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朱德:“要接班,不要接官”

作者:杨梓楠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10-13 星期五

    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之首。朱德早年为寻找救国之路,毅然抛弃高官厚禄万里寻党。他戎马一生,为国舍家,被誉为“永远的红司令”。他艰苦朴素、勤俭持家,教导子女“要接班,不要接官”,留下了永不褪色的革命精神。

“终身为党服务,作军事运动”

    朱德早年深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1909年就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参加了同盟会。1922年,已是滇军少将旅长的朱德看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开始审视自己的选择,重新寻找救国救民的“良方”。是年8月下旬,朱德赴上海找到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向他提出入党的请求。而陈独秀却因朱德当过高级旧军官而拒绝了他。后来,朱德在回忆中说:“那些日子真难过,我感到绝望,混乱。我的一只脚还站在旧秩序中,另一只脚却不能在新秩序中找到立足之地。”但朱德没有放弃追求真理的信念,他不远万里,从上海到了欧洲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学习考察。10月下旬,周恩来在德国柏林的住所接待了朱德。在倾听了朱德陈述自己的身世和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后,周恩来表示愿意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申请没有得到国内批准之前,可以作为候补党员。11月,中共旅欧支部负责人张申府和周恩来介绍朱德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根据工作需要,当时朱德的党员身份对外保密。

    在德国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后,1925年3月7日,朱德写信给在苏联的中共党员李季和陈启修,请求他们帮忙联系赴苏联学习军事相关事宜,他在信中恳切地写道:“使我加入他们的军事组研究数月(此事可能否),即来莫入东方大学,再入赤军研究军事,归国后,即终身为党服务,作军事运动。”此后的数十年革命生涯中,从红军总司令到八路军总司令,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一直在践行着他“终身为党服务,作军事运动”的初心。

1925年3月7日,朱德给李季、陈启修的信。

    长年南征北战、枪林弹雨,朱德无暇顾及妻儿老小,于是在南昌起义前夕,派人把随军的妻儿送回了四川老家。此后的10年间,朱德成为国民党悬赏缉捕的“要犯”。国民党的封锁,隔断了朱德与亲友的书信联系。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朱德才得以与家人恢复通信。9月5日和27日,朱德在率部前往抗日前线的途中给远在四川南溪老家的妻子陈玉珍寄去两封家书,除询问家人近10年的情况及母亲是否健在外,还希望她设法好好培养家中子弟,让他们上前线抗日,说“至于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一个月后,朱德的外甥许明扬从家乡来到部队。11月6日,朱德给陈玉珍写了第三封信,希望她能变卖一部分家产接济母亲,同时表示:“我决不能再顾家庭,家庭亦不能再累我革命。我虽老已五十二岁,身体尚健,为国为民族求生存,决心抛弃一切,一心杀敌。”朱德为党的事业舍小家、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跃然纸上。

“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

    勤俭持家、热爱劳动是朱家的美德。朱德年幼时,家境十分艰难。但“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这种“聪明能干”,就是精打细算、勤俭节约。1944年2月,朱德生母去世。4月5日,朱德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母亲的回忆》一文,深情地回忆道:“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了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走上以后的革命道路。”朱德还写道:“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一个快乐的生活。”受其母影响,朱德一生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习惯。战争年代,朱德保持着普通一兵的本色,似忠厚随和的“伙夫头”,似朴素浑如田舍翁的“老农民”。和平时期,他虽然身居高位,但依然克勤克俭,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

1944年4月5日,朱德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母亲的回忆》一文。

    朱德也把勤俭持家、热爱劳动的美德作为家风传给后辈,要求孩子们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朱德一直强调,生活上孩子们要自力更生,不要依靠他,也不要靠他去当官,一定要靠自己的才能和实干为国家作出贡献,“要接班,不要接官,接班就是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本领”。1941年1月30日,朱德的女儿朱敏化名“赤英”赴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是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不宣而战,进攻苏联。年仅15岁的朱敏及同伴沦为小囚徒,一度身陷德国东普鲁士纳粹集中营做苦工。1943年10月28日,朱德、康克清夫妇给女儿朱敏写信说:“你在战争中应当一面服务,一面读书,脑力同体力都要同时并练为好,中日战争要比苏德战争更为迟些结束,望你好好学习,将来回来作(做)些建国事业为是。”由于战火阻拦,这封信最终因“邮路中断,无法投递”被退回。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朱敏重返莫斯科学习,1953年毕业回国后一直从事普通教师的工作。朱德要求她搬到学校住,不要老回家,要好好工作,和群众打成一片。

    朱德常说:“粗茶淡饭,吃饱就行了;衣服干干净净,穿暖就行了。不然就不能到工农中去了。”“干部子女往往自以为比别人优越,这是十分要不得的。”196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0岁的生日,朱德召集全家人一起吃了顿午饭。儿子朱琦、儿媳赵力平夫妇请求朱德留下一幅墨宝,朱德高兴地答应了,提笔写下:“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决反对修正主义,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做一个又红又专的接班人。”朱德还说:“给你们写了,不是让你们挂在家里好看,而是要你们照着做!”

    在朱德的要求下,全家人都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衣服总是大孩子穿后留给小的穿,破了缝缝补补继续穿;鞋子通常是从军队后勤部门买来的战士上缴的旧鞋。朱德在家里开辟了一个小菜园,工作之余经常同康克清一起在菜园里劳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家里吃的青菜大部分来源于这个小菜园。每当孩子们回到家中,朱德都要他们接替服务人员的工作,并经常带孩子们到地里劳动,学习刨地、下种、施肥和管理,让他们养成自食其力、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革命者的遗产不是金钱,而是革命精神”

    朱德常叮嘱孩子们:“你们是革命的后代,要热爱老一辈的事业,不应关注老一辈的财产。你们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而不应该是我财产的继承人。我没有财产,我这里的一切,包括我的整个生命,都是属于党和人民的。没有党,便没有我的一切,便没有你们。”

    革命战争年代,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在延安和华北抗日前线采访朱德后,对他十分敬佩,写下《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一书。1950年5月18日,史沫特莱生前代理律师约翰·约格给朱德的信中写道:史沫特莱去世前留下遗嘱,将绝大部分的遗产留给朱德及其子女,并决定将骨灰安葬在中国。朱德没有把这笔遗产留给自己的子女,而是全部捐给了国家。史沫特莱的骨灰被送到中国后,安葬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朱德为史沫特莱墓碑撰写下了碑文,纪念她对中国人民的情感以及为抗日战争所作的贡献。1973年,史沫特莱的好友委托律师将遗留的部分版税交给朱德,朱德决定将这笔款项捐给中国红十字会。6月5日,中国红十字会收到朱德捐赠的史沫特莱遗款2118.64美元。

    朱德常对子女们说:“我是无产阶级的一员。我的东西都是公家的,我死后一律上缴,只有我读过的马列和毛主席著作,你们可以拿去学习。”他多次教育子女“革命者的遗产不是金钱,而是革命精神”。朱德身为共和国元帅,从1955年至1976年的21年中,从未领过元帅的工资。跟随朱德多年的秘书郭仁回忆:“1955年我国实行军衔制以来,委员长从来没有拿过元帅的工资,委员长逝世后大家才知道这件事。”不仅如此,为了减轻国家负担,朱德还三次主动降薪:1957年降为579.5元,1959年降为460元,1960年以后降为404.8元。

    朱德去世前,曾多次嘱咐身边工作人员将其所有的存款交给党。他说:“我有两万元的存款,这笔钱,不要分给孩子们,不要动用,告诉康克清同志,把它交给组织,作为我的党费。”1976年7月6日朱德逝世。1977年1月18日,康克清给中央办公厅写信,信中第一条即写道:“遵照朱德同志生前的嘱咐,现将他自发工资以来存放于中办特别会计室的存款,全部上交党组织。”次日,康克清上交了朱德的存款清单,上面显示朱德截至1976年底的存款是“20306.16”元。这2万多元钱,是朱德自实行工资制以来一点一滴攒下的全部存款。康克清同时上交的还有朱德生前乘坐的红旗轿车、组织为其特制的床和手推车等。朱德妻女深受他的影响,1993年12月22日,女儿朱敏在康克清去世后给中央办公厅领导写信说,“根据妈妈临终前的遗嘱‘我什么都不要’和爹爹后事处理的原则”,决定将康克清的遗产捐给她家乡江西万安的教育事业。

    晚年的朱德曾写下“革命到底”四个大字,康克清说:“这四个大字,既是对他自己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的总结,也是对我们全家的期望。”朱德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他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虽然没有给子女留下分文遗产,却留下比金钱贵重千倍的革命精神和红色家风。

    文中所示档案资料为中央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0月13日 总第4046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