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下乡写春联

作者:张莉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1-10 星期二

    腊八过后,父亲打电话提醒我:“别忘了写春联。”

    是啊,“过了腊八就是年”,2023年的春节就要到了。写春联送福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新年的一个美好记忆,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表达。学习书法的这5年里,我曾有过一次下乡写春联的经历,至今难忘。

    两年前的一个周六,我接到安徽省肥西县农民书画协会主席的电话,邀请我参加“送春联下乡”活动。我感到很惊讶。虽然学习书法两年有余,也参加过县里举办的书法展,成为县书法家协会会员,得到了一些肯定,但要说写春联,我还真没写过。正当我不知如何推辞时,电话那边传来一番鼓励,说看过我写的毛笔字,肯定行。我硬着头皮答应了。他给了我一位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并告诉我第二天集合的时间和地点。

    时间紧、任务重。放下电话,我赶紧忙活起来。先从网上搜集了一些春联书法作品,挑选了几副大众化的、寓意好的春联备用。我知道,自己学习书法的时间不长,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做到临阵不慌。

    第二天一早,我提前到达约定地点,见到联系人。他是我们当地一位书法家。他告诉我,今天一共是6个人,分两组,一组3个人,各去一个乡镇。我们组写春联的地点是在乡镇的一家银行。到了目的地,我才明白为什么“送春联下乡”活动会选择这个地方:这里人真多啊。临近春节,附近的人们尤其是老人习惯拿着存折来取钱。银行里挤满了人,门口排起了长队。而且,该银行坐落于乡镇的主要街道上,是人们上街买年货的必经之地,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刚下车,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就像小时候去乡下奶奶家过年那样熟悉和亲切。

    银行工作人员帮忙摆放好桌椅后,我们便拿出专门用来写春联的红纸,又找来几个小碟,倒上墨汁。我们3个人各就各位,架势便拉开了。乡亲们一看我们摆这阵势,立马就围了上来。

    开场前,我们告诉乡亲们,这是“送春联下乡”活动,免费为大家写春联、送春联。依照惯例,先写几个福字送给大家。原来,“送春联下乡”活动是有程序的。

    于是,我们3个人开始写福字。周围那么多热情的人围着、那么多双热切的眼睛盯着,还不停地议论着。我感到十分紧张,毕竟是第一次当着那么多人写毛笔字。看看旁边两位老书法家,淡定从容,胸有成竹,我心里颇为羡慕。我写的是楷书,虽然也算周正,但感觉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

    这时,一位年轻女同志站到我面前说:“您能帮我写几个福字吗?”我告诉她,没问题,就是我写的福字不太好看,不够大气。她听后说:“我喜欢您写的福字,感觉挺好看的。”也许是这位女同志的话让我有了些许信心,我开始专心致志地写起来。

    写好几副春联后,我把春联放到后面小房间的地上,等墨迹稍微晾干再让大家拿走。有人绕着我写的春联一边看一边说:“老师,这个送给我吧。”我笑着说:“别急别急,等晾干了再拿。”他又说:“老师,您再帮我写个横批吧。”这时,我才发现刚刚只顾写春联,忘记写横批了,实在是经验不足。

    不过,经他这一说,我感觉底气也增加了许多。开始的紧张是因为怕自己写的字不好看,没人喜欢,没人拿走。却没想到,我写的字也有这么多人喜欢。后来,还有人专门等在我的边上让我写春联,我便越来越自信。

    因为地方小,我和几位老师轮流上阵,当然,他们比我写得快、写得多。我还抽空帮他们把写好的春联拿走放好,让大家去挑选。

    这样忙忙碌碌,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吃过午饭,我们继续为大家写春联。等我们把带来的春联纸都写完了,发现小屋子里晾着的春联早已一张不剩,全被拿走了。

    返程时已是下午3时,我感到有些腰酸背痛,但是累并快乐着。后来,和朋友聊起这次下乡写春联的经历,有一点点骄傲,也有一点点后怕。俗话说,半桶水晃啊晃。我不知道,我这半桶水,不,应该只有一小瓢水,怎么就这么大胆子敢去写春联。但我知道,那一年,这个乡镇的街上,可能会有几家的门上贴着我写的春联,也许字迹算不上有多好,却是我送给他们最真诚的新春祝福,希望他们在那一年,在以后的每一年,生活红红火火、阖家幸福安康。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月9日 总第3931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