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改革春风中的上海旧区改造往事

作者:董婷婷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10-27 星期五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决定走上改革开放之路,上海也迎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

    一直以来,上海旧区改造既是痛点,也是难点。解放初期,上海市区人均居住面积仅3.4平方米,大多数人居住在旧式里弄、棚户简屋中,居住环境差,卫生设施简陋。经过上海市政府的不断努力,至20世纪80年代,初步解决了“滚地龙”(指上海解放前,穷苦百姓用茅草搭建的简易棚户)等现象,旧区改造取得初步成效,但大面积的工作未及铺开。此时,乘着改革的春风,上海的旧区改造工作开始“全面开花”。

旧改第一弄:“药水弄”变身“长寿新村”

上海解放初期,市民聚居的棚户区。

    “药水弄”,又名“石灰窑”,位于普陀区西康路以西,长寿路以北,苏州河以南,是上海大型棚户区之一,因设有江苏药水厂而得名。上海解放时,这里搭有棚户、简屋4000多间,居住着3000多户人家2万余人,他们多为产业工人和贫苦劳动者。弄内小道崎岖不平,却没有路灯;因为没有下水道和垃圾箱,导致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厕所未建,整条弄堂臭气熏天;没有自来水,居民掘土井取水,或者食用苏州河里的臭水。人们形容这里的生活为“走路路不平,吃水水不清,点灯灯不明”。上海市档案馆保存的1951年关于《药水弄工作概况》的档案,真实反映了这种情况。

1951年,上海市民政局《药水弄工作概况》(部分)。

    上海解放后,市政府对这里进行了初步改造,填水沟,埋水管,修道路,建砖房,基本解决“臭气冲天,泥泞满地”的恶劣状况。

    1984年初,上海市政府、普陀区政府决定对药水弄进行彻底改建,成立改建指挥部和办公室,以民建公助和集资统建的办法开展改建工程,并在甘泉新村北块划出100亩土地作为改建补贴用地。由华东建筑设计院制订总体方案和设计方案,依照施工进度分9批动迁。

    1985年7月1日,药水弄旧区改建工程正式动工,时任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挖土奠基,当年即建成6幢7层住宅楼,总面积1.4万多平方米,首批300余户居民于1986年春节前回迁新居。

    至1992年底,药水弄旧区改建工程全部完工,共建成各类房屋40幢26万平方米,还配建了幼儿园、老年乐园、菜场、商店,街头辟有绿地,修建了喷泉和雕塑。经过一番改建,药水弄华丽变身,成为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新型住宅区,并被命名为“长寿新村”。

机制创新:“斜三”地块破解资金难题

    旧区改造之难,难在资金筹措。1992年4月和9月,上海市政府召开土地批租工作专题座谈会,要求从土地批租中探索出一条利用国内外资金加快旧区改造的路子。为破解资金难题,原卢湾区“斜三”地块(因这里大部分属于斜三居委会所在的范围,故以此命名)以毛地批租形式开展旧区改造,这是一次重大的机制创新与突破,解决了旧区改造中的头号难题。

    “斜三”地块位于打浦桥地区,是“七五”期间上海市政府23片旧区改造基地之一,占地约3公顷,有1300多户居民,区域内危棚简屋密集,居住条件极差。居民要求改造的呼声非常强烈,但政府财力有限,旧区改造工作推进缓慢。

    为突破困境,上海敢为人先,大胆实践。1992年1月25日,第一号《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签订,通过土地批租的方式,由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出资2300万美元受让“斜三”地块中的1900多平方米使用权,开启了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外资进行旧区改造的先河。

    同年3月,“斜三”地块动迁工作正式启动,仅用半年,全市第一块毛地批租土地就交到了开发商手中,1992年10月开工建设,1994年底基本竣工。原本脏乱差的棚户区变成了高楼林立的海华花园,周围狭窄的小路也变成了多车道、绿草茵茵的大马路。

    “斜三”地块批租成功,开辟了利用社会资金加速旧区改造的新途径,在上海旧区改造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以此为开端,土地批租在上海各区全面展开,掀开了上海大规模旧区改造的序幕。

速度典范:“两湾一宅”改造

    如果说“斜三”地块开创了上海旧区改造土地批租的先河,那“两湾一宅”则是旧区改造中动迁速度最快的典范。

    “两湾一宅”,是指普陀区的潭子湾、潘家湾和王家宅及周边的一片危棚简屋区,地处中山北路以南,恒丰北路斜拉桥以西,苏州河以北,光复路以东。

    20世纪90年代,“两湾一宅”是上海市中心城区大型棚户区之一,占地面积49.5公顷,需动迁居民9700余户,另有单位147家,有危棚简屋41万平方米,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堪称全市之最。

    1997年12月,上海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2000年前,努力完成内环线高架路之内以及两侧成片旧区改造任务。“两湾一宅”成为一块难啃的骨头。

    1998年8月,“两湾一宅”动迁工作全面铺开。根据“先居民后工厂”的动迁部署,动迁分三期进行:第一期为王家宅地块,动迁居民2200户;第二期以潭子湾为主,动迁居民4000多户;第三期为潘家湾地块,动迁居民3000多户。

    从1998年8月至1999年7月,整个动迁工作从开始到全部完成,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1999年12月8日,《人民日报》上转载了一篇文章,认为“两湾一宅”创造了上海动迁历史上投资量最大、拆迁范围最广、人口密度最高、拆平速度最快等多项纪录,是上海大规模旧区改造的典范。

    经过改造,昔日破旧不堪的“两湾一宅”棚户区成为上海内环线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生态居住园区“中远两湾城”。

党建引领:虹镇老街的“蝶变”

    “以前,我们一家三口挤在15平方米的蜗居。现在,我们搬进了96.5平方米的三房一厅,生活相当方便。这就是我们老百姓想要的美好生活!”原虹镇老街的一位居民感慨道。

    虹镇老街是上海市虹口区新港路、东沙虹港路、临平路和虹镇老街之间的区域,占地面积90万平方米,曾居住逾1.38万户居民。提到虹口区的旧区改造,一定绕不开虹镇老街,这里曾是上海市中心最大的棚户区,私房多、矛盾多、环境脏乱差。

    从1995年启动动迁,到2018年最后一个地块签约生效,虹镇老街用23年完成了旧区改造工作。其中,坚持党建引领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虹镇老街旧区改造基地首次出现了一张“党员签约榜”:在首月签约的党员名字旁边标5颗星,次月标4颗星,第三个月标3颗星。当时,虹镇老街1号地块签约的81名党员中有80名拿到了5颗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彰显。

    为持续推进旧区改造工作,虹口区政府以党建为基石,创新了多种工作方法。譬如创建上海首个移动型旧区改造基地党群服务站,将服务送到旧区改造一线;与上海地产集团合作,实施“市区联手、政企合作、以区为主”的创新模式;开创“组团打包”“跨街道组团打包”等模式,把多个小地块“打包”成一个项目集中启动、集中推进,加快征收速度等。

    如今,虹镇老街完成了“蝶变”,从“滚地龙”成为“瑞虹新城”,从“穷街”蜕变为“北上海新天地”,成为上海一张崭新而闪亮的城市名片。

    文中所示档案为上海市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0月27日 总第4052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