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宫锁玲珑闭殿门

——皇史宬南院“随墙门”的闲置与封堵

作者:吴焕良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4-11 星期二

    2022年夏,随着皇史宬南院大修工程的结束。一座结构完整,始建于明代的“随墙门”得以重见天日。

    皇史宬坐落紫禁城东侧的宫殿群中(今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街道南池子大街136号),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嘉靖十五年(1536)七月二十五日全部完工,占地846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由正殿、东配殿、西配殿、御碑亭、宬门等建筑组成,四周围以城墙。其中,皇史宬南院南墙的随墙门,净宽2.32米,含门框宽2.96米。从现存门扇、门楣、户对及门栓安装情况来看,随墙门系由内向外开,形制式样与宫内院落的随墙门相仿,但在装饰等级及繁复程度上,略有差别。

    关于皇史宬及南院的情况,在明清史专家单士元所著《明北京宫苑图考》中的“南城及河东”一节内称,皇史宬南侧有“御作”一处。另据明万历年间的《酌中志》记载:“(皇史宬)再南,则御前作。”“专管营造龙床、龙桌、箱柜之类”,设掌作官1人、散官10余人,属司礼监掌印太监或秉笔太监直辖。按此叙述,皇史宬南侧原本有一宫廷御用作坊。

    进一步探寻既往,据成图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底的《皇城宫殿衙署图》所示,在菖蒲河(后改为暗河)北岸有一处院落,与皇史宬南院共用一堵墙。该院落就是明代的御用作坊。虽然此图绘制时间距明清鼎革已有20余年,但皇史宬所在街巷院落的布局与明嘉靖年间相去无多。由此推断,皇史宬南院南墙的随墙门就是进出“御作”的门户。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一份绘制于乾隆初年的《皇史宬全图》,该图详细描摹了皇史宬建筑群及正殿内的陈设情况。图中所绘皇史宬南院部分,有值房一座,东、西两端各有琉璃门一座。南院南墙中间偏西位置有随墙门一座。在随墙门下面还注有文字:“南墙外系库资胡同,不通别路,门常不开。”可见至迟在乾隆朝初期,该门就已经失去了实际功用。按照注释所透露的信息,南墙外应该没有完整独立的院落。

    正如康熙朝绘制的《皇城宫殿衙署图》所示,皇史宬及周边区域院落规制一如明代,未有明显改变。至乾隆朝初期,按《皇史宬全图》所绘,随墙门处已经注明“南墙外系库资胡同”,表明此时皇史宬南侧院落,已经发生改变。查阅乾隆十五年(1750)五月由内大臣海望主持测绘的《京城全图》,可见皇史宬南侧已由完整封闭的院落改建为值房、仓库等,并新辟一曲折胡同,标称“裤子胡同”,即是《皇史宬全图》中所注的“库资胡同”(又或称“库司胡同”)。该图还透露了另一个信息,即:墙上所开之门虽已基本失去通行功能,但并未封堵,只是作为常闭之门存在。

清乾隆朝《京城全图》(局部)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从清中期至清末期,皇史宬南院南墙外虽有胡同,但整体区域依然处于皇城禁地,官仓内库,自然少不了兵丁驻扎值守。库资胡同东面不通别处,西面有兵丁驻守并设有木制栅栏。皇史宬内还有七品守尉3人、兵丁16人,轮班驻守在南院值房。如此部署,即便随墙门未曾封堵,也不存在安全问题。

皇史宬南院南墙随墙门门洞现状 朴正禺 摄

    如今,根据实地踏勘情况,可以推断出封堵随墙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封堵南墙外侧,以砖石杂料将门洞与墙壁整体封堵,这一变动可能发生于清朝灭亡后;第二阶段,封堵南墙内侧,推断为南院转作故宫职员生活用房时,为进一步扩建住房而作。当然,要准确厘清随墙门封堵详情,还应进一步查找相关档案资料方可定论。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3月31日 总第3964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阮伸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