。当初,在他毅然离开家乡参加革命之时,正是周铨定解囊相助。杨至成热情招待了周铨定,经过一番交谈,他得知表弟这次来武汉,是想让他帮忙找份工作。杨至成的表情顿时严肃起来,他对周铨定说:“现在在武汉,我虽然管财管物管工厂,但这些都是人民的,我不能用它们来谋私,也不能为你找工作,更不能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一套啊!表弟你也是知书达理的人,过去对我也多有帮助。希望你还能理解我,继续帮助我……”周铨定听后,连连点头,含着泪花答应了他的请求。之后,杨至成又留周铨定在家中住了许多天,并挑选了几本有关国家政策法令的书送给他,让其好好学习。最后,杨至成给周铨定买好车票,将他送回了三穗老家。

    1954年,杨至成奉调进京后,组织上给他配备了公车。据警卫员焦树林回忆,杨至成只在上班期间使用公车,夫人、孩子和其他工作人员从来不准使用。他每月都要向秘书和司机了解用油情况,并规定只能节约不能超支。当时,杨子江和两个弟弟都在八一学校上学,路程遥远,但杨至成要求他们每天乘公共汽车来往。就连夫人唐慧文出门办急事,也不能随便使用公车。

1955年,杨至成携夫人及子女在北京。

    “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杨至成曾筹建、管理过许多服装厂,但他却从不多领一件衣服,不白拿一条毛巾、一双袜子。有时候,工厂生产出的新产品,会请首长们“试穿”。其实,大家都知道,这种“试穿”实际上就是免费送给他们,但杨至成却从未接受过。在杨子江的记忆里,父亲一直穿的只有部队发的两双皮鞋,上班时穿在脚上,下班回家就换上布鞋,身上穿的衬衣,几乎没有一件不带补丁的。而他和弟弟们的衣服,也都是“老大穿完给老二,老二穿完给老三”,上面的补丁永远不断。

    “父亲的言传身教成为我人生奋斗的动力,让我把清正廉洁深深地刻在心里”,杨子江说到这里有些激动。从父亲身上,他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永远与人民同甘苦、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政治本色。

是小辈、朋友眼中亲爱的“老太爷”

    与工作中脾气火爆,容不得半点马虎迥然不同的是,在生活中,杨至成非常和蔼可亲。“熟识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好老头”,杨子江笑着说。

1966年,杨至成全家福(后排左起为:长子杨子江、杨至成、夫人唐慧文、次女杨玲,

前排左起为:三子杨海滨、长女杨明、次子杨珠江、幼子杨铁军)。

    “父亲40多岁时才有了我,后来年纪慢慢大了,加上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就特别喜欢小孩子。”在杨子江的印象中,父亲几乎从未打骂过他和姐弟们。即使工作再忙,他也非常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假期还会抽空检查他们的作业。“我在八一学校读书的时候,父亲工作一得空,便会去学校看看,和老师们交流沟通,了解我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另外,他还会给我和同学们带些小零嘴,大家都很喜欢他。”

    “父亲还有一个外号,叫‘老太爷’”,杨子江告诉记者,“这个外号,源于他在苏联学习时期”。

    1938年,杨至成随部队到达延安。因积劳成疾,加上土地革命时期曾5次负伤及长征时期的日夜征战,杨至成的身体越来越差。此时,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达成协议,决定派一批健康状况亟待改善的红军高级将领,到苏联一边养病一边深造,为未来的持久战争储备指挥人才和骨干力量。杨至成被列入名单之中。

1945年,杨至成(右二)与毛岸英(右一)、林利、孙维世在苏联莫斯科。

    出发前,毛泽东委托杨至成关照他在苏联学习生活的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来到苏联后,杨至成进入苏共远东局党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在这里,他与毛岸英、毛岸青和周恩来的干女儿孙维世、朱德女儿朱敏、林伯渠女儿林利、苏兆征儿子苏河清等小辈都结下了浓厚情谊。据林利回忆:“在莫斯科时,杨老太爷的学习十分刻苦。杨老太爷,这是那时我们对杨至成同志的称呼。毛岸英、毛岸青以及不少他的朋友、同事都这么称呼他。倒不是因为他的年纪有多大,那时他也不过三十五六岁,还不如蔡畅、贺诚等同志年龄大。但他这人特别和蔼,忠厚可亲,成天乐哈哈的,又特别喜欢和年轻人交朋友,他的这些性格特点不知被谁抓住并概括成了‘杨老太爷’这几字,一下便被大家传开了。”

    “父亲后来同我讲,他在苏联时,每次买了好吃的,一定会留着,等那些孩子回来过周末。”杨子江说,在毛岸英等人心中,父亲不仅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辈,更像是他们的亲人。1946年,在杨至成即将回国时,毛岸英、毛岸青非常不舍,各自送给他一张照片作为留念。其中,毛岸青在照片的背面写道:“给亲爱的老太爷作永远的纪念,您的小孩子永寿(毛岸青)。不要忘记我们在莫斯科的同居。”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对杨至成的尊敬和喜爱。

    对待身边工作人员,杨至成也是关怀备至。1964年春节,警卫员焦树林的母亲带着其弟从农村来北京看病。杨至成听说后,立即拿出50元,并在家中购粮本上支出100斤粮票,让焦树林给他的母亲和弟弟送去。当时,杨至成家中人口众多,每月生活开支十分紧张。焦树林熟知他家的情况,不肯要这笔钱。直到被杨至成批评了一顿,焦树林才接下来。“父亲一向如此,对待部下和工作人员体贴入微,尤其对贫苦人家出身的孩子,更是特别照顾。他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与信任”,杨子江动情地说。

    杨至成上将的一生,就如同他的名字,“至诚无私,可以蹈险难者,乾之行也”。两袖清风,廉而不刿。他没有给家人留下任何遗产,但他却给后人留下了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对党和人民的丹心赤忱,对革命事业的矢志不渝,对崇高责任的勇毅担当,将永远激励我们勇往直前,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中所示图片由杨子江提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2月1日 总第4067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