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老照片

“红颜新妆比花艳”

——民国时期山东荣成婚嫁风情一瞥

作者:王 芳 徐 健 夏华玉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1-03 星期二

    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据清代山东荣成籍举人姜海峰所著《士庶婚礼端本考》载,古代不仅士大夫阶层结婚通行“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普通百姓结婚同样要遵六礼而行,只是礼仪的繁简不同罢了。荣成地处偏远,古时就将六礼改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说亲”“送柬”“送日子”等,而不论婚俗有何变化,在整个婚礼中最为隆重的还要数“亲迎”了。

上轿之前有说道

    民国时期,荣成有钱人家娶亲多数是用八抬大轿。吉日那天,由新郎家组织花轿队到新娘家迎亲。轿有两乘,新郎乘“雅轿”,新娘乘“花轿”。两乘轿均为红缎花轿衣、金顶飞檐、流苏下垂。新郎家请本家的年轻人在轿前抬着食盒引路。盒内装着一块肉,俗称“离娘肉”,肉的中间割了一道不通到两头的口子,到新娘家后再由其分割开来,用于吉日包饺子及招待宾客之用。食盒两旁空酒瓶内各插一根大葱,借葱的谐音,寓意婚后日子过得富裕从容。盒架两侧各绑一个红纸封口的酒壶,用其中装的酒喷洒新娘的衣物,以期新人相亲相爱、白头偕老。在“三吹三打”的乐声中,新郎来到新娘家,拜见岳父后即去宗庙拜祖先,女方家则在此间隙为新娘“开脸”。为新娘“开脸”的人会选家族中长相标致、子女双全的女眷,她嘴上咬住线的一头,左手扯住线的另一头,右手撑开线圈并挽上“劲儿”,贴紧新娘面部一紧一松地将汗毛拔去。“开脸”时,新娘端坐在柳条笸箩里,因笸箩不漏水,取其福运常存之意;笸箩里放有一把裹着红布的斧头,以示坐在“福”上。

民国时期,威海卫码头附近迎亲抬轿的场景。 山东省威海市档案馆藏

1933年,威海卫乡间小路上娶亲的花轿队伍。 山东省威海市档案馆藏

    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关于“开脸”的传说。相传,在南岳衡山脚下,有名曰杨家湾和李家塘的两个屋场。双方关系僵持,经常发生冲突,百姓为此苦不堪言。后来,两个屋场的秀才杨仁义和李智信结伴赴省城参加乡试,言谈间十分投机。二人遂结拜为异姓兄弟,并商定将来生育子女后,若为异性则结为夫妻。乡试后,二人都考取了举人,并在各自的屋场声威俱增,逐渐促成了两个屋场的和解。多年后,杨仁义的女儿碧玉和李智信的儿子元亨到了该婚配的年纪。不料,碧玉突然患病,样貌大变。李智信闻此讯息,前来探望。杨仁义忙将女儿藏起,并以一位长相秀气的女子冒充碧玉。李智信见“儿媳”相貌无异,只当是误传,放心地回去了。转眼间,婚期将至,杨仁义心急如焚,此事若被拆穿,不仅影响两家的关系,还可能让两个屋场再起争斗。因此,他整天唉声叹气,不知如何是好。一日,他午间小憩时,梦见观音菩萨对他说:“女大十八变,莫须着急,姑娘到婆家后自会变美。不过,上轿前,务要请人用线绳绞去她脸上的汗毛。”于是,在碧玉出嫁那天,杨家请来家族里有福气的年长妇人,为碧玉绞去脸上的汗毛,扑以香粉,敷以胭脂,再罩上红帕。花轿抬进李家塘,新郎元亨原本对传闻还心存疑惑,拨除红帕后见新娘美若天仙,喜不自胜。自此,“开脸”的婚俗沿袭下来。

中西融合有特色

    因清朝末年英国强租威海卫等历史原因,清末民初,中西结合的婚俗在荣成达官贵人阶层盛行开来,民间亦受影响。民国时期,荣成新人们的婚礼呈现“新旧并呈、中西杂糅、多元发展”之势,中式风雅和西式浪漫的交融使当时的婚嫁仪式更具独特韵味。比如,有的新娘披着雪白的西式婚纱,行“六礼”之仪;有的婚礼中既准备了传统的迎亲花轿,又可见以鲜花精心装扮的西式马车;有的人家将婚礼分为两个仪式区,家中保留传统的拜堂、敬茶环节,而主仪式则是新娘身穿婚纱、手捧鲜花,新郎穿着西式礼服,在教堂内举行;还有的人家完全按照西式婚礼流程举行仪式,座钟、雪花膏、口红、香水、威士忌、白兰地等洋货在婚礼中不再罕见。

清末民初,威海卫街道上接新娘用的西式马车。 山东省荣成市档案馆藏

    纵观民国时期荣成的婚嫁习俗,无论是遵循中式传统,还是追求西式浪漫,一场隆重热闹的婚礼过后,两个原本毫无关联的家族就有了“血缘”,自此便有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味。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12月30日 总第3927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阮伸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