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横卧长江的“潜龙飞虹”

——回溯上海长江隧桥建设始末

作者:吴牧之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11-06 星期一

    长江这条孕育中华文明的巨龙,历经6300多公里,来到了她汇入东海前的最后一站——上海。而位于“龙头”的上海崇明、长兴两个长江口岛屿之间的江面上,也横卧着一条巨龙——上海长江大桥。但先别急,这条巨龙还有“潜游”在浦东新区和长兴岛之间江面下看不到的那部分——上海长江隧道。它们连起来构成了上海长江口越江通道——上海长江隧桥“潜龙飞虹”的全部英姿。

万里巨龙亟待“点睛”

    长三角地区城市密集,经济实力雄厚。长江入海口最宽处可达90公里,规模远超一般的河流。曾几何时,这一超宽天堑使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心集中在宁、沪、杭、甬的南沿江交通地带,也影响了上海与江苏北部沿海地区的陆上交通和经济交流。上海拥有崇明、长兴、横沙3个长江口江心岛(以下简称“崇明三岛”)。其中,崇明岛不仅是我国第三大岛,也是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但上海陆地部分与崇明三岛间的交通仅靠轮渡,速度慢,还易受气候影响而停航。因此,崇明三岛长期成为上海整体发展中的“短板”。

    崇明三岛如同万里长江巨龙的“龙眼”,亟待快速越江交通基础设施来“点睛”。早在1993年,国家科委便组织长江口越江通道专家组考察上海浦东、崇明,以及江苏海门青龙港的客渡、汽渡和越江大桥桥址,为长江口越江通道工程前期研究提供依据。2001年,上海、江苏就建设崇(明)启(东)通道达成一致意见,交通部也就项目进行了初步论证。2004年底,上海长江隧桥工程正式启动。

    上海长江隧桥南起浦东新区五号沟,经长兴岛,北止崇明岛陈家镇,全长约25.5公里,采用“南隧北桥”方案。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关于越江通道全部造桥,还是全部造隧道,抑或隧桥混合有过争论。著名桥梁结构与力学专家、土木工程专家李国豪认为,越江通道应统筹考虑崇明三岛的未来发展。彼时,崇明、长兴已有规划。比如,在长兴岛的规划中,东面给江南造船厂搬迁建设未来我国最大的造船基地,西面给振华重工(港机)。这两个企业(基地)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如在长兴岛造桥势必对它们产生影响。此外,尽管造桥比造隧道花费少,但在这个位置上造桥,桥的跨度将很大,至少需1200米的斜拉桥,既抵消了造价的经济性,在当时也缺乏技术把握。李国豪曾笑称:“我也很赞成这个‘南隧北桥’方案,虽然我是搞桥的。”

党旗飘扬凝聚力量

    上海长江隧桥作为超大型工程,周期长、要求高、意义大、参建单位众多。主体工程由多达14家国家级企业承建,还涉及5家境外跨国企业共同参与,最多时有6000余人在建设现场。“南隧北桥”方案也决定了该工程在建设中将面临超大断面盾构隧道抗浮、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开挖稳定、超大直径衬砌结构设计、一次性掘进距离长、特长隧道通风与降温、纵向稳定性等大量技术难题。

    怎样才能凝聚各方力量,将隧桥建成精品工程?

    在以上海长江隧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为主导,各参建单位党组织和一线党员建设者为“主角”的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建设工地上,无论是项目管理者还是一线建设者,拥有共产党员身份的他们无一不践行初心使命,共同谱写出一曲万里长江入海口“天堑变通途”的凯歌。

    参与建设的法国布依格公司现场指挥阿兰和工程建设人员熟络后,一次好奇地问:“共产党员究竟是什么样的?你们谁是共产党员?”大伙让他猜,他连着点了几个业务能力强、工作中不计名利、吃苦耐劳的人,一问全是共产党员。这让阿兰彻底服了气。

    在党旗的感召下,青年突击队成为一支生力军,在难啃、吃劲的工程中,总会出现他们激情工作的身影。例如,由38名年轻人组成的T2标段“长江一号青年突击队”,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大直径盾构机一次性掘进约7.5公里。但这条隧桥“巨龙”并不好驯服,施工过程中出现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首次在国内采用国际先进的MS泥水处理系统进行盾构泥水浆液制备时,因外商低估了上海软土地质黏性造成无法正常制备泥水,进而导致盾构机多次停机。问题不及时解决,影响的是整个工程的进度。突击队队长杨建刚带领众多队员挺身而出,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能吃苦能战斗的顽强作风,不分昼夜地守在设备旁,并与外方联合分析研究,通过积极试验调整泥水配合比等措施解决了难题。同时为改进输送方式,他们常常在皮带输送机的狭窄空隙里一待就是大半天。冬天寒风刺骨,皮带上的泥水倒灌进衣袖、脖颈,不一会儿,队员们就成了泥人。手僵了,他们就用嘴哈气缓解,脖子酸了就扭两下……经过突击队的不懈努力,最终保证了盾构机的“龙腾虎跃”。

上海长江大桥100米钢砼叠合梁大型浮吊平稳起吊 上海长江隧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档案室藏

    这样的青年突击队还有很多,例如平均年龄不足28岁,历经江阴、荆州等多座大桥洗礼,有着建桥史上“国家队”之称的“B5标青年突击队”;每到困难时用“我的团队我们做主”自我激励的“应卓清青年突击队”……这群可爱的年轻人在回忆这段时光时却很少提到“我”,而是更多的讲述“我们”和“我们的精品工程”。

创造多项世界之最

    2009年10月31日,经广大建设者近5年艰苦努力,这座集隧道、大桥、轨道交通(预留)、超高压电缆为一体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隧桥结合工程,比计划提前9个月正式通车运营。上海长江隧桥创造了诸多世界之最:盾构机直径最大,达15.43米,横断面积达180平方米;盾构机一次性掘进距离最长,达7.5公里;江底隧道埋设最深,达55米且无渗透;桥梁部分“人字形”单塔高达空前的212米……

    如按项目建议书等立项文件,上海长江隧桥的名称应为“崇明越江通道工程”,但它的意义已远超上海本身。它是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中上海至西安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抵达崇明岛后再和崇启通道连接,打通上海至苏北沿海地区的公路交通,对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建成运营14年来,它见证着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发展,见证了中国昂首进入新时代。滚滚长江挟五千年文明古国的磅礴生命力,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奔腾而去!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1月3日 总第4055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