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柚”见文旦

作者:李敏慧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9-20 星期三

    蓬莱清浅在人间,海上千春住玉环。我的故乡便是在浙江台州东南端一个名为“玉环”的地方。她烟波浩渺,渔帆点点,形状如环。而玉环最有名的当数玉环文旦。

    文旦在玉环可以说是普通极了,前庭后院、山间果园、田里塘间,处处都有它的身影。它三月现毫,四月含苞,七月结果,展露于乍暖还寒的时节,收获于寒露霜降前后。

    我家后面的山上就有一片文旦园。文旦花开的季节,总有一阵阵清甜的幽香。那星星点点的白色小花点缀在紧凑繁密的枝叶之间,像是散落银河的星屑,带着沁人心脾的清香,将人的烦闷与哀愁一扫而空,这股香气引得我和小伙伴们总爱在文旦园里玩耍。我们在文旦园里你追我赶,嬉戏打闹,还攀上枝头采摘几朵文旦花带回家泡茶。长辈们对此也不恼,只叮嘱我们要当心些。

    如今想来,这文旦花的气味虽不似玫瑰的香甜,不及茉莉的浓郁、玉兰的幽香,却是独有的一份清新宜人。一杯文旦花茶,柚香悠长,仅此一杯便让人犹如置身于五月的柚花丛中,繁花锦簇,令人沉醉。

    金秋时节,一个个沉甸甸的文旦果实悬于枝头,明黄的果皮映照着秋色分外生辉,似是在为这丰收的金秋而欢呼雀跃。伴着空气中弥漫的阵阵清香,引得人不禁想要追溯其源头,采摘这橙黄色的诱人果实。

    小时候,在文旦成熟的时节,我总会招呼三五伙伴,跑进文旦园子里,当起勤劳的“果农”。我们一人用双手托着圆鼓鼓的文旦,另一人用剪刀一剪,这沉甸甸的果实便掉了下来。小小的人儿抱着大大的文旦,走路竟也有些不稳了。那仍然泛青的文旦我们是碰也不碰的,只摘那些橙黄色的果实,最好还是表皮光滑、着色均匀的。

    我们一边抱着刚摘的文旦,一边急着喊来家中的长辈,帮我们剥文旦。剥文旦也讲究技术。我的外公在剥文旦时总会用刀子先在文旦的一头划个圆圈并取下这部分果皮,再顺着文旦的表皮划上几刀,顺着刀痕慢慢往下剥,这样剥下的文旦既不伤及果肉,又十分美观,还能给在果园里“忙碌”着的我做顶“柚子帽”呢!

    采摘完文旦后,一家人总会围坐在院子里,一边吃着文旦一边闲谈。即使是嘴里塞满了文旦果肉我也不禁好奇:为何别的地方都叫柚子,我们这儿却叫文旦呢?对此,长辈们总会解释说,文旦是由一位举人和一位花旦种植的柚子树嫁接而来的,所以为了纪念他们二人,便各取一个字,举人是文人,便取一个“文”字,花旦则取一个“旦”字,组合起来便成了“文旦”。

    彼时我的注意力早已被那瓤肉脆嫩、清甜可口的文旦吸引,其余闲谈的内容大多已经忘却,只隐约记得当时外出务工的舅舅打来电话,说是想念家中的文旦了,虽然也能买到不同品种的柚子,但总觉得不及家中的文旦这般清甜。

    现在想来,那一个个悬挂于枝头的明黄的果实,是否也承载着漂泊异乡的游子的点点乡愁。《吕氏春秋》曰,果之美者有“云梦之柚”。这“柚”和“佑”同音,有庇佑吉祥之意。因而,每逢新春佳节阖家团圆之际,总少不了文旦的身影。这“团圆果”中或许也寄寓人们以求金玉满堂、和谐美满的美好愿景。

    文旦没有姹紫嫣红的花枝,更没有流光溢彩的果实,有的不过是那素白淡雅的小花以及那硕大明黄的果实,而就是这样一种朴素简单的果子却内藏着厚实多汁的果肉,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也蕴含着玉环人勤劳朴实的精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一方花,育一方果。这饱含汁水的文旦便是由无数辛劳的汗水浇灌出来的,将这一春一夏的阳光雨露尽数珍藏,锁于这果肉之中,咬下的一瞬,尽数迸发,沁人肺腑。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9月18日 总第4037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