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大宪章》

作者:李文栋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2-03 星期五

《大宪章》(部分)

    入选时间:2009年

    申报国家:英国

    保存地点:英国大英图书馆、英国林肯城堡、索尔兹伯里大教堂牧师会礼堂

    《大宪章》也称《自由大宪章》,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法案之一。它起源于英国普通法案,与当时的政治背景直接相关。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成为英王威廉一世。就当时的欧洲而言,英格兰的王权已算是最有力的。在封建时代的英国,王权并非英王独享,而是由教皇、英王和贵族分享,其中贵族一直是能够抗衡王权的势力。王室权力自身的膨胀欲及藐视一切的权力威仪让英王与贵族之间产生种种冲突。

    1189年继位的“狮心王”理查德一世(即理查一世)为守住法国阿基坦和诺曼底的家族领地,开支巨大,他便将这一重担转嫁给了后继者。1199年英王约翰继位后,军事、政治和个人方面的不足让他失去了法国的财产,收复诺曼底成为其此后统治的主要目标。由于收复失地需要资金,所以皇家司法豁免权就成为约翰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他不仅增加了税收,还将国王授权范围内的特权与办事部门用以买卖和募集资金。这种执政方法给英国带来沉重的财政及司法负担。

    1209年,约翰因拒绝与教皇英诺森三世达成服从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协议,被教皇开除教藉。直至约翰对法国开战前才被迫屈服,并向教廷交纳年贡1.3万马克,这也加剧了臣下对他的反对。同时,约翰为保证军事行动的财力支持,不仅利用手中的权力提升税率,还对诸侯采取一系列残酷盘剥,引起各地强烈不满。随着作战连续失利,加之约翰意欲募集更多资金,贵族便聚集起来商议要抵制王权的滥用,保障自身利益。贵族与英王之间的矛盾逐步达到顶峰。

    1215年,处于劣势的约翰与叛乱贵族在英国温莎附近的兰尼米德会晤,被迫签署并颁布了保障贵族和骑士利益的《大宪章》。坎特伯雷大主教负责和约的协调,此和约最初为口头协定,后由皇家文书起草。6月,《大宪章》抄本在全国分发。

    《大宪章》由序言和63个条款构成,主要内容是确保贵族和都会的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如:规定全体自由民享受自由权;伦敦和其他城市享受自治权;国王征税必须同贵族会议商量并听取民众的意见;非经同级贵族依法审判,任何自由民不受拘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公权、放逐、伤害搜查和逮捕等;不得强迫骑士和其他拥有土地者服额外的兵役;同时规定由令主推举25人组成1个委员会,监督宪章的实施;国王如有违反,可对其采取剥夺土地没收财产等手段予以制裁,甚至还有一条声明,如果国王违反规定,封建主有以武力进行反抗的权利等。

    《大宪章》是封建阶级内部权力再分配的文件,是约翰王朝时期解决深刻政治危机最实际有效的策略。《大宪章》最重要的意义是第一次在税收、封建权利和司法等领域对王权予以详细的书面限制。虽然《大宪章》在最初公布时未能彻底解决贵族与英王之间的冲突,但它对英国的法律和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大宪章》成为争取权利的法律依据,并被确定为英国宪法性文件之一。

    至今留存下来的《大宪章》有4部抄本,其中2部由大英图书馆保存,有1部在1731年遭遇火灾受损严重,它也是唯一留有皇家印鉴的抄本。另外2部分别由英国的林肯市和索尔兹伯里市保存。2009年,《大宪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当人们解读《大宪章》时,其意义已经超出了13世纪背景下的英格兰。17世纪时,英国国会议员反对查理一世时引述了《大宪章》;18世纪时,美国在要求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对抗中引述了《大宪章》;此后的《美国宪法》以及《权利法案》都引述了《大宪章》的内容。至今,对于那些受到压迫的人们来说,《大宪章》仍然是希望的象征。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2月3日 总第3940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阮伸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