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云锦色彩之美:触动心灵 庄重华丽

作者:金财财 崔龙龙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12-16 星期五

    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对江宁织造遗址进行发掘时,意外地发现了较多红、绿、靛色的染料及染具,这些都是清代江宁织造局织染云锦所用之物。云锦的绚烂色彩,正是使用这样的矿物或植物染料,通过染丝技法而实现的。

    织染的事务并不是清朝才兴盛的,其在元代就已开始受到重视;到了明末,因战乱导致短暂停顿;清顺治时,朝廷又陆续恢复了江宁、苏州、杭州三处江南织造局的职能;至清朝末年,西方先进的纺织机器与现代化学合成染色技术传入中国。其实,清光绪年间就已专门为洗丝和染丝颁布了各项规定,并设立了“金陵染坊碑”。当时的秦淮河两岸,也有大量与织锦业相关的颜料商店、染坊和丝线店。这些都保证了彩色丝线的供应,从而保障了云锦的织造。

云蒸霞蔚 锦上添花

    云锦,因其华丽的色彩灿若云霞而得名。其用料考究、工艺精湛、图案精美、锦纹绚丽、格调高雅,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具有高超的工艺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锦”,并不只因其材料考究、制作费工而贵重,关键在于它运用五色彩丝织出的图案花纹精美华丽,实属丝织艺术品。《六书故》云:“织彩为文曰锦”;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锦”的释名说:“锦以五色丝织成文章,故字从帛从金……”可见,优美的纹饰和华丽的色彩装饰,是构成“锦”华贵的最重要的因素。

    云锦配色多达18种,运用“色晕”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并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实,云锦的用色继承了民族装饰用色的传统。从元代的织锦开始,由传统的注重配色转变为崇尚用金作主体表现,这在中国锦缎装饰上是一个极为突出的转变。明、清两代的织锦,在元代盛行用金风气的影响下,既重视配色,又考究用金,两种装饰方法被兼收并蓄,且结合御用服饰和宫廷装饰的具体实用要求,从而形成了金彩并重的锦缎装饰新风貌和用色规律。

    云锦最具艺术性,其图案经常把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抽象纹样和描绘自然现实的具象纹样结合使用,形成浑然一体的组合吉祥纹样。由于云锦作为贡品的特殊属性,其图案除了常见的吉祥纹样,还有很多龙凤纹样,如“龙凤呈祥”“凤戏牡丹”等。除了优美的图案纹样外,云锦还有瑰丽华美的色彩装饰,其配色以红、黑、蓝、黄、绿、金、银、紫、白等为大宗,常使用温暖、明快、鲜艳、强烈的颜色,就妆花缎织物的地色而言,浅色是很少应用的。除黄色是特用的地色(只有皇帝的袍服和御用的装饰织料才能使用黄地色)外,多是用大红、深蓝、宝蓝、墨绿等深色作地色。而主体花纹的配色,也多用红、蓝、绿、紫(包括绛色)、古铜、鼻烟、藏驼等深色装饰。

    在云锦图案的配色中,很多是根据纹样的特定需要,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进行处理的。例如,蓝色的云、绿色的云是违背生活真实的,但正如词中的“碧云天”一样,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并没有人说它描绘得不真实,相反地却赞誉其传神。云锦妆花织物上云纹的这种配色,也就是这个道理。它不仅丰富了整个纹样色彩的变化,而且加以金线绞边,这就更符合人们对祥云、瑞气和神仙境界的想象与描绘。五彩祥云和金龙组合在一起,表现出龙翱翔于九天之上,更加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心理,为统治者所喜爱。

“远看颜色近看花”

    “远看颜色近看花”是中国民间染织设计上掌握成品效果的一句名言。它的意思是说,好的染织设计,既要有优美的图案花纹,还须有动人的色彩装饰。因为作用于人们视觉的第一眼效果首先是色彩,然后才是花纹。

    在云锦设计上,艺人有这样一句话,“跑马看妆花”。“妆花”是云锦织物中色彩最华美、配色最丰富的织物。骑在奔驰的马背上看妆花织物,其实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要想给骑马者留下美的印象和感受,主要是靠色彩效果起作用。当然,这并不是说云锦成品的艺术效果真是用这种方法去检验,而是说明云锦设计艺人,深刻地理解到色彩装饰在成品效果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云锦妆花织物的配色,之所以能够获得浓而不重、艳而不俗、对比强烈而不刺激的庄重典雅效果,是由于其运用了色晕的装饰方法和片金绞边、大白相间对比调和的处理技巧。所谓色晕,按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将同类色或邻近色按明度分成深、中、浅若干个色阶,织于所要描绘的对象上,以表现其层次和节奏,并通过色晕来减弱花与花之间的对比。如牡丹的花瓣多作三色晕,而月季则作二色晕。

    在云锦色晕中,色彩的搭配有着十分精彩的独到之处。文艺复兴时期,为了表现蒙娜丽莎神秘而美丽的微笑,达·芬奇用自创的手指涂抹法,将40多层极纤薄的油彩层层叠加;南京云锦研究所的大师们首次采用“逐层异色”的染织方法,以70多种色彩的丝线原料,用织机织出了“蒙娜丽莎的微笑”,在云锦织造史上,第一次用这种方法织造人物肖像,可谓是1600年云锦发展历史的巨大创新。

    《蒙娜丽莎》原作纵77厘米、横53厘米;云锦版的《蒙娜丽莎》则纵2.5米、横1.8米,面积为原作的10倍。这么大的巨幅云锦作品,一般的大花楼木织机难以容纳,为了顺利完成织造并保证成品的尽善尽美,大师们首次使用了历时数年研发的超大型大花楼木织机。经过26位设计师、4名优秀织造人员6个月不停歇的织造,团队以织机当画架、纤丝为画布、纬管若画笔、色绒做颜料,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原作“无界渐变着色法”的油画技法,最终成功织出了“蒙娜丽莎的微笑”。

金陵锦色 丝美千年

    云锦使用的色彩非常丰富。若把明、清两代江宁官办织局使用的色彩名目从相关的档案材料中发掘一下,再结合传世的实物材料去对照鉴别,定可整理出一份名目极为丰富并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云锦色谱来。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云锦服饰和颜色有过大量描写,仅红色系就有大红、水红、桃红、银红、绛红等;绿色调中,又分柳绿、油绿、翡翠、玉色等数种。《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中国皇家织锦的一份档案记录,它记载了康、雍、乾三代的织染情况,提供了中国人生活中的色彩使用实例。尽管曹雪芹幼年时,受雍正朝整肃抄家的影响,曹家已家道中落,但也许是因为家族氛围的熏陶,又或是天生对色彩敏感,他对织染事务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拥有相当丰富的织染色彩方面的知识。他所掌握的这些知识,在《红楼梦》中都有点点滴滴的呈现。

    《红楼梦》中,以单字描述色彩的有:白、素、黑、皂、墨、乌、缁、黛、漆、灰、苍、红、赤、朱、丹、赭、绿、翠、碧、青、银、黄、蓝、紫、金等,这些字现今大多仍在使用;用复字组成的色彩词语有:粉红、大红、猩红、嫣红、桃红、水红、硬红、银红、绦红、朱砂、大赤、铁青、石青、佛青、靛青、青绿、水绿、石绿、葱绿、鸭绿、新绿、松绿、柳绿、翡翠、赤金、黄金、金黄、青金、紫金、销金、轻金、乌银、黑灰、漆黑、淡墨、紫墨、紫绦、宝紫、月白、雪白、苍白、玉色、藕色、茄色、土色、鸦色、葱黄、柳黄、鹧黄、石黄、宝蓝、缟素等;三字构成的色彩词语有:石榴红、海棠红、密合色、玫瑰紫、秋香色、荔枝色等。以上所列字词,大部分都还为大家所熟悉,但诸如银红、绦红、佛青、紫绦、鸦色、葱黄、柳黄、海棠红、密合色、秋香色等现已较少使用。

    云锦色谱作为云锦非遗价值的集中体现与保护传承的核心内容,至今尚未构建出完整体系,当下对其色彩规律的总结仍停留在经验、感性层面,缺乏有说服力的数据、可直接转化应用的色号参数以及数字化标准。传统云锦植物染料配方的失传、云锦配色口诀的失传、古代云锦织物的褪色、染色技术流失等问题,对传统云锦色彩的认识和还原带来较大困难。后经不断探寻、梳理、实践,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还原了南京云锦常用的27色,并以数字化的方式形成标准体系,呈现出南京云锦历史上首部完整的云锦色谱。有了这套设色标准,今后同款颜色的云锦面料便不会再有“色差”。

    2019年,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主持了云锦技艺数字化研究系列项目,将口口相传的云锦技艺,以标准数值、知识图谱、数字信息等形式呈现,展示云锦的染织技术、工艺流程、纹样章法、色谱构成与社会应用,获得了江苏省智慧文旅示范项目第一名。其中的“云锦常用色色谱”是用科技手段对云锦色彩研究保护的首次尝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水红、银红配大红,葵黄、广绿配石青,藕荷、青莲配紫酱……一面网红打卡墙,各类云锦配色阵列其上,令人眼花缭乱。云锦配色文化,将中国色彩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在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的展厅里,条条彩色丝绦悬挂,营造出唯美的意境。每种颜色的丝绦上,写着这种颜色的名字:秋香、茶褐、玉色、月白、藕合……即使只看字面,也能感受到一种中国风的浪漫意境。中国色彩之所以温润耐看、清丽雅致,得益于草木染自然稳重的气质。

    著名工艺美术家、画家陈之佛曾评价说:“(云锦)艺人发挥了他们的智慧,虽然采用强烈的色彩,由于利用对比的调和,不但不至于过于强烈刺激,反而感觉鲜明、愉快和庄重。”“云锦色彩接受了中国传统的强烈的积极色,加以运动变化,更加显得丰富多彩。”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12月16日 总第3921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阮伸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