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青瓦青砖青石径 沧桑岁月驳斑颜

——探寻京西古村落

作者:特邀撰稿人 鹿 璐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11-20 星期一

    京西之地荟萃人文古迹,不仅有始建于西晋时期的潭柘寺,还有以“古刹、奇松、怪石、溶洞”而闻名的妙峰山。相比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遗存,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的深山中则隐秘着两座古村落。一个是被当代画家吴冠中称为“北方民居的周口店,仿佛从火山灰里扒出来的意大利庞贝古城”的爨(cuàn)底下村。另一个则是有着“京西举人村”之名的灵水村。

爨底下村:中国古典建筑瑰宝的明珠

爨底下村古民居影壁 鹿 璐 摄

    爨底下村,坐落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西北部的小山沟中,是一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将其誉为“中国古典建筑瑰宝的明珠”。爨底下村于2003年和2012年,先后被评选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与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从爨底下村向西北方向步行大约1.3公里,有一个非同寻常的地方,此处紧扼三沟(即柏峪沟、爨宝玉沟、双头石沟)咽喉,远望似灶,当地人便根据这奇特的地形地貌将其命名为“爨头”。爨头一带地势险要,三面为悬崖峭壁。在附近还有一处天然的隘口,峡谷深邃,峭壁参天,长达100多米,人们称其为“一线天”。

    基于爨头一带的地理环境,辽国曾在此处修建军事隘口——南暗口。据宋代《契丹国志》记载,宋宣和四年(1123)年底,金兵分三路攻打辽南京(今北京),大将完颜宗翰(即粘罕)自南暗口道出奇兵,“直逼城下,萧妃夜遁”。

    至明代,为了加强北方边疆的军事防御,明政府在爨头一带再度设立军事隘口——爨里口。据《门头沟文物志》记载:“爨里口,明景泰二年(1451)建关,有正城一道,旁有守口千户李宫于正德十四年(1519)孟夏修筑古道一条。”当时,永定河畔的沿河城守备府衙派韩姓军士来此驻守,受天津关千户所辖。万历六年(1578),明政府为加强对天津关、爨里口一带隘口的防守,又增派军队驻防。当时,明代军队实行“卫所制”和“耕战结合制”,除规定军人列入军籍,其子孙也世代为军外,还规定他们要屯耕训练,负责边疆防卫。自此,爨里口军兵云集,眷属渐至,久而成村。因村址在爨里口之下,故得名“爨底下”。

    爨底下村以村北的龙头山为中心,形成一条南北轴线,呈扇面状向下延伸。除此之外,还有一条用青石、灰石铺设而成的街道,将村子分为上、下两部分。村子最高处是长辈居住的地方,正支住在轴线上,旁支在两侧。村民按照血缘关系建造房屋,呈现了长幼有序的儒家礼法思想。受山势地形和经济条件所限,爨底下村的四合院规模较小,遂并不过分追求对称、严谨的布局。

爨底下村古民居 鹿 璐 摄

    村内建筑上的木雕、砖雕、石雕随处可见。木雕,多采用质地细密的硬木雕刻,主要用于装饰门窗,以花卉透雕为主。其中,广亮院的透雕门罩,技法娴熟,雕琢精美。匠人将牡丹与荷花的缠枝巧妙连在一起,寓意“合家富贵”。砖雕,使用的材料是质地细腻无砂眼、无杂质的优质青砖,分三道工序:第一道将青砖磨平、裁方;第二道为“凿活”,先雕出大概的轮廓;第三道为“铲活”,将之前雕出的轮廓细琢。匠人在制作砖雕时,把对美好生活的祈盼融于作品之中。石雕,采用的石材基本是山上的石灰岩,技法以平雕为主,纹饰种类较多,有植物、动物等。

    爨底下村的发展得益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修建的驿道,这条驿道是通往河北、山西、内蒙古的必经之路。至清代,北方安定,爨底下村的军事作用不再重要。于是,这条驿道又成为北京与西北地区往来的商旅之路,位于驿道上的爨底下村就成为商旅、过客的落脚地。村民们为便于往来的人们休息,开始在村内修建客栈、商铺和骡马店。当时,爨底下村有8家商铺和4家骡马店,规模最大的是韩家大院。那是一座集食宿、马棚、批发零售和货物仓储为一体的组合院落,门外有影壁,影壁前有左右对称的石质拴马桩。韩家大院为两进院落,大门内有两个门,一个通向左侧的骡马店,一个通向私宅。骡马店内,除了牲口棚和马槽,还有客商和赶脚人休息的正房。这种院落,既彼此相通,又相互分隔;既方便经营管理,又保证了店家的安全。在清代,这样前店后宅的设计比较常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丰(丰台)沙(沙城)铁路和109国道开通,爨底下村从商旅必经之地变成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的山村。

灵水村:人杰地灵 文风昌盛

灵水村龙王庙山门 鹿 璐 摄

    灵水村,坐落于门头沟区斋堂镇,于2005年被评选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与周边的东胡林、马兰台、爨底下、百花山、灵山等地,组成一条贯穿京西的文化走廊。

    京西山村建造房屋,讲究前有“照”后有“靠”。灵水村处于群山之间,村东的髽(zhuā)鬏(jiū)山为“照”,如同四合院的影壁,而村西的莲花山则是“靠”。灵水村北、南、西三面环山,东方开口,尽享三山的才气,沐浴东方的朝阳,是深山中的风水宝地。“好地长好苗,好树结好桃”,按照村里人的说法,这里是天造地设的福地,所以才会成为“京西举人村”。

    明清时期,灵水村曾出过22位举人。从明洪武八年(1375)起,灵水村的子弟就开始到附近的官办学堂桑峪社学读书。至清雍正年间,村里还出现了“一门五举人”。后来,清政府还专门派人重修了村里的文昌阁,以彰显灵水村文风昌盛。据《门头沟区地名志》记载,灵水村在道光年间还出过2位进士。

    灵水村不仅出举人,还出过不少国子监监生。其中,官至山西汾州知府的刘懋恒最具代表性。刘懋恒,字君常,生于明崇祯四年(1631)。据《刘懋恒碑文》记载,他是通过到国子监读书,从而取得做官资格,走上仕途,曾先后担任内阁中书、刑部浙江司主事等职。至清康熙年间,皇帝在瀛台策试官员,他以“敬天钦民”的论述得到嘉奖,被派到山西任汾州知府。刘懋恒生性慈善宽恕,山西发生灾荒时,他拿出所有俸禄救济当地百姓。后来,家乡灵水遇到灾荒,他又让家人捐出粮食,搭棚施粥,赈济灾民。康熙三十年(1691),刘懋恒因积劳成疾,在回乡途中不幸去世。

    虽然灵水村地处深山,但是物产丰富,商业发达;由于对外交往频繁,促使文化信息传播比较通畅;这些都是促使其成为举人村的重要因素。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1月17日 总第4061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