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玉佩琼琚 洵美且异

——探寻清代皇家奇特玉佩饰

作者:王韬竣 王 钢 张 静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11-30 星期三

    清代玉佩饰取历代玉雕优点,逐渐形成追求精雕细琢的艺术风格,进而使这一时期的工艺水平达到新高峰。玉佩饰不仅种类繁多,形制、纹饰也是各有不同。其中,玉扳指、玉带钩、玉带扣尤为突出。

指间风雅:从韘到扳指

    扳指在中国古代称为“韘”,《诗经·卫风》中就有“芄兰之叶,童子佩韘”之句。汉代文学家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也对“韘”字有所解释:“韘,射决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著右巨指。”即韘是保护射手拇指不被弓弦勒伤的专用器物。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一件玉韘出自商代妇好墓。

    由于弓箭在战场上使用有所减少,韘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小,装饰功能则逐渐增强,这种趋势在清代尤为明显。清代统治者是依靠骑射征服天下,所以对骑射极为重视。满族八旗子弟弱冠前,照例要到本旗弓房练习拉弓。拉弓时,每人要佩带韘保护手指,所以他们对此物特别重视,大部分选用坚韧、不润滑的材质制作,如皮革、牛腿骨、鹿角等。这一时期,韘也被通俗易懂的“扳指”一词所代替。在相关文献中有记载,扳指有时也被写作“搬指”或“班指”。随着政权的稳固,八旗子弟风气日渐奢靡,无心练习骑射,但佩戴扳指的习惯却保留下来。上自皇帝下至各旗子弟,尊卑不同但皆喜佩戴扳指,材质也由皮革、牛腿骨、鹿角等变为象牙、玉石等。

清 翠扳指 承德博物馆藏 张 静 摄

    乾隆朝用玉石制作玉扳指的最早记录是在内务府造办处的《活计档》中。乾隆十六年(1751)五月二十七日,乾隆帝命太监胡世杰将2件使用多年的堪达憨扳指及“甘黄玉有字仙人筒子花插一件、汉玉耆草杠头一件……”交给圆明园如意馆。2天后,胡世杰向如意馆传旨详细的活计要求:“将汉玉小杠头一件、汉甘黄玉花插一件改做扳指四件。用其做玉扳指,照新堪达憨扳指里口做,外口照旧堪达憨扳指做,下口照旧扳指做,上口照新扳指做。其做外身花纹时,照汉玉汉纹花觚上花纹做一件,照汉回纹卧蚕花插上花纹做一件,照汉玉双象暖手上花纹做一件,照汉玉暖手样式改画英雄花纹做一件……”乾隆十七年(1752)八月,乾隆帝在热河避暑山庄写下《角韘歌有序》,讲述了用玉石制作扳指的用意。自此,扳指由实用器物转变为欣赏收藏的玉器。通过《活计档》可知,当时制作玉扳指数量多达几百件。目前,这些玉扳指大部藏于故宫博物院,少部分藏于承德避暑山庄等处。在承德博物馆内珍藏着一件翠扳指,外径3.4厘米,内径2厘米,高3厘米,翡翠质地,光素无纹,圆筒形。该扳指以青白色为基调,古朴典雅,上部边缘呈圆弧形,不失为精品。

    由于乾隆帝经常把玩玉扳指,难免会有磕碰损坏。这时,他会命造办处挑选最好的玉匠进行修复。乾隆三十七年(1772)五月三十日,乾隆帝在避暑山庄把玩一件白玉扳指时,不慎掉到地上,扳指口沿被磕碰掉一块。他立刻给造办处下旨:“着交如意馆邹景德,将磕处设法随一随。如随不得,如何磨做之处,声明前来,准时再做。”当天,这件白玉扳指就被内务府郎中菓报以600里加急送往京城,交到如意馆玉匠邹景德手中。六月初九日,菓报接到造办处如意馆郎中李文照来帖称:邹景德对这件口沿磕碰的白玉扳指进行了仔细研究。他认为,如果将扳指磕处磨去,要比原扳指小,而且扳指“周身诗文回纹也要磨去另做”,请转呈皇上。乾隆帝接到此帖后,令菓报速传话,“准其磨去另做,得时随报发来”。七月初一日,重新制作的白玉扳指被送回乾隆帝手中,令其喜出望外,如获至宝。

    乾隆帝对御用玉扳指的制作非常重视,可从《热河信帖档》中窥见一二。乾隆四十七年(1782)六月十四日,苏州织造四德在避暑山庄觐见乾隆帝,带来一件汉玉钻心。乾隆帝看后,认为可以把汉玉钻心扎开制作成汉玉扳指。随即,他下旨将此玉送往如意馆。就这样,乾隆帝为做出一件心仪的玉扳指,便开始命人来回传递信息,要求工匠进行修改。七月二十九日,乾隆帝传旨如意馆:“玉扳指准照本文往细致里刻,要快得,刻得时呈览。”至此,这件刻御制诗回纹边汉玉扳指才开始正式制作。

    从乾隆十六年(1751)至嘉庆四年(1799)正月,乾隆帝制作御用玉扳指从未间断,并为之写下近50首御制诗。其中,御制诗《咏玉韘》就是乾隆帝在见到一件质地温润,做工相当精致的玉扳指后所写。诗中,他将实用的象牙或骨制的扳指与玉扳指比较,认为象骨扳指是“象骨徙传古”,而玉扳指则是“恰似琼琚”“温其德美信堪师”。也许是这件玉扳指给乾隆帝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几个月后,他又写下《再咏玉韘》,足见其对玉扳指的喜爱。

腰间之物:从犀毗到带钩

    中国历来有“束带”之说,古人将束带看作是一种修身标准乃至人生态度,而带钩是古人束带必不可少的专用工具。《汉书·匈奴传上》有云:“犀毗,胡带之钩也。亦曰鲜卑,亦谓师比,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犀毗”即带钩。西周时期,带钩是由青铜所制。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玉质带钩。两汉时期,玉带钩成为帝王、贵族专用,并一直处在发展和演变之中。至明代,不仅玉带钩最为鼎盛,玉带扣(即腰带上的装饰品)也开始盛行。到了清代,玉带钩、玉带扣实用性有所减少,更注重其本身的材质、工艺和纹饰等,成为显示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

    清代玉带钩基本继承了明代风格,造型上没有大的变化,仍以龙首、钩身浮雕蟠螭纹为主流形态,俗称“龙钩”。然而,清代的用料、做工普遍好于明代。

清 青白玉带钩 承德博物馆藏 张 静 摄

    乾隆二十四年(1759),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形成正式的贡玉制度。进贡入宫的和阗玉,有色质俱佳的青玉、白玉、黄玉、墨玉等,尤其是滋润洁白的羊脂白玉所占比例大大提升。随着和阗玉来源的打开,宫中玉作不甚发达的局面得到改善。因此,乾隆朝的玉带钩选材往往都是最优良的。

    由于乾隆帝痴迷玉器,除内廷有3家制玉作坊外,京外还有8处指定的制玉机构。正是经过各地玉匠的精心雕琢,玉带钩造型纹饰的细部处理才有了特点,并呈现出无可挑剔的完美,就连在历代玉器身上经常能见到玉材开料制作阶段留下的切割痕也很难找到。承德博物馆保存的青白玉带钩就是其中一件,长13.9厘米、宽2.3厘米、高2厘米,玉色青白,质地润泽,雕工细腻。龙首双角沿额顶伸向颈后,眼珠圆而凸起,阔嘴微张。钩身长而微曲雕翼龙,神态逼真。钩身背面中部有一圆形柱扣,整体造型生动,立体感强。乾隆时期的玉带钩堪称清代之最。乾隆朝后,制作水平有所下降。

清 翡翠福禄寿带扣 承德博物馆藏 张 静 摄

    盛行于明代的玉带扣,到清代已很少制作,留存下来也是少之又少。玉匠在制作玉带扣时,会用浮雕、镂雕的表现手法,凸显人物与景色,使其层层有景,处处有物。在承德博物馆保存的翡翠福禄寿带扣,翡翠质地,直径6.2厘米,厚0.6厘米,圆形带钩,正面有浮雕山石,蝙蝠、鹿、寿星等纹饰。其中,蝙蝠的“蝠”谐音“福”、梅花鹿中的“鹿”谐音“禄”,玉匠运用谐音、隐喻等方式,将福、禄、寿展示得淋漓尽致。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11月25日 总第3912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崔珍珍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