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用心用情做好深圳经济特区档案保护工作

作者:刘宝辉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6-16 星期五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深圳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深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承载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发展进程中的时代记忆,展现了深厚的改革发展历史脉络,闪耀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文献价值。新时代,深圳市档案馆以“四个好”“两个服务”为目标,用心用情做好深圳经济特区档案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科学谋篇布局 强化高位推动

    “十四五”伊始,深圳市档案馆以深圳市档案中心为基础,积极建设深圳市档案保护综合平台,全面带动全市档案保护工作发展,整体提升深圳市档案保护水平,把全市档案保护工作推向新高度。市档案馆加强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的科研合作,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谋划未来发展,编制《深圳市档案保护综合平台建设与发展规划》,提出建立“八大基地”和“一个中心”。目前,市档案馆纸质档案修复基地和实物档案征集、保管、展示示范基地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建设中,面向全市开展运作与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正在积极探索实践中,市档案馆正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档案保护技术与人才高地,为深圳市档案保护工作提供强大技术和人力支撑。

强基固本 稳步推进

    遵循纸质档案载体材料生命周期规律,在加强档案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同时,深圳市档案馆未雨绸缪,积极谋划部署档案抢救保护工作。

    一是持续推进档案修复室硬件建设。市档案馆建立了完整修复技术链条,最大限度地满足复杂档案修复技术的应用实施;2022年建设完成面积为100多平方米的纸质档案修复室,2023年档案修复室又纳入深圳市档案保护综合平台的“纸质档案修复基地”落地建设之中。二是多措并举培育档案保护技术人员。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培训模式,聘请国内外档案、古籍、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开展讲座、交流和驻馆指导,选派技术人员到高校、图书馆、博物馆和兄弟档案馆等单位进修学习,着眼于档案保护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培育出一批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档案修复技术人员。2022年,修复室启用后,市档案馆尝试性修复完成了向社会征集进馆的数十件破损程度严重的清朝地契,并为馆藏古籍图书量身制作了一批保护装具。市档案馆的档案修复工作驶入快车道,为开展档案保护工作创造保障性条件。三是针对性开展档案纸张脱酸对比实验研究。市档案馆馆藏档案的纸张以机制纸为主,机制纸极易导致纸张酸化。据抽样检测,馆藏特区建立初期形成的档案资料的纸张酸化和老化现象已现端倪,这些档案记录了深圳特区早期的发展历程,弥足珍贵,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延缓和解决纸质档案酸化问题成为市档案馆开展档案保护工作的重点。2022年,市档案馆开展了档案纸张脱酸对比实验研究项目,尝试进行档案纸张脱酸效果验证。工作分3个阶段进行,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第二阶段工作。档案纸张脱酸对比实验将为深圳市档案馆批量开展纸张脱酸工作提供翔实的第一手实验数据。

锚定重点靶向发力 积极做好国家重点档案保护

    深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形成年代较晚,主要是深圳建市后的档案。根据《“十四五”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程实施方案》等,深圳市档案馆对馆藏档案进行认真梳理和研究,部署馆藏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工作。

    从2021年底开始,深圳市档案馆在国家重点档案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层面持续不断发力。2022年,市档案馆开展了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工作试点,不断探索和积累新时代开展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在对馆藏档案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以40年来深圳首创的1000多项改革举措为切入点,确定了馆藏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工作范畴与目标方向,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做好筛选登记、鉴定核查、著录编目等基础性工作,最终梳理形成深圳市档案馆自建馆以来的首批国家重点档案目录。目前,该批档案数字化率、缩微异质备份率达100%,并实行了升级管理,全部纳入特藏档案管理范畴。2021年以来,深圳市档案馆利用本级预算直接或间接投入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经费近百万元,收(征)集、修复、仿真复制了一批珍贵档案等,以保存和保护国家重点档案为目标升级改造特藏库、购置专业设备、更换特殊装具,馆藏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6月15日 总第3996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