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在学思践悟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

作者:张轶哲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8-17 星期四

    每每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我常常被他语言文字中的传统文化情怀所打动。“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无论是国内重要活动还是国际外交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总是旁征博引,用古圣先贤的诗句名言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阐释深刻道理。“法者,治之端也”“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认真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等书目的过程中,我进一步体悟到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理念中蕴含着的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明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作为文化载体的各类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研究利用,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档案文献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作为文明的重要产物和载体,兼具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属性,对于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作用更加突出。

    国际社会也十分关注档案文献的重要价值。为促进档案文献的保护和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设立世界记忆项目,建立《世界记忆名录》,定期评选收录各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档案文献遗产。中国国家档案局作为牵头单位,多年来积极参与项目开展,参加规则制定,组织名录申报。很有幸,我作为交流合作司的一员深度参与了这项工作,也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我们保护的、利用的、宣传的不仅是档案文献遗产本身,更是其中蕴含的历史记忆、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也正因此,我在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著作的过程中,尤其注重研读总书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论述,体悟总书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思想,从中找寻做好世界记忆项目有关工作的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总书记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他指出,对于传统文化,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要“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这提醒我们要认真做好《世界记忆名录》申报备选库建设工作,在项目的筛选和发掘上下功夫,真正把那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别是有利于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项目发掘出来,预做申报准备。

    总书记注重遗产的保护传承。他说,“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这提醒我们要在保护上求实效,加快研究制定世界记忆遗产申报、保护和利用管理办法,引入世界记忆项目对于名录入选文献遗产的周期性审查制度,切实监督并指导遗产保管者开展定期检测和报告工作,把中华民族精神根脉留住,把中华民族之魂守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这也是我们在档案文献遗产宣传推广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重点提炼和展示哪些标识与精髓?我也在学习中找到了答案。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总书记特别注重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多次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世界记忆项目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旗舰项目,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舞台。结合《世界记忆名录》的提名表填报工作,我感到,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使中国故事更多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

    以上的例子还有很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我将继续认真研读并以其指导实践,在常学常新中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在学思践悟中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8月14日 总第4022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