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一切从实战出发 练出过硬真功夫

——20世纪60年代,全军推广的“郭兴福教学法”

作者:周颖艺 王 溪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11-06 星期一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央军委提出恢复和发扬群众性练兵传统,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苦练精兵。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师100团2连副连长郭兴福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针对每位战士的思想状况、身体条件、接受能力和性格特点等因材施教,进而充分调动战士们练兵的积极性。最终,他摸索出一套符合我军军事训练实际的正规化练兵方法——“郭兴福教学法”。

1964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的学员运用“郭兴福教学法”进行刺杀训练。

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藏

归纳要领 做出样子

    归纳要领,是为了加深记忆,达到“精讲”目的;做出样子,则是给战士们树立榜样,为“多练”打下基础。这是郭兴福在教学中的深刻体会。

    归纳要领,属于言教。郭兴福每教完一个动作,都会归纳要领,不仅便于战士们记忆,也便于自己检查。如他利用地形地物,归纳出“三个自下而上”(即自下而上占领、观察、出枪)和“三个方便”(即便于观察、便于射击、便于隐蔽身体);在敌方火力下运动,归纳出“四快一观察”(即卧倒快、起立快、前进快、近迫作业快);在冲击中,根据“三猛”战术原则归纳出“勇、猛、狠、准、快、活”六字要求。战士们说:“郭副连长这么一归纳,就抓住了中心思想。我们领会起来更快,也不容易忘记。”

    做出样子,属于身教。郭兴福注重在教学中给战士们树立榜样。在训练抵近射击时,他要求战士们打得快、打得准。为了给战士们增加信心,郭兴福每天早起练习,研究要领。经过半个多月的苦练,他用实弹检验成绩,结果三发两中。这样一来,战士们信心大增,苦练的劲头也更足了。有一次,郭兴福带领战士们在稻田里练习立、跪、卧三种射击姿势。由于稻田里积水很深,个别战士表现出畏难情绪。郭兴福见状便问大家:“在战场上,遇到积水,发现敌人,要不要就地射击?”战士们回答:“要!”他接着说:“好!现在大家看我来做!”只见郭兴福走进稻田找了一个比较隐蔽且积水很深的地方卧了下去,边讲边做,一丝不苟。随后,他带着一身泥水站在战士们面前问:“先练哪种姿势?谁先练?”顿时,大家顾不上积水,都争着练习卧姿射击。

    在教学训练中,郭兴福总是处处走在前面、练在前面,给了战士们极大的鼓舞和力量。

重点提问 反复练习

    提问和练习是教练员了解战士们接受程度和加深记忆的重要方法。重点提问,可以让战士们反复思考教练员讲解的内容,领会精神实质,加深记忆;反复练习,既能使战士们体会要领,又能让教练员从动作中发现问题,便于检查纠正。

    在重点提问时,郭兴福每次的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如从动作要领方面提问、从战术思想方面提问等。他会指定新战士回答简单的问题,让老战士回答复杂的问题,进而使不同水平的战士都有受表扬的机会,从而激发大家的积极性。郭兴福的提问通常在讲解之后,有时为了让战士们思想集中也会边讲边问。如他在讲利用地形地物时,会指着坟包问:“这是什么?怎么利用?”被点名的战士回答道:“坟包!三个自下而上!”

    重点提问之后,郭兴福会让战士们反复练习。练习时,他对战士们做的动作,“哪怕一个小小的细节出了岔子,发生了问题也不轻易放过”。如观察战士们扔手榴弹时,有没有拉弦;观察战士们出枪射击时,距离、表尺、瞄准点是否准确。“在纠正动作的时候,他又很耐心,先讲清道理,说明这点小岔子、小问题在实战中会有什么危害。反复比较,用比较的方法使战士认识自己的缺点,启发战士自己改,自觉地改,使战士喜欢改,改得快,改得好。”

    正如郭兴福所说:“在战士练习动作的时候,教练员要拿‘一切从实战出发’这把尺子去量一量,差一分一厘也不行,这样才能指导战士练出真正过硬的功夫来。”

评比竞赛 广树标兵

    郭兴福不仅注重教学方法,还十分关注战士们的心理和情绪。他利用战士们有觉悟、有上进心的特点,把评比竞赛当成最好的激励方法。竞赛能让大家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东西,在疲劳面前打起精神、加劲苦练。

    在一次训练时,郭兴福见战士们有些疲惫便问道:“大家累不累?”战士们齐声说:“不累。”他则说:“不是不累,是大家不怕累!好!现在咱们来进行一场比赛,大家自选对手,看谁能在疲劳面前坚持苦练,看谁的动作做得认真确实!”郭兴福话音刚落,战士们立刻活跃起来。有的战士说:“我找陈金荣!”有的战士则说:“我要找钱根苗!”随后,郭兴福根据大家的体力情况,让能坚持的战士来比赛,不能坚持的战士来当裁判。

    评比竞赛是鼓舞战士们情绪的好方法,也是教练员了解每位战士特点的好时机。通过竞赛,郭兴福把有一技之长的战士记下来,树为标兵,让大家学习其长处。如:叶铁虎卧倒快;屠炜群拼刺狠;王万金投弹远;李伯英射击准……全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当标兵、做示范、受表扬的机会。这种群众性的自我教育,既能使战士们取长补短,又能激励学先进、赶先进的练兵情绪。

    1961年10月,《军训通讯》增刊介绍了第34师100团2连单兵战术训练的经验,首次公开向全军介绍了“郭兴福教学法”。随后,该教学法逐步向全军推广。1964年1月,叶剑英专门撰写了两篇文章《认真学习和推广郭兴福教学法》《郭兴福教学法的几个突出特点》,并强调“全军同志在训练方法上,都应该以郭兴福为榜样,开展比学赶帮活动,加强互相学习,坚决克服故步自封,骄傲自满情绪,使我们部队训练工作更加生动活泼,朝气勃勃”。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1月3日 总第4055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