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

——具有古名将风的共和国元帅刘伯承

作者:龙丁丁 特邀撰稿人 张文友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12-12 星期一

    1892年12月4日,刘伯承出生于四川省开县(今属重庆)。在革命战争年代,他驰骋疆场,军功赫赫。朱德曾赞誉刘伯承是“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格,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身为开国十大元帅之一,致力于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功勋卓著,备受尊敬。此外,他在家庭生活中处处以身作则,带头树立优良家风。刘伯承艰苦奋斗、不搞特殊化、自强不息的家风,不仅教化着其家人,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重叠设伏 七亘村两袭日军

    刘伯承出身行伍,戎马一生。他打仗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著称。抗战时期,刘伯承充分利用交通要道上的地形,展开全面的“交通斗争”,破击铁路、公路,以袭击“身体支离,血管破裂,接济中断”的敌军。刘伯承曾在七亘村巧设奇兵,两次伏击日军,创造了“七亘大捷”的传奇,同时,这也是一场八路军实施伏击作战的经典战例。

    1937年10月初,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刘伯承率领八路军129师进至正太铁路的山西寿阳、平定地区,在敌军的侧翼和后方积极打击、钳制,配合友军保卫忻口、太原。刘伯承仔细分析战局后提出:欲保太原,就要扼制敌人的要害。他还形象地比喻:“日本鬼子人多装备好,很愿意跟我们硬拼。可我们偏不这样干,而是打他的侧背。大家一定都懂得这样的道理,对付大人的欺辱,小孩子只有找机会躲在门后,等他过来,乘其不备给他迎头一棍。我们目前就是用的这一打法。”他还结合平型关战役讲到作战的组织指挥:秘密而周到的准备,迅速而突然的动作,侦察清楚,地形选择好,抓住日军狂妄、疏于戒备的弱点,采用伏击方法,兵力部署和运用都要恰当,发挥近战和英勇果敢的特长,就可以克敌制胜。

    10月25日,刘伯承在实地勘察中发现一条日军从河北井陉至山西平定的必经之路。该路位于山西平定县七亘村东面,草木丛生,不仅利于我军隐蔽,还能限制日军展开回击,正是设伏的理想之地。刘伯承随即命令第386旅第772团进至七亘村附近埋伏。26日拂晓,日军辎重部队在步兵的掩护下,向西开进。待日军的辎重部队进入伏击区时,772团3营放过日军的前卫部队,向主力部队发动袭击。由于我军战士占据有利地形,日军根本无力还击,死的死,伤的伤。经过我军一阵短促猛烈的火力袭击后,“部队即开始冲锋,进行白刃格斗,敌当即混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馆藏《战斗详报合集》档案资料中记载了这次战斗过程,寥寥数语却将我军的勇猛表现得淋漓尽致。经过2个多小时的战斗,除少数日军士兵逃跑外,其余被歼灭。此战共歼灭日军300余人,缴获骡马300余匹和大量军用物资。当天,刘伯承得到情报:正太路西段的日军正向东运动,娘子关右翼的日军也继续向旧关抄袭。他很清楚日军的意图是急于打通正太路,从背后威胁太原。据此,刘伯承判断七亘村仍然会是日军进军的必经之路,于是他决定还在此地设伏,再给日军一个突然袭击。与上次伏击不同,刘伯承将这次的伏击地点向西挪了一点,仍然利用七亘村的土坎、沟壑、草丛等自然地貌隐蔽埋伏。27日,日军派兵到七亘村战场收尸时,刘伯承为迷惑日军,让772团主力当着日军的面佯装撤退,造成七亘村无兵把守的假象。实际上772团3营绕了一圈又返了回来,在七亘村西改道庙公路南侧山地集合,等待时机。

《战斗详报合集》中有关两次七亘村战斗的情况(部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藏

    10月28日上午,日军的辎重部队果然循原路西进,前后有骑兵100多人,步兵300多人作掩护,还装备了十几门迫击炮。由于日军曾在七亘村遇袭,所以部队行进间距更加紧凑,搜索也更加严密。日军推进的速度非常缓慢,每走一段,会派骑兵来回巡查,遇到丛林、山坳或其他可疑目标就用炮轰。行至七亘村附近时,日军格外小心,向村里村外进行了连续炮击。而772团3营指战员则隐蔽在灌木、草丛和石洞里,不发一枪。我军伏击区距敌人仅40米远,而轻机枪阵地距敌人只有20米,未被他们发觉。11时,日军进入伏击区域,772团3营的机枪、步枪齐射,交织出一道严密的火网。这一次,日军虽有防备,但在772团3营战士的勇猛冲击下,仍被截成两段:前面的日军拼命朝平定跑;后面的日军迅速向测鱼镇撤。测鱼镇的日军闻讯赶往七亘村支援。见此情形,刘伯承及时下令收兵转移。这次伏击,我军击毙日军百余人,缴获骡马数十匹。

不搞特殊 与人民群众同甘苦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刘伯承始终保持着廉洁奉公、艰苦朴素的革命本色,他对家属、子女严格要求,让他们永远和人民群众同甘苦。刘伯承曾对夫人汪荣华说:“战争年代,我们与人民群众同甘苦。一打仗,就把孩子寄养在老百姓家里,许多干部的孩子都是吃乡亲们的红薯干和小米粥长大的。现在解放了,国家百废待兴,……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子女的生活,决不能特殊,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大体相当才是。”

    新中国成立初期,刘伯承因工作需要,带着全家来到南京,住在位于城东北方向的北极阁一座二层小楼内。随着其子刘蒙和刘太迟相继出生,原来的6口之家,变成了8口之家。军事学院营房部的工作人员认为刘伯承一家孩子多,住着比较拥挤,便多次提出在小楼旁加盖房子,或把小楼改建一下,但都被他谢绝了。后来,营房部的工作人员趁刘伯承到北京开会,在他家的楼房后面加盖了2间平房。刘伯承从北京回来后,看到新房子,对营房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严厉批评,说:“你们总说我住房紧张,我一家人住着一座小楼,老百姓有这种条件吗?你们不能让我太特殊了!”后来,在刘伯承的坚持下,把这2间平房分给了他身边的工作人员。

    刘伯承为了不给国家财政增加负担、不搞特殊化,不仅多次拒绝更换新车,更不准家人乘坐他的公车。汪荣华上下班都是骑自行车;孩子们放寒暑假,不论是从外地回来,还是开学前离开,都是乘坐公共汽车到火车站或者学校。有一年冬天,南京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由于道路湿滑,汪荣华只能推着自行车往家走。刘伯承的司机见汪荣华很晚还没到家,便悄悄地开车出去把她接了回来。第二天早上,刘伯承批评司机说:“你不应该私自出车去接她。”司机解释道:“天气不好,又是晚上,骑车遇到危险怎么办?”刘伯承则说:“骑不了车,她可以走回来嘛!为什么非要开小车去接呢?你要记住,车是国家配给我办公用的,家属子女不能随便坐,办私事更不能用公车。”

    刘伯承对家属、子女处处严格要求,为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他常常对家人说:“勤能补拙,俭以养廉,廉洁的品行要靠平时俭朴的生活养成。只有工作上廉洁奉公,政治上才能无私无畏。”刘伯承在夏天穿的是领口洗得发白的旧衬衣;冬天则穿着袖口、袖肘磨破的旧毛衣。有一天,汪荣华见刘伯承的旧毛衣已经破得不能再补了,便给他买了一件新毛衣。刘伯承接过新毛衣,看了看,又放到桌上说:“我这件旧的,补补还可以穿嘛,何必花钱买新的。”孩子们穿的衣服,往往是老大穿了老二穿,缝缝补补给老三。其子刘蒙上中学后,穿的还是姐姐的女式黄军装。有一天,刘蒙放学回家,嘟着嘴对母亲汪荣华说:“妈妈,以后我不穿姐姐的黄军装了,同学们都笑话我。”汪荣华仔细端详着儿子:挺高的个头,穿着一身女式军装是有些不妥。她忍不住笑着说:“是啊,你长大了!等这件衣服穿破了,妈妈再也不让你穿姐姐们的衣服了。”刘伯承艰苦朴素、不搞特殊化的作风,给他的家人留下深刻的影响。刘蒙曾说:“父母的言行对我教育很深,使我从小养成了俭朴的习惯。”

自强不息 刘门家风被称颂

刘伯承夫妇与子女们的合影 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供图

    刘伯承除经常勉励子女们要掌握真本领,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外,还告诫他们不要有优越感,从而脱离了人民群众。他曾对子女们说:“我打了一辈子仗,身边没有什么私人财产好继承。你们也不能靠着我刘伯承这块牌子生活。你们要自尊自立,自强不息。”

    刘伯承双目失明后,有一次让幼子刘太迟扶着他在院子里散步。突然,他挣脱了刘太迟的手,一边摸索着向前走,一边说:“这叫什么,这就叫自强不息。我80多岁还要自强不息,你们年轻人更要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啊!”然后,刘伯承又语重心长地告诫刘太迟:“我们是打扫舞台的,把三座大山推倒了,把舞台整理好了,唱戏要靠你们。你们要想唱好戏,就要好好学习,唱戏要靠真本事。”

    刘伯承的6个子女结婚后,便离开家搬到单位的职工房居住,只有在节假日才回家看望刘伯承夫妇。刘伯承的子女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刘伯承立下的一条家规:“结婚以后一律搬到工作单位去住,不要再和父母住在一起。”儿女们都理解父亲刘伯承的用心,是让他们结了婚、成了家,应该独立生活,自食其力,而不应该依靠父母生活。在刘伯承夫妇润物无声般的教育下,他们的子女没有辜负期望,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默默奉献着。

    刘伯承一生功勋卓著,他对党无限忠诚,是全党、全军广大干部的榜样;他功高不居功,始终不脱离群众,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他克己奉公,严格管教子女,倡树清廉家风,堪称社会楷模。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12月9日 总第3918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阮伸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