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海棠花开寄思念

——访周恩来总理侄女周秉德

作者:本报记者 王玉璘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3-03 星期五

    冬消春暖,草长莺飞。每年3月,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深切缅怀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追忆他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以及共和国的建设事业鞠躬尽瘁的光辉一生。近日,本报记者赴天津市档案馆采访了前来讲授党课的周恩来总理侄女周秉德。周秉德是周恩来三弟周恩寿的长女,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生活了15年,他们的言传身教影响了她的一生。采访中,这位86岁高龄的长者精神矍铄、目光炯炯、谦和有礼,言谈间尽是对其伯父周恩来的敬重与怀念。流光易逝,然而,半个世纪前在中南海西花厅生活的温暖点滴,在她的脑海中清晰如昨。

周秉德 王玉璘 摄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951年,周恩来和周秉德合影。

    1949年6月,12岁的周秉德第一次来到中南海丰泽园。11月7日,她随其伯父周恩来、伯母邓颖超从丰泽园搬到了西花厅。

    我们的话题首先从西花厅聊起。据周秉德讲述,到中南海之前,她曾在脑海中勾画过中南海气派的轮廓。但当她真正来到这里,心中竟有点失望。提起“失望”这个词,周秉德笑了,仿佛想起当年青涩稚嫩的自己:“西花厅是清末的房子,年久失修,门窗、廊柱的油漆有些脱落,柱子还有裂缝,室内地上铺的方砖不太平整,桌椅、沙发也都很普通。这跟我想象中‘大官’的房子差距太大了。”

    说到西花厅的陈旧,周秉德告诉记者:“组织上曾经要给西花厅装修一下,伯伯就是不让。1959年,伯伯的秘书何谦趁着伯伯和七妈(周恩来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所以侄辈称邓颖超为‘七妈’)外出开会,会期又比较长,便找来中南海的维修队把西花厅装修了一下。考虑到两位老人以前腿都受了寒,为避免他们腿部关节因屋子潮湿而难受,就把原来的方砖地面换成木板地面;原来砌在地上的浴缸有了裂缝,就换了新的;原来的白布窗帘有点裂了,就换了一个非常薄的黄绸子窗帘;还把木板床换成软床。说是装修,总共就换了这么几样东西。

    “伯伯开会回来一看,大发雷霆,‘你们怎么把我家换得这么讲究了?这要花多少钱?’他气得连声说,‘还钱!马上还钱!’秘书小声说,‘你的钱不够……’他一听,立马说,‘还钱又不够,不住了!’秘书很快做了检查,并且赶紧把床和窗帘换回原来的,但地板和砌在地面上的浴缸如果换回来,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所以就没换。其他人也劝伯伯说,‘你不回西花厅,谈工作都不方便’。再加上他看到能换的都换回来了,这才搬回来。为此,他后来两次在大会上做检查,并说,‘我的家不应该这样。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做到勤俭朴素。你们千万不要跟我学,我这个头没带好’。”

    周恩来总理出现在公众场合,总是儒雅谦和、风度翩翩,恐怕只有家人和秘书才知道他衣服的“秘密”。“伯伯的衣服都会穿很多年,即使破旧了、缝满补丁,也不肯换。因为衣服的领子和袖口容易磨损,他就让工作人员把坏掉的领子和袖口拆下来,换上新的继续穿。还好那时候男同志正式场合都穿中山装,衬衫的领口能被遮住大半。”讲到周恩来总理的衣服,周秉德的语气中有钦佩更有心疼,“伯伯出国时,也不让工作人员给他买新衣服。他住在外国政府指定的接待场所,工作人员不方便在那里洗我伯伯满是补丁的衣服,只好把它们拿到当地的中国大使馆,请使馆的同志帮忙洗一洗。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边流泪边给他洗衣服——那衣服太旧太薄了,都不能用力搓,一搓就要破了,只能轻轻地抓洗几下。”

    周秉德问记者:“你猜猜,我伯伯当了26年的总理,他穿过几双皮鞋?”记者心知不多,可毕竟一年有四季,总理又频繁出席活动,怎么也得有四五双吧。“他只有两双皮鞋。除了不肯添置新衣物,生活用品也不准换新的。他的餐具从进北京城以后,20多年一直使用同一套。工作人员想给他换一条新毛巾都不行。”

    周恩来总理曾坦率地说:“六七亿人口的中国就一个总理,再穷也不缺那几身新衣服,但问题不是缺不缺衣服,我这样做不光是一个人的事,而且是提倡节俭、不要追求享受,提倡大家保持艰苦奋斗的共产党人本色。”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周恩来总理用毕生的经历,为我党严于律己、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作出表率。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

1959年春节期间,周恩来和亲属们合影。

    人们常常用“日理万机”一词来形容周恩来总理的日常工作。可即使是在这么忙碌的情况下,他也把“公”和“私”分得清清楚楚。

    周秉德对记者说:“咱们这位总理啊,只要是他自己的事情,一定不能花公家一分钱。有一次,伯伯要去北京机场接外宾。他非常注重外交礼仪,出发前得刮胡子、理发再见外宾。所以,他就让司机把从西花厅到北京饭店去理发的这段乘车里程记下来,他自己支付费用。

    “西花厅原来有一些梨树、海棠树,到了秋天就会结果子。照理说,自家院子里结的果子,都是自己吃,可到了伯伯这儿就不行。虽然为了避免浪费,他让人把果子打下来,分给大家吃,但是他要把水果的费用估算后上交。工作人员对此有些不解,他说,‘这是公家的果树,用公家的水浇灌,公家的园丁在照顾,所以吃水果我得交费’。”

    1966年夏天,周恩来总理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跟学生们座谈,吃饭时婉拒了学校的安排,而是去学生食堂排队就餐。“伯伯交了4两粮票,买回来两个馒头。”说到这,周秉德一边用手向记者比画馒头的大小,一边对记者说,“现在的年轻人能吃一个这么大的馒头就不错了,为什么他一位68岁的老人家能吃两个?因为那时经济困难,没什么油水,只能靠粮食果腹啊!食堂的师傅觉得总理干吃馒头怎么行呢,就又给他端来一碗汤。伯伯马上让卫士再交5分钱。他到外面吃饭从来都是自己交粮票、交钱。”

    作为总理,周恩来从不搞特殊化,更不让他的亲人因他而接受特殊待遇。周秉德对记者说:“在我父亲周恩寿工作调动时,伯伯对我父亲的上级领导说,要把我父亲安排到职位低、待遇少的岗位上。后来,我父亲身体不好,不能天天上班,有时会请假。伯伯说,不能全勤就不能拿全部的工资,他让我父亲提前退休。所以我父亲不仅再无晋级的可能,收入也比在职时低了不少。”

    “不准占公家一点便宜——伯伯自己这样做,也这样严格要求家人。可一旦家人生活中遇到困难,他总是慷慨解囊、用心关爱。因为我家房子小,孩子多,父母收入低,伯伯给了我家很多资助。”周秉德话锋一转,神色中满是感动,“直到伯伯去世后,我才知道他给我们家的资助竟然占到他工资的一半!伯伯宁愿拿自己的工资来资助我家,也不让亲人向国家申请补助。”周秉德微微提高了音量郑重地说:“这就是咱新中国的总理!这就是咱共产党的干部!”

    “伯伯对我们影响最深的,就是教育我们国家利益至上。我们姐弟6人工作的落脚点全是当时国家需要的岗位。这么多年我们受的教育就是,周家人工作上、生活上条件再苦再差,不能因为伯伯的身份得以改善或提升。我们自己的前途要靠自己努力。这些教诲,我们这一辈人受益终身。”周秉德欣慰地说。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以此来形容周恩来总理一生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再合适不过。

“相偕相伴机缘少,革命情义万年长”

    1964年端午节前,周恩来总理一直忙于中央工作会议和接待外宾等活动,很难与邓颖超团聚。邓颖超就于端午佳节写下“夫妻庆幸能到老,无限深情在险中。相偕相伴机缘少,革命情义万年长”一诗,赠予周恩来,以寄深情。短短4句,道尽了这对模范夫妻志同道合、携手相伴的温馨时光。

1964年端午节,邓颖超写给周恩来的诗。

    周秉德向记者动情讲述道:“伯伯、七妈非常恩爱。我翻看伯伯、七妈留下的照片时,发现他们常常会在8月留下合影,因为8月8日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革命战争年代,他们在血雨腥风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拼搏,聚少离多,并不是每个8月都在一起,更鲜有机会拍照。虽然他们嘴上不说,但是心里都记着这个日子。”

    “因为伯伯工作特别忙,所以七妈对伯伯的关照更多些。伯伯总是通宵达旦地工作,秘书、七妈提醒他休息都不听。为了让伯伯能有段短暂的休息时间,七妈有时候就会派‘娃娃兵’上场。我记得,那是1950年,我妹妹秉宜还在上幼儿园,放假就住在西花厅。5月的一天,伯伯已经连续工作了20多个小时。天将拂晓,七妈看到伯伯还在办公室伏案工作,就让值班的王力阿姨把仍在睡梦中的秉宜轻轻唤醒,让她叫伯伯去中山公园看花。秉宜虽然年纪尚小,却明白自己‘有任务’。她直接走进伯伯办公室,拉着他的手说,‘伯伯,咱们出去看花’。”说到这,周秉德忍俊不禁,“伯伯看着那么小的秉宜,跟她讲大道理吧,她也不懂;再看看她仍显惺忪的睡眼,伯伯一下就全明白了。从那天留下的照片上可以看到,伯伯虽然是在赏花,但他的眼神透露着疲惫,表情也有点无奈。而西花厅这边,直到看着伯伯的车开出去,七妈才松了口气。”

    “伯伯生活中也非常关心七妈。”周秉德指着一张周恩来总理和家人的合影给记者看,照片上的周总理开怀而笑,不过照片上并没有他的夫人邓颖超。周秉德的话解开了记者的疑惑:“别看照片上没有七妈,但这张照片却是伯伯专门为七妈而拍摄的。1959年春节期间,伯伯让秘书把在北京的亲人找过去吃顿饭、拍张照。目的不是为了让大家合影留念,而是为了将照片寄给当时在外地养病的七妈。伯伯想通过照片告诉她,今年春节他在北京并不孤单。他这是为了让七妈不要惦记他,要她安心养病啊!”

    周恩来总理平常从外面回西花厅时,车子会一直开到院里,然后他下车径直走进办公室工作。周秉德对记者说:“有时,七妈从电话里知道伯伯要回来了,就让我们几个小孩到距离西花厅门口几百米的前院等他,他一看见我们就会提前下车,跟我们一块儿走回西花厅。七妈觉得,能走上几百米,对伯伯也是好的。伯伯通常一边走一边问我们学校的情况。有时候,我们还会边走边唱,伯伯爱唱《洪湖水浪打浪》,他打着拍子,我们一块儿唱着歌走回去。”周恩来、邓颖超去世后,因为他们都没有保留骨灰,所以周秉德和家人几乎每年都会去西花厅缅怀故人。走在那条曾经多次走过的小路上,她的耳边仿佛还萦绕着伯父周恩来的歌声,只是婆娑的泪眼中,再也望不到那晚归的挺拔身影……

    如今,9600多万名党员继续坚定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吾辈青年依然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志向发愤图强。中华民族已经开始走上中国式现代化的腾飞之路。这,就是对周恩来总理最好的思念!

    文中所示图片除标注外均由周秉德提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3月3日 总第3952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阮伸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