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梨俱吠陀》

作者:张轶哲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7-05 星期三

    

《梨俱吠陀》
 
    入选时间:2007年
 
    申报国家:印度
 
    保存地点:印度普纳班达伽东方研究所

    吠陀是印度早期的宗教经典,是雅利安人口头创作、世代相传的颂歌、经文和咒语的汇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献类型之一。“吠陀”一词为梵语Veda(拉丁转译)的音译,又译“韦达”“韦陀”“围陀”等,原意为“知识”“启示”,我国古代曾将其意译为“明”或“圣明”。

    吠陀共有四部,分别是《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统称“四吠陀”或“吠陀本集”。其中,《梨俱吠陀》形成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甚至有一些篇章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被称为早期吠陀;其余三部吠陀形成于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被称为晚期吠陀。另外,还有一些解释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以及其他经书等,也被划归到广义的吠陀范畴中。

    《梨俱吠陀》又称《梨俱吠陀本集》,作为印度“四吠陀”中最古老的一部,被视为雅利安文化的源头。其影响不仅遍及印度次大陆,还传播到南亚、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中亚部分地区。起初,《梨俱吠陀》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代代传承,后来才有了写本。其在传播过程中还形成了不同流派,但只有沙卡拉派的《梨俱吠陀》流传至今。全集共10卷,收录诗歌1028首,内容绝大部分是对神与自然的赞扬,其中包含着对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描绘与解释。通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看到3000多年前人类对自然的理解、与自然的互动,可以知悉他们的想象、愿望、思维和生活。同时,这些诗歌蕴含着格律与音韵之美,具有伟大的文学价值。可以说,《梨俱吠陀》是研究比较宗教学、比较神话学、仪式学、人类学、诗歌学和史前史的重要文献。

    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梨俱吠陀》手稿共30份,均以梵文书写。其中最珍贵、最独特的一份被发现于克什米尔,以中世纪流行于该地区的粗体夏拉达体书写在桦树皮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同时,由于克什米尔局势常年动荡,大量文献消失湮灭,这部手稿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其余29份手稿则被发现于印度古吉拉特邦和原拉甲普塔纳、中央省等地,均以天城体书写在纸张上。在这30份手稿中,最古老的一份书写于1464年。此外,有16份手稿包含赛衍那注释——赛衍那是生活在14世纪的一位印度学者,他对《梨俱吠陀》注解精妙,是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梨俱吠陀》评注。还有5份手稿包含句读——连续的语句被划分为一个个语义单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读者单独识别每一个单词,理解语句的含义。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手稿中至少有5份是完好无损的。对于一部如此古老的文献来说,可谓十分罕见。德裔英籍印度学先驱者、语言学家、西方宗教学创始人麦克斯·缪勒教授在1849年首次出版赛衍那注释版《梨俱吠陀》时,就使用了其中一份作为底本。

    这些手稿现保存于印度普纳的班达伽东方研究所,是该研究所2.8万份“政府手稿收藏”的一部分。1868年,孟买管辖区政府委派德国印度学家、语言学家、梵文专家乔治·比勒博士和弗朗茨·基尔霍恩博士在孟买管辖区以及印度各地进行手稿搜集和整理工作。后来又有更多学者加入这项工作中,共收集到约2万份手稿。这些手稿最初存放在位于孟买的埃尔芬斯通学院,1878年转移到位于普纳的德干学院。班达伽东方研究所成立后,转交该研究所保管至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有约8000份手稿陆续添加到该收藏集合之中。这些手稿形成于不同时期,使用不同语言、不同字体,书写在不同的材料上。其内容主题涉及宗教、哲学、逻辑、语言学、戏剧、诗歌、艺术和科学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6月30日 总第4003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阮伸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