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训民正音》

作者:张轶哲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1-06 星期五

    “训民正音”,又称“谚文”,是朝鲜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李裪主导创制的符合朝鲜语音特点的文字标记体系。“训民正音”创制完成于1443年。3年后,李裪命学者将该文字创制的目的、原理、注解和实例编纂成《训民正音》一书,在1446年刊行。因该书附有解例,又被称为《训民正音解例本》。存世孤本现藏于韩国首尔涧松美术馆,1958年5月22日被韩国政府指定为国宝第70号,1997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训民正音》一书(部分)

    入选时间:1997年

    申报国家:韩国

    保存地点:韩国首尔涧松美术馆

    公元15世纪前,朝鲜半岛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以汉字为工具书写经典、记录历史、创作文学,文言分离。由于朝鲜语(韩语)与汉语分属不同语系,所以语法体系及词序均有差别,使用汉字记录朝鲜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当时,能够学习和使用汉字的多是贵族阶层,平民大部分为文盲。后来,尽管出现了用汉字按朝鲜语的语法体系与词序标记语言的特殊书写体系——“吏读”,用于日常公私文书的书写,但仍无法完全地表达朝鲜语,不识汉字的平民也难以认读。

    李裪深感创制本民族文字的重要和迫切,召集其“智库”——集贤殿学士郑麟趾、崔沆、朴彭年、申叔舟、成三问、姜希颜、李垲等人在研究汉语音韵学和周边国家造字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朝鲜语语音体系,创制了既适合口语表达、又易于学习的“训民正音”。李裪在《训民正音》序文中阐述了他创制新文字的初衷:“国之语音,异乎中国,与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终不得伸其情者多矣。予为此悯然,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习,便於日用矣。”

    “训民正音”是一种拼音文字,共28个字母,其中17个为子音(声母),11个为母音(韵母)。多个字母(最多5个)拼成一个文字,组合成方块字的大小和形状,以便和汉字同时使用。《训民正音》一书中介绍,17个子音可按发音位置分为牙音、舌音、唇音、齿音、喉音5类,写法是根据发音时的舌位和口型所创;11个母音则以分别代表“天、地、人”的3个母音为基础,结合阴阳学说创制。

    集贤殿学士郑麟趾在《训民正音》一书后的跋里写道:“癸亥(1443)冬,我殿下创制正音二十八字,略揭例义以示之,名曰训民正音。”《朝鲜王朝实录》中的《世宗实录》也有关于世宗二十五年(1443)腊月,李裪创制正音二十八字的记载。“训民正音”是否为李裪亲创,我们不得而知,很多史学家仍倾向于该文字为集贤殿学士们集体创制。“训民正音”不仅可以很好地标记朝鲜语,“以是解书可以知其义,以是听讼可以得其情”;还易学易用,“智者不终朝而会,愚者可浃旬而学”。它的创制成功是朝鲜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然而,“训民正音”的推行过程十分坎坷,创制之初便遭到部分朝鲜文人和贵族的抵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集贤殿副提学崔万理等人在1444年所上的《议谚文疏》,他们认为抛弃汉字就等同于远离中国文明,而成为夷狄之邦。尽管李裪坚持颁布并推行,但朝鲜王朝仍以汉字为官方文字,而“训民正音”的使用十分有限。

    1446年刊行的《训民正音》一书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正文,据说由李裪编写,包括阐述创字宗旨的序文和对28个字母写法、发音以及组合方法的基本介绍;第二部分为《训民正音解例》,是学者奉李裪之命撰写的,又细分为对新文字创制原理进行说明的“制字解”,对标记音节头音的17个子音进行说明的“初声解”,对11个母音进行说明的“中声解”,对音节末子音进行说明的“终声解”,对初声、中声、终声3声组合起来标记音节的方法进行说明的“合字解”以及作为新文字标记词语时的一些“用字例”,最后附有郑麟趾撰写的跋。

    《训民正音》一书长32.2厘米、宽20厘米,装帧采用传统的“五针眼”线装形式。全书共33张,其中正文4张,解例29张,正反两面均印有文字。书籍采用世宗字体,以精致雕刻的木版印制,所有笔画力道一致,字体流畅,使用的纸墨也较为上乘,体现了15世纪朝鲜王朝较高的出版印刷水平。

    1940年,《训民正音》一书在韩国庆尚北道首府安东附近被发现。这也解答了先前围绕“训民正音”的诸多争议问题。至于该书当年为何消失?有学者分析,可能与1504年前后,朝鲜王朝第十代君主燕山君的“谚文禁乱”有关。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月6日 总第3930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阮伸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