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与“档”同行

作者:胡郑诗雨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9-19 星期二

    “再大的画,也描不尽世间万物,因为时光易逝;再妙的笔,也写不尽人生冷暖,因为思想常变。”无论风雨兼程还是春华秋实,档案都在默默记录并传承着。

    2019年,我到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大坑乡政府工作。第一次走进乡政府档案库房,是为了帮助一位村民查找其父母的婚姻档案。因其父母过世多年,一些证件、资料等已注销或遗失,只能从户籍档案中查找。

    尽管事先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走进乡政府档案室,我还是有些惊讶,心中五味杂陈。那时,乡政府的档案管理设施和条件并不是那么完善,简陋而整洁的档案室里摆放着几组绿色和灰色的铁皮柜,柜子里堆放着已经发黄、写满字迹的纸张,还有印着“人民公社”字样、手工刻制的木质印章等。

    面对眼前的情景,我不知从何处下手。在请教一位退休老干部后,我明白了档案的分类方法,开始在一沓沓档案资料中查找,并很快找出了一份60多年前用软笔书写、棉线装订的户籍册。找到后,我第一时间复印好并递给这位村民。他拿到证明材料后激动万分并连连道谢。那一刻,我切身体会到档案工作虽然清苦但很重要。

    我与档案的缘分,也许是注定,不久之后我开始在党政办从事档案管理工作。随后,我不断学习档案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并留意身边与档案有关的一切。

    我在驻村期间,无意中翻阅了一本500多页的村志,让我加深了对乡貌村情的了解。村志的编写者在书中写道:“编写村志不为别的,就是想让年轻人多了解族群历史、民间习俗等,不要忘记文化传承。”透过这本村志,我看到了半个世纪以来村庄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张张老照片留住了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也留住了乡村文化的根与魂。村志出版后还被免费送到乡政府档案室、村组农家书屋等地供人们借阅。

    为进一步加强档案数据的统一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集中利用,近年来,遂川县大坑乡全力推进“智慧大坑”数字乡村服务平台建设,逐步推动档案业务线上办,打破部门行业间边界壁垒。“智慧大坑”微信小程序上线后,所有干部群众均可登录,待认证通过后,可用“随手拍”功能上传如好人好事等文字或影像资料,丰富数据库资源。

    时光荏苒,一转眼我已从事档案管理工作3年有余。作为一名基层档案工作者,回望工作历程,我感到自己在每天的档案工作中逐渐褪去懵懂与浮躁,真正成长为一名甘于寂寞、乐于清贫、勤勤恳恳、勇敢向前的档案人。

    新时代新征程,档案工作越来越重要。与“档”同行,我会尽心尽力、加倍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9月18日 总第4037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