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满怀深情的档案

作者:桑茂松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4-06 星期四

    我从事档案工作已经35年了,我既对档案工作充满眷恋,也惦记那些满怀希望来档案馆查档的来访者。当我提供的档案帮助他们解决了实际问题时,我从他们的喜悦中收获了工作的成就感、满足感;当没能找到他们所需的档案时,我会因为他们的焦虑而感到难受。工作日久,我愈发真切体会到:档案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满载感情的,这份情在查档者心中流淌……

    在我接待过的许许多多查阅者中,阳大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20年初春的一个下午,春寒乍暖,天上飘着毛毛细雨。将要下班时,查阅室走进一位查档者。听到地板发出“咚咚咚”的声音,我抬头循声望去,只见这位查档者头发花白,浓眉大眼,皮肤稍黑,身材瘦削,穿着一件破旧的夹克,雨水淋湿了他的头发和肩膀。

    待他走得更近,我才发现他的右腿高位截肢,拄着一根拐杖行走,刚才“咚咚咚”的声音就是他的拐杖着地时发出的。我赶紧请他坐下,倒了杯热茶递给他。我看他的情绪有些激动,就用本地方言说:“大哥,这里是档案馆,你是来查阅档案的吗?”他喝完热茶后,情绪平静一些,便从口袋中拿出身份证让我进行登记。待我填完他的身份信息后,他一字一句地向我讲起了身世,讲到重要的地方,还反复强调,生怕我记不住。

    这位大哥姓阳,是本县镇上的居民。年轻的阳大哥勤奋好学,对收音机线路图及其原理知识有所了解,也能上手拼装和修理,是县城里小有名气的无线电“发烧友”。1967年12月,他被当时的地区长途电信线务站招收为工人,生活和工作称心如意。但不幸的是,1968年6月,年轻气盛的阳大哥因卷入争斗风波,右腿截肢,身体状况不适于线务站的工作,1970年6月被退回原籍。直到1979年6月,他才重新被安排到镇劳动调配管理站任出纳员。现在他60多岁了,申请退休时被告知,因没有任何档案材料可作为其工龄依据,无法为其办理退休手续。他先后去县社保局、县残联以及原来的线务站寻找相关佐证材料,但因年代久远、工作人员变动、材料保管不善等诸多原因,他的个人档案难寻踪迹。这次,他抱着一线希望走进了县档案馆。我理解阳大哥的心情,当即根据他的讲述,在馆藏档案目录中查找他的相关信息,但并没有找到。因天色已晚,我告诉阳大哥,等我查到后立即打电话告诉他。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一直惦记着阳大哥的事。

    2020年3月,事情有了转机。阳大哥所居住的镇因乡镇合并的缘故,镇政府把过去几十年的档案资料移交县档案馆。我考虑到阳大哥是镇上的居民,这些档案中可能有他的相关信息,便主动请缨负责这批多年未经整理档案的立卷工作。待整理立卷、打印目录、扫描挂接等工作完成后,我在系统中输入阳大哥的名字,这回一下子就找到了两件档案。一件是1979年5月31日县劳动局出具的证明阳大哥工作简历的材料,这与阳大哥之前向我讲述的情况基本一致。材料明确了阳大哥到镇劳动调配管理站任出纳员职务,并加盖了县劳动局公章。另一件是1981年3月县劳动局开具的阳大哥的行政介绍信。当我把材料复印件送到阳大哥手中时,他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2020年秋,办公室窗前的桂花树飘来阵阵清香。我又听到一阵“咚咚咚”的声音,阳大哥伴着他的拐杖声再次走进查阅室。只是这一次,他的表情不再愁苦。“我根据你们提供的档案已经办妥了退休手续,而且补领了退休金。”阳大哥兴奋地说道。他还给我带了瓶蜜糖,以表示对我的感谢。我赶忙谢绝:“你的情意我心领了,但这是我的工作职责,我们不能收受礼物的。”阳大哥临走时感激地说:“你们为我办了一件大好事呀!”说完,他热泪盈眶。阳大哥的话让我回味了好久……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3月30日 总第3963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