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伍秉鉴:行商里的世界巨富

作者:郭 琪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11-07 星期二

    如果说到清朝的巨富,可能很多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和珅,毕竟民间有着“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谚语。然而,在广州的十三行行商中也诞生过一位堪比和珅的世界巨富——伍秉鉴。他建立了遍布全球的商业帝国,但同时也参与了罪恶的鸦片贸易,其一生毁誉参半。

商行初创举步艰

    清康熙朝初年,一户伍姓人家从福建来到广州,在这里落地生根,繁衍后代。到了乾隆朝,伍家当家人伍国莹加入十三行中的同文行,成为该行的一名账房先生。同文行的贸易遍布海内外,是当时规模最大、最富有的商行,尤其是同文行的老板潘振承精明能干,与洋商往来密切,这些都为伍国莹开阔眼界、结识洋商、增加人脉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

    伍国莹不甘于一辈子待在账房里。于是,他一边学习如何与洋商打交道,积累经验,一边努力存钱,准备有机会自己出去单干。不久,他在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往来中获得了其信任与支持,随机离开了同文行。乾隆四十八年(1783),伍国莹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扶持下建立了自己的商行——怡和行。可惜的是,他并没有高兴多久,短短几年商行就陷入了困境。乾隆五十四年(1789),伍国莹被卷入一场商业纠纷之中,欠下了一大笔钱,无奈之下只得仓皇逃走。

    为了不让怡和行关门,伍国莹次子伍秉钧此时站了出来,向债主表示自己愿意承担债务,继续经营商行。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他虽然努力经营,还清了部分债务,但由于其缺乏政治头脑,没有与粤海关等当地官府打好交道,使他在经营上始终举步维艰。最终,精疲力尽的伍秉钧感觉无法继续经营,决定将怡和行的主事权交给三弟伍秉鉴。此后,怡和行重获新生,进入了新的轨道。

扬名世界成巨富

    嘉庆六年(1801),伍秉鉴正式接手怡和行,并很快展现出过人的经商能力。一方面,他主动联系粤海关等当地官员,不但在采办贡品中表现积极,还向朝廷捐献了大量银两用于水利工程、灾荒赈济等,在打点官员上更是毫不吝啬,一出手就是上百两银子,因此很快便获得了官员的信任;另一方面,伍秉鉴独具慧眼,知道怡和行暂时还不能和其他大行比肩,他便先把精力集中在茶叶生意上,利用自己家族在福建的茶田种植了不少好茶,逐渐建立起好口碑,扩大影响。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怡和行仅用了五六年的时间,不但还清了之前欠下的所有债务,还扩大了生意规模,成为当时举足轻重的商行之一。

    嘉庆十一年(1806),伍秉鉴与同文行的潘有度、广利行的卢观恒被选为十三行行商首领。次年,潘有度退出了十三行,伍秉鉴得到了众多行商的推举,成为新的总商。此后,伍秉鉴更加积极地维护十三行的利益,热心帮助有困难的行商。例如,嘉庆十六年(1811),行商刘德章因为得罪了英国公司被取消了贸易份额,伍秉鉴主动出面帮忙斡旋,为其重新争取到了份额;还有一些行商因为欠债破产,被流放到伊犁等地,伍秉鉴也积极筹钱,帮助他们在当地安顿生活。

    伍秉鉴为人诚实谦和,落落大方,在与洋商做生意时尤其如此,这让他在各方面都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例如,伍秉鉴曾经委托一位美国商人代为销售生丝,美国商人在卖完货后用钱买了一批毛织品,结果回到广州后根本卖不出去,美国商人忐忑不安,表示愿意承担损失,但伍秉鉴并没有责备他,而是默默地收购了这批毛织品。还有些商人在与伍秉鉴的合作中因为经营不善等原因欠下债务,伍秉鉴在得知对方没有能力偿还,甚至还因此流落在广州无法回国后,他便主动撕掉了借据,帮助其返回家乡。伍秉鉴的这些事迹在各国商人中广为流传,大大提高了其知名度。

    随着怡和行的生意越做越大,伍秉鉴也不再拘泥于广州一地,开始放眼世界。他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英国商界搭上了关系,与许多老牌的英国公司都有着生意往来,尤其怡和行的茶叶一直是当时外销欧洲的著名品牌,在英国的伦敦、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等地有着很好的销路。不仅如此,伍秉鉴还将目光放到了新兴的美国市场,积极与珀金斯商号等美国公司合作,借助他们参与了美国本土的商业活动,涉足证券业、保险业等各个行业,到其子伍绍荣接班后,甚至还参与了美国本土的铁路建设。可以说,伍秉鉴凭借着自己的能力,通过两代人的努力,将自己的商业版图拓展到了全世界,建立起著名的跨国财团。

毁誉参半了余生

    然而,伍秉鉴的风光并没有延续太久,随着嘉、道两朝鸦片贸易的兴起,他与怡和行也逐渐走向了终点。

    自清政府开海通商以来,英、美等国在与华贸易中长期处在贸易逆差的境地,尤其是嘉庆帝登基后,减少了西洋贡品的采购,更是让洋商们的利润降低了不少。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洋商们绞尽脑汁,直到东印度公司发现贩运鸦片能够给其带来暴利,他们便打开了这个“潘多拉魔盒”。此后,洋商们想尽办法将大量的鸦片夹藏在货物中,运送到广州交给当地的烟贩分销。道光帝继位前后,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不但有大量老百姓因吸食鸦片不事生产,变卖家产,导致家庭破裂,甚至鬻儿卖女,清政府也因此在对外贸易中损失巨大。

    道光元年(1821)十月十四日,两广总督阮元上奏称“鸦片一项来自外洋,流毒内地,最为人心风俗之害”,而洋商将大量鸦片运进广州,却从未见过有行商进行查办,显然有徇私舞弊、包庇洋商的嫌疑,而“伍敦元(即伍秉鉴在户部注册时所用官名)系总商居首之人,责任尤专,各国夷商亦为最熟,今与众商通同徇隐,殊为可恶”,请求惩处伍秉鉴。十一月十九日,道光帝下旨:“夷船私贩偷销(鸦片)例有明禁,该洋商伍敦元并不随时禀办,与众商通同徇隐,情弊显然。著将伍敦元所得议叙三品顶带(戴)即行摘去,以示惩儆。”

清道光元年(1821)十一月十九日,道光帝惩处伍秉鉴徇隐洋商夹带鸦片之罪的谕旨。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道光十八年(1838),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林则徐来到广州后,首先找到了伍秉鉴,要求其代自己向所有的洋商传话,严禁再将鸦片贩运来华,否则一律严惩。然而,洋商们并不在意,仅仅将鸦片船藏了起来。林则徐见伍秉鉴及其他行商们没有尽到督查、规劝的义务,等同于“勾结洋商,走私鸦片”,为此多次斥责和惩戒伍秉鉴等人。次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伍秉鉴集合行商们积极募捐,甚至捐献巨资为朝廷购置美式战船、修造火炮等。道光二十二年(1842),清政府战败,需要支付2100万银圆赔款,其中便有伍秉鉴缴纳的100万银圆。

    尽管如此,伍秉鉴长年与洋商打交道,又牵涉鸦片贸易,使得其名誉在鸦片战争之后一落千丈,甚至遭到国内不少人的指责。心灰意冷之下,伍秉鉴终于决定归隐家中,不再过问怡和行的事务。次年,74岁的伍秉鉴溘然离世,结束了自己毁誉参半的一生。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1月3日 总第4055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