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行商潘振承:用智慧开启百年世家之路

作者:特邀撰稿人 郭 琪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9-05 星期二

    在广州十三行100多年的历史上,行商们始终活跃在对外贸易的舞台上。他们通过努力挣下了巨额资产,即便与著名的晋商、徽商相比也毫不逊色。其中,有不少家族逐渐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行商世家,而极具代表性的是以潘振承祖孙三代为代表的潘氏家族。 

百年世家由此启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潘振承出生在福建泉州府。由于泉州府是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当地繁荣的商贸环境使其对经商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待到年岁稍长,潘振承便来到广东开始从事南洋贸易工作,通过往返马尼拉贩卖丝绸等商品,成功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乾隆九年(1744),30岁的潘振承筹足了资金,在广州珠江畔正式开设了一家商行——同文行。

    潘振承在多年的贸易生涯中自学了多种外语,能够独立与洋商进行交流,因此,许多洋商一来到广州都愿意先拜访潘振承,向其请教各类事宜,甚至在与当地的其他行商或官府发生纠纷时,洋商们也会请潘振承居中调节。在洋商的支持下,同文行的生意不断扩大,尤其在乾隆帝“一口通商”政策施行后,潘振承便成为行商中的领头人。

    潘振承为人大度,胸襟开阔,颇具商业头脑。他做生意时经常不拘泥于一时得失,而是注重长远的、全局的利益。当时,英国商人贩来中国的商品以毛织品为主,但毛织品在盛产丝绸锦缎的中国没有太大市场,商品长期处于滞销状态,这给英国商人带来了极大困扰。潘振承得知后,主动找到英国商人,向其保证长期承销这些毛织品四分之一到一半的数量。

    潘振承为何要帮英国商人承销毛织品呢?原来,英国商人在与中国商人进行交易时,往往会根据对方承销毛织品的比例来确定自己购买茶叶的贸易额度。智慧精明的潘振承通过计算,发现茶叶的利润远远高于毛织品的利润,便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向英国商人提出包销毛织品。同时,他又利用自己持有的销售茶叶的额度,在国内采购中获得了议价的权利。乾隆四十年(1775),潘振承购买英商的毛织品花费了8万多两白银,而次年按比例卖给英商的茶叶和生丝等各类货物的收益则超过了20万两白银,可见他深谙经商之道。正是通过这种贸易模式,潘振承不但占据了对英贸易的重要地位,还借此提高了他在与粤海关等当地官府打交道中的分量,而且除茶叶之外,他还拿到了远超定额的生丝出口特许,可谓一举多得。

    此外,潘振承之所以能领先同时代的许多行商,还因为他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例如,当时洋商们来中国做生意,往往要携带大量白银,经常出现资金紧缺的问题。为此,英国公司在广州推出了银行汇票,代替白银进行交易。但是,行商们都不敢轻易接受,而潘振承经过了解,认为这种方式的确轻便简单,而且被英、美等国承认,便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时,同意了英商以汇票支付货款的请求,成为行商中最早使用汇票的人。

人生顶峰有烦恼

    精明能干、敢于尝鲜的潘振承凭借其超强的眼光和能力,逐渐拥有了雄厚的资本和广泛的人脉,无论是在广州的商场还是官场,他都拥有了足够的话语权。一方面,潘振承的同文行在全球建立了极高的声誉,以茶叶为例,同文行为了确保自己的茶叶质量,专门在武夷山建立、收购了大量的茶园,而所有运往欧洲的茶叶,都是用专门的茶叶箱存贮,坚固密封,防潮防虫,即便海路颠簸,也能保证茶叶被完好无损地运达目的地。而在欧洲,商人只要看见茶叶包装上印着“同文行”3个字,就会毫不犹豫地出钱购买,根本不用担心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潘振承与各国洋商建立了牢固的商业伙伴关系,在本地行商中也拥有很高的威望,因此,负责管理对外贸易的粤海关对他也是十分看重,如给各类商品定价、确定具体交易手续、各种不同货物的报税等既烦琐又专业的事情,自然愿意交由潘振承来具体操办。

    潘振承虽然拥有了如此之高的声望,但他深知商人的地位相较于粤海关及广州当地官府来说,还是微不足道的。为此,他通过官方的捐纳制度,多次向清政府捐献银两,最终得到了三品顶戴的官衔,此衔虽不能出任实职,但却让他拥有了足够的底气。可以说,乾隆朝晚期的潘振承,无论是个人名望,还是商业资产,都已经达到了顶峰。

    然而,此时的潘振承却也有着无尽的烦恼。比如,当时的行商们不但要经常“孝敬”粤海关等官府处的官员银两,有时甚至被官员们勒索敲诈,就连国家发生战事、赈灾乃至兴修水利等,都需要他们捐献大量钱财,像潘振承这样的行商首领,往往动辄支出上万两白银。乾隆四十九年(1784)九月,福建人蔡伯多禄在广州私下联系了4个西洋的天主教徒前往陕西传教,在湖北被抓获。广东巡抚孙士毅便上奏乾隆帝,认为“西洋人来广贸易,寓居商人十三行内,该商分应稽查约束,岂容内地奸民与之交接?乃蔡伯多禄擅行出入招引,该商等置之不见不闻,一任改装越境,咎实难辞”,决定连同潘振承等行商一同审讯。潘振承面对孙士毅的指责,“亦十分惶悚,自称防范不严,愿求一体议罪”,最终被判罚白银12万两充公。这些巨额支出,让潘振承在精神与经济上都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潘氏三代写传奇

    乾隆五十三年(1788),74岁的潘振承去世,同文行由其第三子潘有度(又名潘致祥)接管,这也是潘氏家族的第二代商业领袖。潘有度不仅继承了其父诚实守信、精明能干的优秀品质,同时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低调沉稳,他从不夸耀自家的财力和人脉,遇事审慎,并特意将同文行在行商中的排名放在了第二位。而作为年轻一辈的商人,潘有度比潘振承更为进取好学,他既对英、法等国在欧洲及亚洲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活动非常熟悉,也对远在北美大陆的美国十分关注,甚至被美国的麻省农学会吸收为会员。潘有度这种强大的格局和博大的胸怀,使其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时势变化。

    可惜的是,潘有度性格倔强,不像潘振承能够多方忍让。嘉庆五年(1800),粤海关监督佶山向行商们索取佣金,身为行商首领的潘有度据理力争,坚决不肯屈服。几番争论下来,潘有度疲于应付,索性掏了50万两银子作为代价,退出了行商队伍。不久,行商们就因为没有了带头人而导致洋务办理混乱,大小纠纷不断,甚至出现了好几家行商倒闭的情况。嘉庆帝收到粤海关的奏报后,深知潘有度“身家素称殷实,洋务最为熟悉,为夷人及内地商民所信服”,便于嘉庆十九年(1814)十二月初二日专门下旨,要求潘有度回归:“其退商潘致祥(潘有度)久充洋商,家道殷实,从前朦混请退,本属取巧。现当洋行疲敝之时,岂容任其置身事外。著责令仍充洋商,与各总商认真清理一切。”

清嘉庆十九年(1814)十二月初二日,嘉庆帝要求潘致祥(潘有度)仍旧充任行商,协助办理事务的谕旨(部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潘有度无奈之下,只得再次出山,以“同孚行”的名义重新加入十三行,并很快恢复了十三行的原有秩序。嘉庆二十五年(1820),潘有度去世,他并没有培养其子专门从事行商,但幼子潘正炜在接手同孚行后,依然将家族事业打理得有声有色,始终在行商中处于领先地位。

    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十三行走到了终点。潘正炜审时度势,在鸦片战争后主动结束了“同孚行”的商业之路,为整个潘氏家族三代的百年行商生涯画上了句号。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9月1日 总第4030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