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激情燃烧的青春 熔铸永恒的丰碑

——登大陈岛追寻垦荒精神

作者:本报记者 屈建军 许宏志 祝 笛 黄景华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11-13 星期一

大陈岛新貌  屈建军 摄

    大陈岛位于浙江中部台州湾东南海域,分上大陈岛、下大陈岛,由29个岛礁组成。

    随着汽笛一声长鸣,记者一行乘坐“庆达8号”渡轮缓缓驶离台州椒江码头,在碧波荡漾的大海中乘风破浪向东行驶29海里,约一个半小时之后,一座被誉为“东海明珠”的岛屿映入眼帘。碧海蓝天,树木葱茏,阳光下的大陈岛熠熠生辉。

    60多年前,467名风华正茂的青年志愿者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号召,先后登上大陈岛垦荒创业,用热血和汗水把一座满目疮痍的荒岛变成了青春奉献的热土。

    同行的台州市档案馆副馆长许宏志告诉记者:“这座位于台州市椒江区、陆域面积不足15平方公里的大陈岛,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

一次登岛、两次回信

    2006年8月2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台州大陈岛视察,看望岛上的老垦荒队员并作出“大陈岛开发建设大有可为”的重要指示,勉励当地干部群众努力把海岛和渔村建设得更加美丽。

    2010年4月2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给大陈岛老垦荒队员回信指出,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大陈岛正朝着“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目标迈进,相信今后的发展会更好。

    2016年5月5日,台州市椒江区张婧怡等12名小学生以“大陈岛老垦荒队员后代”的名义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学习和生活情况,表达了传承大陈岛垦荒精神,做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好少年的决心。“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给12名小学生的回信中表示,“看了你们的来信,我想起了10年前的大陈岛之行,也想起了当时同你们爷爷奶奶交谈的情景。60年前,你们的爷爷奶奶远离家乡,登上大陈岛垦荒创业,用青春和汗水培育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正如你们所说,他们是最可敬的人”。

    回信纸短,情深意长。张婧怡激动地说:“我们都深切感受到了习爷爷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多么希望习爷爷能再次到神奇、美丽、充满活力的大陈岛来,看看这儿发生的美好变化。”

    “一次登岛、两次回信”,习近平总书记对大陈岛始终牵挂,深情厚爱一直激励着大陈人。在船舱里,坐在记者身边的椒江区档案馆副馆长黄景华,指着上大陈岛岗峦起伏满目青翠中耸立着的数十座白色大风车,感同身受地对记者说:“这些年来,大陈岛大力发展以风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全岛实现了零碳排放。绿色电能给岛上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如今,大陈人正接力传承着前辈人的垦荒精神,投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拓展海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道,在迈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蹚出了一条新时代的‘垦荒路’。”

敌人破坏,我们重建

    “庆达8号”渡轮驶过上大陈岛10多分钟后,抵达了下大陈客运码头。走出船舱,记者放眼望去,阳光下的海面粼粼碧波,海天一色,渔船点点,白云悠悠,穿过港湾旁热闹的街市,乘车来到大陈岛青少年研学基地。

    步入陈列馆,时光的闸门徐徐打开,一件件珍贵的档案史料,一张张定格奋斗足迹的鲜活照片、一个个历史场景的生动复原,一段段老垦荒队员追忆峥嵘岁月的深情表白,大陈岛激情燃烧的垦荒史、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宛如画卷般展现在记者眼前。

    台州列岛由大陈岛、一江山岛、竹屿、上屿、中屿和下屿等大小97个岛屿和83个礁组成,岛屿巍峨,山势险要,为浙江东南海上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

    据史料记载,在我国五代十国至北宋时期,便有青瓷碎片的文物在大陈岛海滩出现,岛上就有居民生存。明、清时期,大陈岛曾先后属黄岩县、温岭县管辖。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势力侵入大陈洋面。民国时期,岛上居民增多,曾施行保、户制度管理;抗战后期,大陈岛沦入日寇之手。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12月,国民党军队盘踞大陈岛域。在激荡不绝的历史波涛中,大陈岛见证了一段段海疆传奇,但其最令人瞩目的篇章,那就要从68年前的解放一江山岛战役说起。

    1949年浙江解放后,逃到台湾的蒋介石集团把大陈岛和一江山岛作为其“反攻大陆”的前沿阵地,国民党军队时常以此为跳板来骚扰大陆沿海。为粉碎美蒋相互勾结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的图谋,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作战,对盘踞在一江山岛的国民党军队发起登陆打击,一举攻克一江山岛,全歼岛上敌军。

    一江山岛解放,大陈岛失去外围屏障,直接暴露在我军大炮射程内,大陈岛守敌惊恐万状,台湾“国防部”被迫实施大陈岛撤逃的“金刚计划”。国民党军用军舰将岛上居民1.8万余人强迫迁移至台湾,对岛上的各种设施进行疯狂破坏,并在岛上埋下1万多枚地雷,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陈浩劫”。岛上几乎人畜无存,到处是断垣残壁,焦土上还残留着铁丝网,遍地荒凉,风雨飘摇中的大陈岛一度成为荒岛。

    1955年2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登上大陈岛,目之所及皆为一片疮痍。

    1955年11月底,时任团中央书记胡耀邦来到浙江考察青年工作,在杭州召开部分地(市)、县团委书记座谈会上,听闻大陈岛因国民党军大肆破坏而成为荒岛、死岛后,动情地说,“这样不行,敌人破坏,我们重建”,并当即提议:“在大陈岛解放一周年之际,组织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重建大陈岛。”

    当时,大陈岛隶属温州管辖。随后,中共温州地委向全区青年发出“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号召,点燃了年轻人的热情,短短几天,就有800多人报名参加垦荒队。因名额有限,许多热血青年因没有被批准而痛哭流涕。最终,一支有227名队员的“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组成,队员中有高中、初中毕业生等,他们的年龄大多数在16岁至20岁之间,平均年龄仅有18岁。

    垦荒队成立后,《中国青年报》于1956年1月22日,头版头条报道了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将去大陈岛开荒的消息,并刊登团中央给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的信及授予的“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锦旗照片。

 
 
    1956年1月22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将去大陈岛开荒的消息,并刊登团中央给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的信及授予的“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锦旗照片。

    1956年1月29日是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启程出发的日子。当天,全体垦荒队员胸佩大红花,在热烈欢送的锣鼓声中,告别父老乡亲,踏上赴大陈岛的征程。31日,离春节只有12天,首批青年志愿者登上了大陈岛。

    “当时,大陈岛没有码头,我们是通过驻岛部队的舢板渡到靠近岸边,然后,由解放军战士将我们一个个背上岸”,垦荒队副队长王宗楣(第二年任队长)回忆道。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将搭乘舢板的8位青年垦荒队员及卷着裤管站在岸边接应的3名解放军战士的音容笑貌定格在往昔中。

    1956年1月31日,驻大陈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从舢板上扶垦荒队员上岸。

    此时,摆在全体垦荒队员面前的是一座满目疮痍的凄凉荒岛,正等着他们来建设。国民党的疯狂破坏,激起垦荒队员们的无比愤怒。“敌人破坏,我们重建”,队员们热血沸腾。2月2日,全体队员顶着寒风,在卢育生队长、王宗楣副队长的带领下,登上大陈岛最高峰凤尾山顶,面对飘扬的队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

    我是一个青年志愿垦荒队的队员,我志愿来到伟大祖国的大陈岛,面对着祖国的海洋,背后是祖国的河山,脚踏着海防前哨,肩负着人民的希望。

    我们宣誓:第一,坚持到底,绝不退缩,与英雄的边防军一起,用辛勤的劳动,把这个被敌人破坏的海岛变成可爱的家乡。第二,勇敢劳动,加强团结,要把荒地变成乐园……

    宣誓完毕后,垦荒队员们拿起锄头,一齐摆开阵势,挥锄开垦荒地,迈出了艰苦创业、重建大陈岛的第一步。

1956年2月2日,垦荒队员在大陈岛凤尾山顶挥锄开荒,迈开艰苦创业的第一步。

决心苦战三年,改变大陈面貌

    来到大陈岛,青年垦荒队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垦荒地,种植庄稼,利用岛上的青草发展畜牧业生产,实现垦荒队员生活初步自给自足。然而,要完成此项任务,谈何容易。国民党军队逃离前,在岛上布满地雷和铁丝网,麦地、菜园、水井,所到之处都有触雷身亡的危险。在我驻岛部队的帮助指导下,队员们学会了排雷与避雷。他们一边排雷一边开荒,迅速恢复生产。为减少不必要的伤亡,队员们想出了利用牛、羊在前面扫雷,他们在后面垦荒的办法,终于破解了敌人的地雷阵。

    种庄稼、养牲畜对刚从城市来的青年人并不容易。他们手执硬邦邦的锄柄,不知如何挖土成垄,没干几下,双手就隆起一个个血泡,钻心地疼。生产知识全然不知,分不清韭菜和麦苗;到麦地里除草,有人竟把麦苗当杂草铲了;看到大黄牛,不少人怕得直往后退;挑上几十斤的担子,走不了几步,就心头发慌,气喘吁吁……然而,困难没有吓倒垦荒队员们,大家喊出的战斗口号是,“决心苦战三年,改变大陈面貌”“有一百条困难,克服一百条困难;有一千条困难,克服一千条困难。一定要把海岛建设成为海上乐园”。

    岛上气候恶劣。大陈岛地处台风频繁过境地带,夏秋季节常常受到台风侵袭。上岛当年的8月1日,12级强台风袭击大陈岛,狂风呼啸、巨浪滔天,强台风一下子就刮倒了垦荒队员们半年来辛苦建造起来的猪舍牛棚,毁坏了刚刚开垦出来的庄稼地,面对困境,更激发了垦荒队员的冲天干劲。他们修缮房屋,补种农作物,当年岛上粮食还获得了大丰收。

    “走路高低不平,夜里灯火不明,急事电话不灵,航船开开停停,生活单调冷清”,这段顺口溜是垦荒队员当时生活境况的真实写照。

    1960年7月垦荒队宣布解散后,仍然选择留在岛上继续建设大陈,并坚守至今的老垦荒队员章仙领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依然心潮澎湃。她激动地说:“我是1960年第五批来到大陈岛的垦荒队员,那年我才18岁。乘船出发的那一天,正赶上下大雨,天色昏暗,海面风高浪急,船只在海上颠簸不已,感觉随时都有被海浪吞噬的危险,队员们脸色苍白,心中充满了恐惧。我也又晕又吐,坐都坐不住,就这样在船上熬过了五六个小时,才靠近岸边,同行的姐妹们都哭了。上岛后,没有地方住,我们就住在四面透风的庙里。我每天起早贪黑下地干活,双手都被磨破了,一天下来能挣5个工分。后来,我又被分配到生产队养猪。那时候,我们吃的是番薯,干的是重体力活,日子过得可真苦啊!”

现居大陈岛老垦荒队员章仙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屈建军 摄

    垦荒生活艰苦并快乐着。队员们早起去地头边学边干,晚上则聚在一起交流劳动经验。原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五谷不分的年轻人,都学会了耙地、畜养、捕捞等本领。随着岛上农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火热开展,垦荒队员们的生活逐渐改善,从最初的番薯干果腹,到后来能吃上土豆、冬瓜等亲手种出的新鲜蔬菜,过年时还能吃到猪肉。

    自1956年1月至1960年7月,历时4年零6个月,先后有5批467名来自温州、台州的青年志愿垦荒队员陆续上岛安家落户,参与大陈岛垦荒建设。他们开启了一段战天斗地搏海的创业史,将满目疮痍的“死亡之岛”变成了充满希望的“青春之岛”。

    记者站在大陈岛垦荒纪念碑前俯瞰,整个大陈岛新貌尽收眼底。在几代垦荒人和驻岛部队、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大陈岛已是旧貌换新颜。16.5米高的垦荒纪念碑犹如一座“精神灯塔”,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垦荒人前进的脚步,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垦荒人“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接续垦荒史。

    正是一代又一代大陈岛垦荒人用激情燃烧的青春,熔铸了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昂然屹立于东海之滨!

    文中所示档案资料为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1月10日 总第4058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阮伸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