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缘定三十载 情系两代人

作者:吴昕达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1-13 星期五

    时间如一条永不停歇的奔腾河流,记忆则如散落在河边的点点石块。它们中有的在光阴之力的不断冲刷下逐渐变得面目模糊,有的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和磨砺而愈发璀璨夺目。对于我而言,关于儿时的、关于父亲的记忆正是后者,并且这些珍贵的记忆总是与那座神秘的电站相依相伴。

往昔峥嵘

    雄伟,古朴,遒劲,儿时的我每每眺望那座电站,总会被它的伟岸所折服。

    作为新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和自行施工的大型水电站,关于它的故事有许多,强烈地吸引着儿时那个有着无穷探知欲的我。

    那就是新安江水电站,电站的建设代表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水力发电事业的前沿发展水平,是新中国水电史上的里程碑,为国家建设大型水电站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国内多座大中型水电站输入了大量人才,被誉为“长江三峡的试验田”。

    父亲是电站的一名运行人员,在我的印象中,他总是早出晚归,但我仍坚持早起送他上班,短短的路途便是我们父女俩难得的相聚时光,父亲也会趁这个机会给我讲述许多关于电站的往事和见闻。比如,周恩来总理曾亲临工地视察,在看到电站建设者们自力更生建设电站的精神和干劲后,挥毫写下让人铭记至今的题词:“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再比如,来自五湖四海的两万余名电站建设者在祖国的一声号令下齐聚铜官峡谷,他们坚持日夜三班施工,在荒山野岭中艰苦奋斗、挥洒汗水,创造了不朽奇迹……我听得津津有味,直呼震撼,大觉过瘾。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让我着迷的关于电站的故事已不再神秘,但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父亲讲述这些事迹时眼中饱含的荣光与自豪,也正是那时,我与电力事业缘分的种子便已悄然种下,并在时光的浇灌下静待发芽。

周波始动

    巨大的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还有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复杂仪表,是我对父亲工作地方的初有印象。

    第一次来参观这个叫中控室的地方,我在陌生的环境中略微有些紧张,但儿童探索的天性逐渐占了上风,很快我便拉着父亲询问起这些古怪设备的功能作用。

    当看到中控台中央那块不断来回跳动的硕大仪表时,我好奇地问父亲:“这块仪表为什么会跳舞?”父亲笑着说:“这是周波表,它代表了我们电力系统的频率。它可是非常重要的,它跳动的幅度越小,说明电力系统越稳定,爸爸和同事们的工作就是要保证它能够稳定地跳动,这样人们家里才能安全可靠地用上电啊。”虽然无法完全理解父亲的话语,但小小的我还是记住了这块有趣的重要的又会跳动的周波表。

    时光飞逝,大学毕业后的我追寻着父亲的足迹,来到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成为一名光荣的电力人。曾经的中控室已经搬迁至新建成的厂房中,嘈杂的环境大为改善,满目的仪表也被更为直观的液晶显示屏所替代,而彼时的我也从一名参观者变为了一名电站管理者。

    接受指令、口述、确认、执行,巨大的水轮发电机组在我的操作下迅速启动,向电力系统源源不断地输送电力,维持着系统的稳定,看着周波划出优美的曲线,我仿佛听到了电力系统“咚、咚、咚”般稳健的心跳声,在满心欢喜之余也深感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更加全神贯注地关注着中控屏上每一组数字变化和画面变动,因为我知道我守护的是无数个家庭温馨和谐的万家灯火。

    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发电以来,已累计发电超过1000亿千瓦时,是华东电网第一调频电厂,为电网调峰、调频、防洪减灾作出了重大贡献,并确保了沿江两岸城市供水和工业用水,减轻了下游30万亩农田的洪涝灾害。

蓄能新篇

    专注的眼神,稳健的落笔,灵动的线条,这是父亲在画图时的场景,作为一名工程师,画得一手漂亮的图纸是父亲那辈电力人的必修课。可能是继承了父亲的兴趣与爱好,儿时的我不仅对画画情有独钟,也对电站的建造充满兴趣。那时,父亲带着我来到电站展示馆,详细介绍了电站从筹建到开工再到建成的过程,并向我展示了部分电站建造过程中的图纸,看着那些微微泛黄并充盈着复杂线条的手绘图纸,我对建造电站的庞大和复杂有了全新的认识。不过那时候的我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今后会参与到另一座全新电站的建设中。

    时间来到2016年,得知一家抽水蓄能筹建单位面向系统招贤纳士,儿时建造电站的梦想重新被点燃,但也有担心和不舍,担心的是从常规水电到抽水蓄能专业知识不足,不舍的则是要远离家乡父母和工作多年的单位,独自面对全新的环境。不过最终,在父亲的鼓励下,我毅然来到浙江宁海抽水蓄能电站参与电站的建设工作。

    浙江宁海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能源局“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工程。作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抽水蓄能电站具有调峰、调频、调相、储能、系统备用和黑启动6大功能,在保障大电网安全、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全系统性能、促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抽水蓄能电站也面临政策审批复杂、建设周期长、细分项目多等挑战。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不等不靠,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建立多方协调沟通机制,跑出项目前期加速度,克服疫情影响和高温、冰冻、台风等极端天气,创新应用基建智能管控系统、VCC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绿化技术、SBM竖井掘进机、TBM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大吨位自动振动碾压机等新技术新设备,并建成系统内首家智慧档案库房,工程建设高效有序推进。

    从传统水电行业来到抽水蓄能行业,我儿时的梦想正一步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相信,在抽水蓄能加快发展的时代大潮中,我的梦想和奋斗必将绽放更为绚丽的光彩。

永恒律动

    如今,曾经乌发葱葱的父亲早已两鬓斑白,告别了工作三十余载的岗位,成为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但他仍心系着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电力事业,经常询问我电站建设情况和电力事业发展现状,并叮嘱我要时刻保持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踏实工作、甘于奉献,不负电力人的光荣传统。虽然这些话语我已听过无数遍,但我每次都认真点头称是,这也成为我与父亲交流时独有的默契。

    电波赫兹的律动穿越时空,穿越记忆,将薪火从他那老一辈电力人传递到我这一辈电力人手中,也必将由我之手传递到我身后的新一辈电力人手中,源源不断地传递着光与热、暖与爱……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月12日 总第3932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