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父亲的“家庭档案本”

作者:张朝花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1-28 星期六

    春风暖阳,秋色斑斓,时光匆匆,倏忽而过。唯有过往的印记在记忆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那天,学校要求每名教职工重新填写“个人信息档案表”。填表时,我一时记不起父母的身份证号码,只能回家去找父亲要身份证。回到家中,父亲正忙着刷手机视频,就让我自己去柜子里找。

    家里这个柜子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从我还是一个小豆丁到如今人到中年,这个橙红和浅黄相间的衣柜一直陪伴我长大。我轻轻拉开柜子中间的一个抽屉,开始找起父母的身份证来。最上面的这个红色小本本是什么呢?我拿起来一看,哦,是父母的“计划生育奖励金发放证”,不是我要找的;这个蓝色的一看也不是;继续往下翻找,咦,这个是什么?我以前都没有看见过。那是一本有些陈旧的、很普通的笔记本,中间还夹着几张不知从哪里撕下来的纸。我很好奇父亲在本子里记下了什么,又不好直接打开来看。

    拿着那本笔记本来到客厅,父亲还在捧着他的新手机玩。我心痒痒地问他这个本子是什么,可不可以看。父亲看了我手中的本子一眼说:“你想看就看呗,又不是什么不能看的,就是平时随手记下的。”

    我先把那几张一看就年代久远的纸拿了出来,只见第一张写着:“一九六六年六月二十五日,担柴五十四斤到南雄城仙人巷,两分钱一斤。”我大吃一惊,那时父亲也就十多岁吧,竟然就挑柴卖了吗?我不由得向父亲询问起来。父亲放下手机,和我说起了从前。母亲也从厨房出来,坐下来一起听。

    “那时候穷啊!”这是父亲的第一句话。然后他告诉我,因为家里没有壮劳动力,他为了养活生病的母亲和妹妹,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那天,他半夜三更起来,摸黑走几十里山路去砍柴,再走更远的路挑到城里去卖,一直忙活到中午,结果那一次才挣了一毛多钱,饿得要死也没钱买吃的,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回来就随手记下了。父亲又说了一些从前的经历,依我看来,件件都是生活的磨难,但父亲的话语中听不出一点点难过与愤恨,只有些微的感慨。也许父亲只是觉得那时候身边的人大多是在讨生活,都是一样的辛劳吧。

    还好,父亲的生活随着国家的进步而越来越好。父亲的笔记上有这样两条记录:“一九七九年元月初三日,买了一辆红棉牌单车。”后面还有父亲难得的几句写自己心思的句子:“以后就可以用单车搭夫娘(老家对老婆的称呼)和妹佬(老家这么称呼爱女)进城了,想想就高兴。”紧接着又见父亲记了一句:“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十二日,买了一部华南牌衣车(缝纫机),夫娘很高兴。”我读到这一条,母亲也有话说:“自从买了衣车,你小时候的衣服都是在城里买了布回来我做的呢。”母亲这句话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那些“黑历史”。自从家里有了衣车后,虽然我的新衣服变多了很值得高兴,但是母亲做衣服没有新款式新花样,年年都是一样的上衣和裤子,就算颜色有变化,也改变不了我当时的郁闷。所以,我小时候特别喜欢过年,只有过年的时候父亲会给我买新衣服,其他时候都是穿母亲做的“爱心衣”。我和父母说起这事,他们一起笑了,笑容中没有阴霾,只有幸福的回忆。

    这几张纸上只有几条笔记,但那陈旧笔记本中记得就多了,间隔的时间也没那么长。第一条是“1984年6月27日,买了一台黑白的东芝电视机”,然后又零零散散地记了几条,“1988年,年收入超了五千元”“1989年4月,买了一辆永久牌单车”“1990年7月,买了一辆凤凰牌单车,给孩子上学用”。最吸引我的是这样一条:“1994年11月,带着夫娘到广州逛了一圈。”哇,父亲竟然带着母亲去旅游过,我却从来不知道!

    翻看着这些记录,从儿童到少年时期的难忘画面又一一在我脑海里闪现。看着一条条简单明了的记录,可以想象父亲在记录时是多么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从小家看大家,从一户看全国,父亲的记录见证了中国在这个时期的飞速发展。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映射在了父亲这一本普普通通的陈旧笔记本里。

    父亲的笔记本里有生活琐碎,有喜怒哀乐,有儿女情长,也有家国天下。他用一家之主的身份记录家庭的收支,用父亲的情怀记录孩子的成长,用老百姓的眼睛记录国家的发展。你看,他记下“1993年9月,孩子去师范学校读书了,公费生。”“1992年10月,家庭收入过万的农户可以在村里另外统一建小楼房,有补贴,我没有参加,还是孩子读完书再考虑这事吧。”“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电视上播放的那个回归场面真是震撼啊!”“1999年11月,孩子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听说是第一批搞房贷的商品房。”“2019年8月,大孙子收到了厦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真高兴!”……我从来没有见过父亲记录这些,也许我对父亲的了解真的太少了,关心也太少了。想到这儿,一抹心疼蔓延开来,绵绵密密,提醒我要好好珍惜当下。

    父亲的笔记本其实也是我们的“家庭档案本”。与“家庭档案本”的惊喜邂逅,让我更了解自己的父亲,也更深刻地感受到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月19日 总第3935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实习编辑 阮伸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