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老物件里的旧时光

作者:张 莉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8-17 星期四

    周末回家时,父母告诉我,他们住的房子被政府列入了征迁计划。我很是高兴。

    父母已经在这所房子里住了近40年。这所历经数次洪水漫灌的住宅的房基已受损,房梁已歪斜,质量实在堪忧。我早就劝父母搬来和我同住,可他们总是不愿,说住习惯了,外出方便,周边尽是熟人,平时还可以约多年的街坊邻里一起散步、锻炼。现在政府通知要拆迁,他们就想着提前做好搬家准备。

    父母出身农村,已近耄耋之年,这个年纪的人都是吃过苦的,节俭惯了。家里的东西坏了,但凡修修补补能用的,都还留着。于是,在这所住了几十年的房子里,各种物件堆得满满当当。哪些留?哪些不留?父母看看这个,又摸摸那个,每件都有些舍不得。

    父亲说:“这次搬家,好多东西都不要了,到新家买新的,可就是这两个大衣柜,我想带着。”父亲说的两个大衣柜,其中一个用了四五十年了,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有它。父亲说,这柜子结实着呢,是他到部队后攒了好长时间的钱才买来的木料,然后他们3个来自安徽的战友一起请木匠做的,因此,3家的衣柜都一模一样。大衣柜分上下两层,上面是对开门,一边是一面长镜子,镜面上已出现了斑斑锈迹;另一边是玻璃,还衬着绿色的类似绸缎的布料。下面则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小柜子,是用来放鞋的。这是典型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款式,现在早就不流行了,但在多年前还是很时尚的。

    另一个柜子要更高更宽些,三开门,有近两米高。父亲转业回乡时,部队给干部们准备了3样家具,父亲没要其它两件,只要了这个大衣柜。大衣柜现在看上去很普通,刷着土黄色的漆,很沉。记得当年回老家时,父母先用旧床单仔细地把这两个衣柜包裹好,又在外面用厚厚的硬纸板遮住四边,最后再用木条订上护着,生怕路上磕着碰着。在那时还非常贫穷的家乡,这样的“两大件”是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不知吸引了多少羡慕的目光。这个更高大的大衣柜后来一直放着我和哥哥的衣物,至今里面还放有我们十几岁时穿过的衣服。对父母来说,这些衣物算是纪念吧,就像我也会把女儿小时候穿过的小花裙子留下来一样。

    说完两个衣柜,父亲瞅了瞅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又有些舍不得。院子靠墙边的位置有一棵金桔树,这是父亲转业时带回来的。当初不过是种在花盆里小小的一株,如今已长成大树,占据了小半个院子,在院子外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它的枝叶。每到秋天,待开出满树白色小花后,一粒粒的小果子就会从树上冒出头来,在经历秋霜的一番洗礼后,黄澄澄的金桔便挂满枝条,煞是好看。金桔成熟后,父母把它们摘下来,或直接吃或泡酒,也会送给隔壁的邻居。每年过年的时候,金桔树的枝叶依然碧绿,树上的果子变得有些橙红,给院子颇添了几分节日的喜气。院子里还有一株白兰、一株蜡梅、两株茶花,多年来一直被父亲精心照料侍弄着,每株都有一人多高,年年开花。只是以后的新居会是楼房,阳台面积应该不大,这些花草树木大抵是要被丢弃的。想到这里,父亲叹了口气。

    母亲接着父亲的话说:“那两个柜子太大了,不好搬。我舍不得的是那张大桌,太主实了(方言,意为结实)。”母亲口中的“大桌”,其实就是一张四四方方的老式餐桌,很厚重,桌面下边有一圈桌衬,用铁条铆接,牢牢支撑着桌面,又与四条桌腿紧紧接合在一起。

    这张桌子很有些年头了,是爷爷奶奶曾经用过的。几十年前发大水时,奶奶从家把它抬了过来。不知为什么,我看见它时,脑海里就会出现一位村妇的形象,穿着蓝布褂、戴着灰头巾的那种,有种朴实的温暖。桌子颜色有些灰暗,有些沧桑,早已看不出原来的木色。许多年前,母亲在冬天常用桐油刷木盆,有时也会刷一下大桌,让我一度觉得这桌子就是被桐油刷黑的。后来想想,桌子也许和人一样,是会变老的,皮肤会变黑、变粗糙,脸上会长出褶子。大桌上一条条深深浅浅、粗粗细细的裂缝,不正像人脸上的皱纹吗?慢慢出现,慢慢变深,留下岁月的痕迹。

    其貌不扬的大桌如一位忠实的朋友陪伴我们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日子。父母居住的房子位于派河岸边,是城关地区地势比较低洼的地方。以前到了汛期,由于河道狭窄,派河常常会发大水,加上排水设施不完善,水直接从地下管道涌上来,迅速漫灌了附近的房屋。每到这时,父母便叫来家里的亲戚帮忙,把家里的东西架高或搬走,大桌这时就要承担起负重的职责了。一些怕水的家具都会被堆上桌面,显现出大桌“主实”的优点。

    大桌并不起眼,平时总是靠在墙边,只有家里来了客人时才会被搬到客厅中间,再有就是新年的时候,大桌会被摆在正中,上面放着各类糕点、糖果,一直过了正月十五才被移回原处。这么多年过去了,大桌一如往昔,虽然旧了,却不晃不歪,筋骨犹在。

    父母放不下的老物件其实还有很多。他们对这些老物件有着深深的牵挂和眷恋。在岁月缓缓流淌、光阴慢慢流转中,这些老物件陪伴着父母,自晨昏转日暮,由春暖至冬寒,过了大半辈子,目睹着他们由青丝飘逸到如今满头华发,留下了属于他们的共同记忆。老物件虽不能言语,却静静守望这个家,看着父母为子女辛勤操劳的身影,看着子女成家立业后父母的不舍与孤寂,也看着他们含饴弄孙时的喜悦与满足。

    老物件,如一根长长的线,勾连起曾经的旧时光;又仿若岁月的手臂,轻抚着昔日的记忆;更似阳春明媚的一缕风,吹过心田,温馨、温情而又难以割舍。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8月14日 总第4022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