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作者:袁宝君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10-27 星期五

    邓小平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他始终把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豁达乐观、沉着坚韧,对未来充满希望。邓小平曾经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同时,他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人。

“更坚决的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

    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是邓小平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青年时,他便立志“更坚决的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晚年时,他多次讲:“永远不要过分突出我个人。我所做的事,无非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愿望。”邓小平的长女邓林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我父亲留下的家风就是‘无私才能无畏’”。

1926年1月,邓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写的自传(部分)。中央档案馆藏

    1920年,16岁的邓小平赴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成为中共旅欧支部在法国里昂的党、团组织负责人。他积极投身党的活动,因而遭到法国政府的追捕,于1926年1月从法国巴黎转移到德国柏林,又从柏林抵达苏联莫斯科,并先后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课。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时,邓小平在根据学校党组织要求提交的自传中写道:“我来莫的时候,便已打定主意,更坚决的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从此以后,我愿意绝对的受党的训练,听党的指挥,始终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争斗。”

    此后,经过几十年的革命实践锻炼,邓小平虽历经多次挫折,但初心从未改变。1977年7月17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务。邓小平在讲话中表示:“作为一名老的共产党员,还能在不多的余年里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个人来说是高兴的。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应该老老实实地履行党员的责任,听从党的安排。”平实之论,展示出一位共产党人的无私品格和至高境界。

    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策划出版一套世界领袖丛书,把邓小平文集列入了计划之内。1981年,邓小平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为题,给文集英文版作序,全文约900字。他满含深情地写道:“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的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充溢在字里行间。该书1984年出版发行后,“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话传遍世界各地。

    邓小平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大爱也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家人。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在谈到其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时说:“我觉得我的父亲母亲都不是属于高谈阔论的那种人,对子女的教育也不是完全表面化,或者很理论化的那种教育。”“他们都是用他们的一点一滴……用他们的爱心,用他们个人的为人来教育我们……我们真的从他们身上汲取了很多精神财富,汲取了很多的营养,这是我们终生受益的。”

“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大爱

 

    在家庭教育中,邓小平十分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是带头为“希望工程”捐款,还是参加植树活动,他都有意识地带动孙辈,教育他们履行公民义务、关爱公益事业。邓小平用实际行动深深地表达着他内心的愿望:社会主义事业代代相传,每一代人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每年约有100万儿童因家庭贫困失学。1989年10月,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启动了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公益基金。1990年9月5日,邓小平应共青团中央的请求,欣然题写了“希望工程”四个大字。1992年,为动员更多的人助学捐款,邓小平的题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由此揭开“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的序幕。6月,邓小平委托工作人员以“一位老党员”的名义,向“希望工程”捐款3000元。10月,他再一次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向“希望工程”捐赠2000元。由于工作人员拒绝透露信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经多方查询,才终于知道这位“老共产党员”正是邓小平。随后,基金会决定,将这5000元捐款用于资助邓小平早年工作、战斗过的广西百色革命老区的失学儿童。

    邓小平还组织家人为“希望工程”捐款。在最初得知“希望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后,他便对孙辈们进行了一次教育,给他们讲述山区贫困学生求学之路的艰难,号召孩子们省下零用钱为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捐款。在邓小平的感召下,孙辈们纷纷主动把存下的零用钱拿出来,最后攒了310元,全都捐给“希望工程”。

    在邓小平的影响下,他的夫人卓琳和几个子女也都多次为“希望工程”捐款。据邓榕回忆,其母卓琳对希望工程和公益事业非常关注,经常会在饭桌上问:“你捐款了吗?”1994年6月,邓榕向“希望工程”捐款1.5万元,救助了50名沂蒙山区失学的贫困儿童。1997年,邓小平的外孙女羊羊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做志愿者,在基金会的宣传部门工作。后来,卓琳让羊羊捎来1万元,再次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捐给了基金会。

    2004年,邓小平的家人按照他的遗愿,将其生前全部稿费100余万元捐献出来,设立“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用于表彰和鼓励全国的大中小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正如邓小平所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义务植树也是邓小平带动家人参与较多的公益事业。邓小平看重植树造林对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改变气候的巨大作用。1981年9月16日,邓小平在跟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谈话时,提出“中国的林业要上去,不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不行。是否可以规定每人每年都要种几棵树,比如种三棵或五棵树,要包种包活”。12月,在邓小平的倡议下,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提出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自此,全国性的义务植树活动逐渐开展起来。

    邓小平不仅号召全国人民植树,还率先垂范,带动全家人参加植树。他强调“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所以每次植树都要带上孙子、孙女,言传身教,培养他们种树、爱树的意识和习惯。1987年4月,邓小平再次带着外孙女羊羊等人到天坛公园植树。劳动间歇,邓小平对身旁的同志说:“今天我带的这个人,已经跟着我种了6年树了。”随后,他又指向刚会走路的小外孙,诙谐地说:“今天我又增加了一个新部队,羊羊的小弟弟。”邓小平接着嘱咐孩子们:“你们长大了要接着栽树,要从小做起。”他还很郑重地对工作人员讲:“要让娃娃们从小养成种树、爱树的好习惯。”

“家庭和睦也是经常要做的工作”

    邓小平是一位伟人,也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的普通人。在邓小平心里,家庭就是给他快乐、使他充分休息以便更好工作的地方,他特别爱和家人在一起享受家庭的温暖。邓林在《我爱我的父亲》中写道:“他是一位生活在我们中间、有血有肉、感情深挚、充满旺盛生命力的人。他是一位好爸爸、好爷爷、好丈夫、好儿子。”

    1961年12月27日,邓小平在接见参加全国省、市、自治区妇联主任会议全体同志时提出:“家庭和睦也是经常要做的工作。要处理好的,一是夫妻关系,二是婆媳关系,三是妯娌关系,四是父母子女关系等等。”

1974年8月,邓小平与家人的合影。

    邓小平晚年生活在一个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中。在这个大家庭里,年龄最长的是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1950年,重庆解放不久,邓小平就把夏伯根从老家四川广安接到重庆,1952年又一同到北京,此后一直生活在一起,相互照顾。在邓小平的影响下,全家人对夏伯根都很尊重,家里有点什么事,要添置些什么东西,都要跟她商量。邓小平去世后,他的家人仍继续悉心照料夏伯根。

    邓小平和卓琳是夫妻也是战友,从相识相爱到相濡以沫,两人相依相伴走过了半个多世纪。1939年8月,邓小平与卓琳举行婚礼后,即奔赴太行前线。在58个风云多变的春秋中,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不畏险阻的奋斗精神把他们紧紧连在一起。邓小平夫妇的儿女们说,从没有见父母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

    邓小平特别喜爱孩子。在工作中严谨认真的他,在生活中却是一位慈父。“文革”时期是邓小平人生中最为艰难的一段日子,他被迫与儿女们分离。1971年2月3日,邓小平致信中央办公厅,写道:“我们做父母的,在情感上不能丢下不理。所以我和卓琳再三考虑,觉得还是把邓朴方接到我们住地,同我们一块生活较好。……如果领导上批准,请早点告诉我们,好作准备。”6月,邓小平的长子邓朴方被送到江西南昌。他的到来,给邓小平夫妇带来了欢乐,但也增加了沉重的家务负担。他们白天到工厂上班,晚上帮助邓朴方洗澡。常常是卓琳端水,邓小平拿毛巾给他擦拭身体。邓小平还经常推邓朴方去晒太阳,与其聊天,调节情绪,帮助他鼓起生活的勇气。邓朴方曾感慨地说:“父亲在任何时候都不畏惧,在最艰苦的环境里依然很开朗。和父亲一起,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一生都很重要。”正是这种弥足珍贵的人间亲情,使邓小平一家人在困境中获得了最大的精神支持。

    到了晚年,邓小平的孙子、孙女成了他心中的宝贝,一时没看见谁,就要问,就要找。每当和孩子们在一起,邓小平总是显得特别满足与幸福。在《邓小平》画册中有一张他与孙子、孙女坐在家门口台阶上的合影,每个人都是那样的自在开心。

    邓小平对孙辈们有着普通而平凡的期待。他经常带着孩子们游泳、散步,勉励他们锻炼好身体,也鼓励他们掌握知识,为祖国作贡献。1993年1月3日,89岁的邓小平对孙辈们说:“对中国的责任,我已经交卷了,就看你们的了。我十六岁时还没有你们的文化水平,没有你们那么多的现代知识,是靠自己学,在实际工作中学,自己锻炼出来的,十六七岁就上台演讲。在法国一呆就是五年,那时话都不懂,还不是靠锻炼。你们要学点本事为国家作贡献。大本事没有,小本事、中本事总要靠自己去锻炼。”这位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事业奋斗了一生的老人,期待后辈在实践中练就本领,在风浪中获得成长。本领无论大小,但要有为国贡献之心,邓小平把对小家的眷念升华为对祖国、对人民的大爱。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0月27日 总第4052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